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尾棕,從生灌木或小喬木,高2.5~3.5m。葉互生,羽狀全裂,小羽片互生,排成一平面、呈二列狀,線形;葉鞘具黑色的網狀纖維。肉穗花序,腋生,多分枝,螺旋狀排列。喜陰,不耐熱,喜肥沃土壤。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散尾棕
- 拉丁學名:Arenga engleriBecc.
- 別稱:山棕、香桄榔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科:棕櫚科
- 屬:桄榔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毒性,
形態特徵
從生灌木。葉全部基生,羽狀全緣,長2~3m,裂片約40對,互生,長20~55cm,寬1.5~3.5cm,頂端長而漸尖,中部以上邊緣具不規則的齧蝕狀鋸齒,頂部的羽片頂端變寬,具齧蝕狀齒,基部僅一側有耳垂;基部的羽片較短而狹,上部的羽片較短而寬,葉面深綠色,背面被銀灰色鱗粃;葉柄基部的上面具凹槽,背面凸圓,其餘為近半圓柱形,葉柄和葉軸被黑色鱗粃;葉鞘具黑色的網狀纖維。肉穗花序,腋生,長30~50㎝,多分枝, 螺旋狀排列在花序軸上;花雌雄同株,雄花長圓形,長約1.5㎝,雌花近球形,橙黃色,有芳香氣味。果實卵形或近球形,直徑約1㎝,初時橙黃色,成熟後紅色。花期5~6月,果期11~12月。
生長環境
喜陰,不耐熱,喜肥沃土壤。
分布範圍
台灣有分布,南方各省區有栽培。日本也有引種栽培。
主要價值
1.可作耐陰園林綠化樹種。
2.嫩芽可食用。
3.嫩葉可破淤血,治療高血壓,制止血藥等。
毒性
果或花的汁液接觸皮膚後可致使皮膚過敏,出現瘙癢、紅腫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