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書與經像傳譯》是2021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敦煌文書與經像傳譯
- 作者:尚永琪
- 出版時間:2021年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8205436
- 類別: 敦煌學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敦煌文書與經像傳譯》是2021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敦煌文書與經像傳譯》是2021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本書收錄作者十來年間在絲綢之路文明交流史和早期佛教傳播史研究領域的重要專題論文。這些文章,既有對敦煌文獻的考訂,也有對早期佛教史考古資料和歷史圖像學資料...
敦煌遺書,又稱敦煌文獻、敦煌文書、敦煌寫本,是對1900年發現於敦煌莫高窟17號洞窟中的一批書籍的總稱,指敦煌所出4至11世紀的古寫本及印本。1900年,敦煌藏經洞被發現。藏經洞藏有漢文、藏文、回鶻文、粟特文、梵文、于闐文、吐火羅文等各種文字的古代遺書數萬件,還有佛畫幡幢等各種文物。遺書中,以漢文、藏文...
《敦煌卷子》是2022年1月聯經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家圖書館。該書共6冊,總字數達77萬,內容包括經鈔、經論疏釋、密宗、戒律、歌贊、押座文等,其中多件為無傳世的文本,是研究中國古代宗教、思想、經濟、政治、社會工藝的珍貴資料。第1至第5冊為圖錄,第6冊為敘錄。內容簡介 喚醒絕世瑰寶 敦煌文獻...
敦煌文獻中的《贊普傳略》,可以稱為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傳記作品。王堯、陳踐譯註之《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輯為10章,分為《止貢贊普》《達布聶塞傳》《納日論贊》《松贊乾布》《赤都松?赤德祖贊》《赤松德贊》等贊普的傳略。在公元9世紀後,陸續出現過一些著名的“伏藏”。除了苯教的一些掘藏史籍外,重要的...
還有一類是有意的埋藏,較多見的是古墓中的簡、帛和文書,如銀雀山漢墓竹簡、馬王堆漢墓帛書、睡虎地秦墓竹簡等。這一類文獻以湖南、湖北出土的最多。還有像山西侯馬、河南溫縣的盟書。這些盟書是古人盟誓以後埋在坑(也稱為“坎”)里的,一般和祭祀有關。另外,敦煌文書也屬這一類。出土文獻從文字上來分,可以...
敦煌文書與中古社會經濟是一本2016年出版的圖書,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本書為劉進寶教授在發表論文的基礎上整理而成並進行了少量的增補和修改,全書分四章,以敦煌文書為研究的切入點,論述了唐宋之際的社會變化、敦煌寺院與社會生活、階層與階級、經濟與社會四個專題。專題下又有隋末農民起義及戶口變化、...
敦煌石室所出唐天寶初年《郡縣公廨本錢簿》敦煌石室寫本唐天寶初年《郡縣公廨本錢簿》校注並跋 P.3547《沙州歸義軍上都進奏院上本使狀》試析——兼論張淮深何以屢請賜節而不獲 張淮深論節始末補證 吐魯番出土的“敦煌文書”敦煌吐魯番寫經題記中“甘露”年號考辨 吐魯番晉一唐墓葬出土文書概述 吐魯番出土...
文獻中除大量漢文寫本經卷外,也有藏文、西夏文、于闐文、梵文、回鶻文、粟特文、突厥文、龜茲文、婆羅謎文、希伯來文等多種古文字寫本。除了文獻之外,還有若干銅佛、法器、幡、幢、絹紙畫、壁畫粉本等物。藏經洞文物的發現意義重大,與殷墟甲骨、明清內閣檔案大庫、敦煌漢簡一起被稱為20世紀中國古文獻的四大...
王卡先生主要從事道教歷史、教義及文獻學等方面研究。撰有《敦煌道教文獻研究——綜述•目錄•索引》、《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古籍整理)、《道教經史論叢》、《道教史話》、《新譯道門觀心經》、《三洞拾遺》(主編)、《洞經樂儀與神馬圖像》、《道家學術思想概述》等論著。其在道教文獻研究上造詣頗深,...
斯坦因所獲敦煌文書,凡漢、粟特、突厥、回鶻語及怯盧文梵語的原歸大英博物院東方印本與寫本部,凡于闐、龜茲、藏語及婆羅迷文梵語的原藏印度事務部圖書館,繪畫品在大英博物院東方古物部與印度德里中亞古物博物館之間平分。1973年以後,大英圖書館成立,印度事務部圖書館成為其組成部分之一,大英博物院東方印本與寫本...
沙武田,男,漢族,1973年6月21日生,甘肅省會寧縣人。歷史學(敦煌學方向)博士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陝西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陝西師範大學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敦煌研究院絲綢之路與敦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劉銘恕先生編目期間並不了解翟林奈的工作情況,但《敦煌遺書總目索引》出版時中國學者已能看到《翟目》(自1919年起,負責保管敦煌漢文文獻的翟林奈(Lionel Giles,1875-1958,過去多譯作翟理斯、小翟理斯,1936-1940年曾任英國博物館東方印本與寫本部主任)即開始編制《英國博物館藏敦煌漢文寫本註記目錄》〔9〕(...
王國維的史學研究成果主要收集在《觀堂集林》卷9至卷22的14卷《史林》中,大致包括八個方面:殷周研究、司馬遷研究、歷史地理研究、古代北方民族研究、遼金元研究、漢晉簡牘研究、青銅器物、石經、碑刻、度量研究、敦煌研究,而以甲骨文、漢晉簡牘、敦煌文書文物和古代北方民族、遼金元研究五大方面成就最為卓著,貢獻...
相關報導,請見《南方日報》的《苦尋十五年,李盛鐸舊藏大宗敦煌文獻日本露形跡》一文。1990年,榮新江教授在羽田亨的史學論文集中偶然看到一件經卷的照片上赫然蓋著李盛鐸的收藏印。1991年春天,在日本學者高田時雄的陪同下,榮新江走進了京都大學羽田亨紀念館,他看到了933張羽田亨生前研究敦煌的文獻資料照片,相當多的...
洪辯從不為浮華所迷惑,三十年如一日。清靜修行,大力弘法。在他的領導與主持下,敦煌譯經不已,講經不斷,法會頻繁,開窟不止。從現存敦煌莫高窟的諸多歸義軍初期洞窟以及敦煌文書中大量存在的歸義軍時期的寫經我們就可以看出敦煌佛教信仰的世俗化程度之高。這顯然與以洪辯為首的河西僧團的竭力弘教是密不可分的...
U,與P. T.116中的寫法一致,只是名稱的排列次序不同,敦煌文獻中派在後面. 唐藏禪師(日《勺曰《),《譯師班智達遺教》作it .9 r.安色禪師(萬即自),《譯師班智達遺教》作,5自".阿雅若禪師(V}ls-rN0i) , ((譯師班智達遺教》西藏研究2002年第1期作"吸吞入角".無住禪師(q}}) f uq.}}...
(《論原始基督教的歷史》)伯勤先生精心描述的敦煌“賽祆”盛況,正是一幅“使宗教更適應於人們的想像”的生動圖景,反映了波斯式與華夏式兩種異質文化在祆教禮儀中的融合。令人耳目一新。藝術史學,是中國學術一片尚待開墾的處女地,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陳寅恪先生就感嘆過,“本國藝術史學若俟其發達,猶邈不...
經過在圖木舒克的發掘之後,伯希和考古探險團於1906年12月15日離開那裡,經阿克蘇和拜城,向他們的另一個重點目標庫車綠洲前進。1907年1月2日到達庫車。他們一行在庫車共勘測發掘了八個月,直到1907年9月3日才離開那裡,向烏魯木齊前進。1907年12月中旬又從烏魯木齊出發,於1908年2月24日到達敦煌。文書繪畫 伯希和從...
1985年d:《敦煌寫本中的一項緩稅請狀》,載《敦煌譯叢》,蘭州1985年版。1985年e*:《裸葬》,載《學者通報》,1985年1—9月,第3—16頁。1985年f:《明代的傳教士,評斯賓塞(J.Spence)的《論利瑪竇的記法》,當時文獻的補充,1985年9月25日,第1059—1060頁。1986年a:《法國科學院院士戴密微傳記和...
景教源自古敘利亞經波斯(伊朗)而逐步束漸的基督教東方教會,6-9世紀在中亞地區及中國西安、洛陽唐兩京地區傳播,作為一千多年前基督教入華的先行者,他們弘揚了進入中國後自己命名的“景教”,《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和敦煌文書中的景教經典殘卷,都引起了世界各國學者的原作翻譯與闡釋研究。景教經幢的發現無疑又是...
藏文經籍計量單位是一個藏傳佛教用語。藏文經籍除早期敦煌卷子外,後來的寫本和印本都不像漢文書那樣裝訂成方形的“冊”,而是仿效印度貝葉的形式用長條“葉”,稱“梵筴葉”;中等大小的尺寸是40×10厘米左右,稱為“一肘本”,大者有七八十厘米長,小者有短於20厘米長的,正反兩面為一葉(ideb或shogbu),與...
其後有各方面專家所寫附錄十篇,其中包括沙畹關於漢文碑銘與寫本的考釋,佩特魯奇(R.Petrucci)與賓庸(L.Binyon)關於敦煌佛教壁畫的論述,霍恩雷(A.F.R.Hoernle)為梵、于闐、龜茲語寫本編的草目,托瑪斯對敦煌藏文文書的札記,巴內特(L.D.Barnett)對敦煌絹畫上藏文題記的譯釋。最後有詳細的主題索引。第四卷...
39. 敦煌木簡符籙試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2(1971),頁237-244。40. 春秋時代的教育,《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4(1974),頁731-812。41. 春秋列國風俗考論,《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7,4(1976),頁537-586。42. 春秋列國的兼併遷徙與民族混同和落後地區的開發,《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此乃敦煌出土文書《唐人判集》中的虛擬判例,已可窺見粟特人的豪富,粟特人的資財皆在萬金以上,非但中原普通商人難於望其項背,就是世代官宦的衣冠子弟,相形之下,也顯得寒傖極了。隨著有關粟特人進入中國的出土文獻資料和考古文物實證不斷被發現,特別是虞弘、安伽墓的發現,進一步推動了國際學術界研究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