敦煌樂譜

敦煌樂譜

《敦煌樂譜》是五代後唐時期抄錄的曲項琵琶所用樂譜,共有20個譜字和25首曲子,它採用半字元號記寫,被稱為燕樂半字譜。

該譜是中國古代記譜法之一,是一種四弦四相得琵琶指位譜,有20個譜字,表示琵琶的20個音位。《敦煌樂譜》是在甘肅敦煌莫高窟中一個北宋時期存放以佛教經卷為主的“藏經洞”內發現的。

《敦煌曲譜》,亦稱唐人大曲譜、敦煌卷子譜、敦煌琵琶譜等。於1908年被伯希和從敦煌藏經洞劫走,現收藏在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編號為P.3808。
P.3808寫卷正面為《長興四年(933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樂譜便抄寫在其背面,為一種符號型樂譜,有分段曲譜共25首,題名分別為:1.《品弄》;2.《弄》;3.《傾杯樂》,4.《又慢曲子》;5.《又曲子》;6.《急曲子》;7.《又曲子》;8.《又慢曲子》;9.《急曲子》;10.《又慢曲子》;11.(佚名);12.《傾杯樂》;13.《又慢曲子。西江月》;14.《又慢曲子》;15.《慢曲子。心事子》;16.《又慢曲子。伊州》;17.《又急曲子》;18.《水鼓子》;19.《急胡相問》;20.《長沙女引》;21.(佚名);22.《撒金沙》;23.《營富》;24.《伊州》;25.《水鼓子》。其中一些曲名雖有重複,但曲譜內容並不相同。全譜有三種不同筆跡,共錄譜字二千七百多個。這些譜字系漢字之筆畫最少者,或減略之筆畫,有的類似漢字之部首,或稱之為“省文”、“半字元號”,有一、I、七、八、匕、幾、乙、厶等二十種形態。曲譜除用這些音高符號作為譜字外,還附加有幾十種輔助性的漢字或點畫類的標記符號。它們可能包括節拍、速度、反覆、表情、調式、力度及演奏手法等含義。此曲譜所用符號,僅少數與傳世之幾種曲譜符號有相同之處,更多的符號尚有待於解釋。
《敦煌曲譜》是中國迄今所見最早的曲譜,中外音樂史家對該曲譜進行了大量的解譯研究,主要有兩種見解:一種認為是器樂譜,其中多數學者認為是琵琶曲譜,少數學者認為是篳篥譜;另一種則認為是半字樂譜,系工尺譜之前身。最早研究此譜的是日本學者林謙三,他從1937年至1969年,先後數次發表論文,認為《敦煌曲譜》為琵琶譜,主要根據為日本現存的一些古譜,記法與此譜有相同之處,後又得到P.3539之“二十譜字”指法表,以為佐證。林謙三於1955年又將曲譜25首全部符號,用他的推算方法譯成五線譜,用全音符號記寫,沒有節拍,因而不成曲調,亦不能演奏,但首次提出了定弦與音高問題。1954年我國學者任二北發表《敦煌曲初探》,提出了“板眼說”,認為《敦煌曲譜》里有“板眼”記號:“口”是板,“.”是眼,認為敦煌曲譜應當有流暢、完美、動人的曲調。他的“板眼論”對後來的研究很有啟發,但由於任二北先生不是一位專業音樂家,故在譯譜方面確不能通。1954年,王重民在所輯《敦煌曲子詞集》中,稱敦煌曲譜為“工尺譜”。1964年,楊蔭瀏在《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中稱此譜為“敦煌唐人樂譜”,認為此譜屬於工尺譜體系,宋代稱“燕樂半字譜”,是當時教坊間通用的記譜符號,很可能就是篳篥上所用的工尺譜。
1981年,葉棟發表《敦煌曲譜研究》,他吸收了林謙三和任二北的一些研究成果,將《敦煌曲譜》1譯成了帶有特定節奏韻律的五線譜,用不同的推算方,法,改變了琵琶定弦的音位序列,並參考中國民間音樂,將曲譜加了一些眼號,尋找出拍、眼的規律,使樂曲結構豐富,並用所譯之譜,施以配器,使之成為!可以演奏、有一定音樂效果的曲譜。但他的推論尚有不夠嚴密之處,譯譜也不盡完善準確,有人認為其譯出的音樂令人難以接受,曲調“怪異”,節奏“不正:常”。不過,對葉棟譯譜的質疑、討論,大大促進了《敦煌曲譜》的研究,中國音樂學界何昌林、陳應時、席、臻貫等人,也根據他們各自的理解,譯出了曲譜,並錄製了音響資料,但學術界對這些譯譜也都存有異議。
《敦煌曲譜》雖僅有25首,但古奧難識,確實令人有神秘莫測之感,難怪人們要將此譜稱為“音樂天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