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虛擬現實分中心
- 主管部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虛擬現實分中心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牽頭建設,將充分發揮相關高校、科研單位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國際交流方面的特色和優勢,整合相關高校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科資源。研究方向教...
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深空探測是人類認識宇宙、探索宇宙起源、拓展生存空間的必然途徑和重要手段。探月工程是我國深空探測活動的起點。為有效整合高校的人才、知識、技術和國際合作等資源,充分發揮高校在探月等深空探測領域重大專項或工程實施過程中的作用,推動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和軍民結...
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數據套用系統分中心在空間數據處理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和較完備的軟硬體支撐,可根據不同需求生產出不同規格的數據產品,並可實現數據產品的業務化生產;在大量數據管理方面,已科學存儲和管理覆蓋全國的大量遙感影像數據、矢量數據和表格數據,擁有可靠、高效的大型資料庫建設能力;在多源數據分析...
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日地空間探測預研分中心側重於“夸父”計畫預研,空間物理理論研究和空間探測技術,主要研究太陽風物理、磁層物理、電離層物理等理論,以及深空粒子輻射探測儀器研發、太陽活動電離層效應監測和探測數據處理,太陽到地球的深空物理現象等方面,為國家深空探測提供理論依據。科研條件 教育部深空...
謝更新 謝更新 ,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人物經歷 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社會活動 2022年8月25日至9月25日,“星辰大海等著你”山西行科普活動月活動期間,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謝更新等八位科學家,將赴 八所學校做科普報告,開展空間科學知識普及。
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有效載荷分中心側重於探月工程二期、探月工程三期、載人登月及其他深空探測工程中的有效載荷關鍵技術預研。在星載雷射測高儀、雷射反射鏡、合成孔徑雷達、水電解制氧器、磁通門磁力計、近紅外光譜儀等的研製開發上有著較好基礎。主要研究方向為:1.國內外深空探測有效載荷技術跟蹤與調研;2....
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材料分中心側重於深空探測工程中所需的結構和功能材料(專用金屬材料、特種高分子材料、先進陶瓷材料以及高性能複合材料等)、材料製備技術、相關器件及裝備、深空探測材料及裝備的可靠性評價等方面的研究。科研成就 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材料分中心在新材料研製中,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
· 輕合金材料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國家外專局、教育部創新引智基地 · 輸變電設備與系統安全創新引智基地 · 生物力學與組織修復工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低碳綠色建築人居環境質量保障創新引智基地 · 先進材料基因組表征與調控創新引智基地 · 高性能風電設施及其高效運行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 ...
機構職能 國防科工局協作配套中心是國防科工局直屬事業單位,承擔國防科工重大項目組織配套工作,在國防現代化工作中起到關鍵作用。軍民融合 2016年12月29日,重慶軍民深度融合產業發展交流會召開,會上,重慶市璧山區人民政府分別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協作配套中心、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行星科學研究所(Planetary Science Institute - PSI)成立於2011年5月18日,是在原基礎上,整合地球科學學院、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行星地質探測與研究分中心和教育部中國大陸構造環境監測網路聯合研究中心相關資源和人員成立的。研究所依託地球科學學院和地質過程和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
研究方向 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熱控與能源分中心側重在月球著陸探測器和月面巡視探測器熱環境分析和熱控系統設計、微重力多相流及其高效相變熱控關鍵技術、氣液兩相自回流相變換熱技術、高性能微槽熱管、毛細環路熱管、脈動熱管、分形樹狀高效微型熱沉、冷凝輻射散熱器、溫差電池、熱電製冷、高性能鋰離子電池、...
9月8日上午,第二屆北京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開幕。論壇組委會主席、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陰和俊以及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宇航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科技部等有關部門的代表出席了開幕式。簡介 論壇...
兩機專項1項,工信部高技術船舶項目1項。教師發表研究論文970餘篇,其中SCI論文880餘篇。一區、二區論文占比90%。科研平台 學院擁有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深空探測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非均質材料力學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等,已建成與力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發展相匹配的科研平台。現任領導 ...
教育經歷 2010.09~今重慶大學博士 2011.09~2012.09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聯合培養博士 2008.09~2010.07重慶大學碩士 2004.09~2008.07重慶理工大學學士 工作經歷 2014.06~今 重慶大學航空航天學院 2014.01~今 重慶大學(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2010.03~2011.3 台州路橋科技局科技創新孵化...
2018.06-至 今 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同濟大學深空探測測繪遙感與導航定位分中心,副主任 2017.10-2022.07 同濟大學 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副院長 2016.12-至 今 同濟大學 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教授 2013.12-2016.12 同濟大學 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副教授 2009.06-2013.12 同濟大學 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
教育部聯合研究中心: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 教育部和國防科技創新團隊:高效低碳製造系統科技創新團隊等 重慶高校創新團隊:三維列印增材技術、先進制造技術、車輛動力傳動與控制 其他科研平台:重慶市機電傳動與智慧型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製造系統工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市虛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網路化...
凌宗成,山東大學齊魯青年學者(“仲英青年學者”),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入選首批山東大學(威海)青年學者未來計畫。現任山東大學空間科學研究院行星科學團隊負責人(PI),山大行星科學團隊課題組 長 ,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行星光譜與空間天氣分中心副主任。個人簡介 凌宗成,山東大學...
根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研究中心分中心2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1個。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自然資源部現代工程測量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研究中心分中心:教育部中國大陸構造環境監測網路聯合研究中心同濟大學分中心、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同濟大學深空探測測繪遙感與導航...
謝更新,男,1971年11月生,湖南隆回人,博士,重慶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重慶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重慶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突出貢獻者。人物經歷 2005-2007年 美國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博士後研究 2005-2007年 ...
2007年夏天,實驗室建成後,聯合美國華盛頓大學主辦“月球科學和行星探測數據處理國際暑期學校暨研討會”。該實驗室現為“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行星光譜與空間天氣分中心”,並已加入國際行星數據系統聯合會。2008年4月,任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黨總支書記兼副院長;2008年5月,籌建山東大學空間科學研究院併兼任副...
兼任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熱控與能源分中心主任,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高校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等。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傳熱傳質、能源利用及系統結構最佳化的研究工作,已經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航空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學術成就 主要從事微尺度傳熱傳質、...
1978年出生,2000年本科畢業武漢理工大學自動化專業, 獲學士學位; 2003年研究生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 獲工學碩士學位, 同年7月留校。2005年考入華中科技大學控制科學與控制工程系,2010年5月畢業獲得自控系智慧型控制方向,工學博士學位,2011年9月-2012年9月,借調到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
※材料先進制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委員 ※現代交通金屬材料與加工技術北京實驗室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委員 ※重慶市高校微納米材料工程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材料分中心副主任 ※《Rare Metals》(SCI、EI源刊)、《材料工程》(EI源刊)等期刊編委 主要...
2015年4月,任自然資源部現代工程測量重點實驗室主任。2018年8月,任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同濟大學分中心主任。2021年1月,任同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同年4月,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2023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童小華研究領域方向為行星測繪遙感;...
4. 湖南大學科技創新扶持項目“機器視覺在車輛導航及車輛主動安全中的套用研究”,排名第一。5. 車輛先進安全技術研究,項目來源第一汽車集團公司,2010.6.1-2011.6.1,排名第四;6. 參與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無人駕駛”培育項目研究,2010.1-2011.12;學術成果 1. 王珂娜,王耀南,魯娟,張瑩.基於...
劉林,男,1936年8月出生。1959年7月南京大學數學天文系畢業後留校任教。還擔任中國宇航學會飛行器測控專業委員會顧問和飛行器測控學報編委會顧問,中國宇航學報編委;總裝備部921工程軌道專家組成員,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衛星導航聯合研究中心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總裝備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
學會由重慶大學、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西南大學、兩江西大附中、重慶八中、重慶巴蜀中學等近20個團體單位聯合發起成立。主要職能 學會將開展天文知識普及、天文科學研究和天文學術交流,推進重慶天文科學技術、天文科普教育事業的發展,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助力,為提升公民科學素質賦能。學會領導 第一屆理事會...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吳季、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建宇、中國首批航天員趙傳東、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沈力平、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原黨委書記吳川生、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李瑩輝、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謝更新、西北工業大學教授袁建平等八位科學家,將赴中北大學、山西省實驗中學、忻州師範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