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國2:散文新銳九人集

散文中國2:散文新銳九人集

《散文中國2:散文新銳九人集》內容為:藝術家及其作品不是單一的,他們必然融入了時代的因素,打通了人類與生俱來、持之以恆的共同命運、夢想、現實境遇乃至綿延不絕的情感。以此來關照我們當前的散文寫作,尤其是那些以幽閉體驗、另類思維來求得與眾不同的散文寫作,就會發現,他們雖然暫時博得了藝術領域的“特別”和“另類”體驗的成功,但卻喪失了藝術家應當具備的關注人類的“共性問題和情感要求”的能力,使得寫作成為一種狹隘的個人行為。 就當下的中國散文創作現狀而言,整個散文界也像其他文體寫作者一樣,迅速圈子化和沙龍化。圈子化對於文學本身沒有太多的益處,主要表現在:文學是開放的,不可脫離社會及其客群;文學是層層遞進的,從本質上,它不是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事業,而需要更多的人,源源不斷加入進來,以強有力的介入姿態、紛呈異彩的文本加以鞏固和標高。

基本介紹

  • 書名:散文中國2:散文新銳九人集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頁數:305頁
  • 開本:16
  • 定價:39.00
  • 作者:楊獻平
  • 出版日期:2009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201061631, 9787201061634
  • 品牌:天津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散文中國2:散文新銳九人集》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壹 書生
吳聽孺作品
日常物事的詩意 遙望林徽因 逍遙的莊子
我的前生是一隻羊 長城長長長
所有人都走在我的前面 永恆的寓言
致戴海師的一封信:皈依南嶽 生活秘笈
段煉作品
古典之美 藝術的真誠 藝術家眼中的自己
續《品書行》 上海文化地圖 隱逸江南 行雲流水
貳 民間
李天斌作品
隱約的時光 秋天的內心 黑夜裡的稻子
隱約的血脈 失憶的憶 漏網之魚
師永濤作品
雲下的村莊(系列)
叄 女紅
江南雪兒作品
漂流在語言的河流上 味道在塵世 靈內飛揚
憂傷擊中花瓣 狀態·離 輕描淡
比如此刻,夜晚來臨 被虛無劫掠 自我拯救
抵達鄉村
藍燕飛作品
西瓜、西瓜 午後 命若琴弦 聲音
離去或者歸來 昨日的悲傷 一個冬天的晚上
山不過來我過去 一場聚會牽出的往事 簫聲
一個悲觀主義者的愛情觀
肆 存在
龍章輝作品
素描的場景 被時光雕刻的少年 流霞
一個農民工的愛情 假如它突然奔跑起來
誰叫你是娥 小心,他來了
李新立作品
黑暗中行走 雪落有聲 暖冬 病痛
舊物的光芒 喊叫 家屬院 諺語片斷
射出槍膛的子彈
東湖作品
敘述或者回望 驀然回首 年味’ 姐姐的青春
月夜 五月 鄉村的花朵 病房的窗戶朝西開
母親的後園 老同學素描

文摘

壹 書生
吳聽孺作品
日常物事的詩意
1.椅子
椅子蹲在客廳牆角的陰影里,像一隻落魄的鷹,忘記了天空。它忘記了自己消磨的歲月。年齡堆積在深厚的空虛里。那空虛宛如千年庭院高懸的匾額,給喧鬧的客廳勾勒出一抹滄桑。上午九時,陽光從視窗跳進來,它板著面孔不予理會;中午十二時,暖風從門縫衝進來,它正襟危坐不予理會;下午五時,霞光從屋頂漏進來,它紋絲不動。歲月成功地雕塑了它,但它與流動的歲月無關。它只在晚上八點,月色不知從哪裡滲入客廳時,有一絲不易察覺的顫動,仿佛祖父臨終前微弱的聲息。
我收藏了它。它收藏了記憶。或者說,它被我和記憶同時收藏。
我牽著祖父的衣裾,奔跑在消亡的路上;而記憶舉著時間的杯子,行走在復活的途中。我和記憶,誰是椅子真正的主人呢?
椅子蹲在客廳牆角的陰影里。陰影是它永恆的位置,它因此得以逃遁於其他表述之外,在語詞之外,在牽掛之外,在謊言之外,在遺忘之外,也在地久天長之外。
它固執地,把那片陰影魔幻成時間的牆紙,魔幻成像天上雲朵一樣的東西。它固執地,在灰塵與蛛網的宏大敘事裡,娶二百年前一位女子的背影為妻。
2.花瓶
白底青花。一眼永遠也不乾涸的泉水,在白色的壺裡煮沸,泡一掬清明前的毛尖。煙雨的詞章和霧靄的道德,都在壺底翻騰。青氣如花,泛上季節的眉額,江南頓時便春意迷濛,隱隱可聽到各種節氣或匆忙、或悠緩的腳步聲。
在熾熱的窯灶里,汗水洗劫了春天最後的任性。纏綿的泥土被火的懷抱冶煉成堅硬的瓷,一種堅硬的脆弱在火候臻於化境時煉成。冷卻,冷卻,冷卻。冷出雪的明麗,冷出玉的清亮,冷出梅的香艷,像一段段被愛情折磨的肝腸,佐以二兩《詩經》的奔放純樸、五錢唐朝邊塞的月色、一碗明朝女子鎖閉深閨的悲涼……
長頸,狹口。花瓶遺落了自己的前生,靠一把凋殘的鮮花濡染舊事。它拼盡全力支撐著短暫的花期,讓人欣賞的不是怒放,而是凋零。花瓶於是成為鮮花的一部分,成為鮮花怒放和凋零的主角。每一束鮮花的凋零,都是花瓶的一次死亡;每一次鮮花的怒放,都是花瓶的臨淵一躍。

序言

法國藝術批評家丹納說:“(我們)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群藝術家,必須正確構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的精神和風俗概況。”這樣一種論斷,不僅僅是鑑賞和考察藝術品及藝術家的方法論,放在藝術的寫作乃至創造上也很合適。藝術是個人的,但藝術的形成、流傳卻不僅僅是個人的。個人只是書寫者和創造者,好的作家和藝術家始終是時代本質的觀察者和表述者,是介乾人類和上帝之間的通靈者、告密者和背叛者(甚至通姦者和亂倫者),他們溝通了人與人的內心,也溝通了時間(時代)差異中的人類共性問題乃至共同情感。
藝術家及其作品不是單一的,他們必然融入了時代的因素,打通了人類與生俱來、持之以恆的共同命運、夢想、現實境遇乃至綿延不絕的情感。以此來關照我們當前的散文寫作,尤其是那些以幽閉體驗、另類思維來求得與眾不同的散文寫作,就會發現,他們雖然暫時博得了藝術領域的“特別”和“另類”體驗的成功,但卻喪失了藝術家應當具備的關注人類的“共性問題和情感要求”的能力,使得寫作成為一種狹隘的個人行為。
就當下的中國散文創作現狀而言,整個散文界也像其他文體寫作者一樣,迅速圈子化和沙龍化。圈子化對於文學本身沒有太多的益處,主要表現在:文學是開放的,不可脫離社會及其客群;文學是層層遞進的,從本質上,它不是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事業,而需要更多的人,源源不斷加入進來,以強有力的介入姿態、紛呈異彩的文本加以鞏固和標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