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議》是2003年華東師大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沃爾夫岡·布列欽卡。
基本介紹
- 書名:教育科學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議
- 作者:[德]沃爾夫岡·布列欽卡 著
- ISBN:756172786
- 定價:27.0
- 出版社:華東師大
- 出版時間:2003-06-01
書名:教育科學的基本概念 分析、批判和建議
圖書編號:1724186
作者:[德]沃爾夫岡·布列欽卡 著,胡勁松 譯
出版日期:
版次:
開本:
簡介:
“目的”和“目標”詞義之間的關係並不一致。“目標”一詞的原意,是指一顆用來標示靶心的大頭短釘。這種詞義實際上也包含在所謂“平頭釘”一詞之中,而這種平頭釘也就是那種鞋匠通常使用的釘子的名稱。從歷史上來考察,作為陰性名詞的“平頭釘”一詞只是到了1800由坎佩(Campe)根據陽性名詞“目標”重新構詞而成。之所以這樣,就是為了避免在用詞上的誤解。而“目標”一詞的原意則與“目的”一樣。他指稱一個射手所瞄準的照準點,指稱一種行動的既定目的。它指稱實施行動所要達到的目的,指稱人們想通過行動而達到的目的,指稱由此而出現的任務,也指稱發生在行動之後並且作為終點而表現出來的結果,還指稱構想並努力實現的某一工作的效果。從語言發展的歷史來看,“目的”與“目標”兩詞的含義有時完全相同,有時也相互包含。有時是“目標”一詞被包含在“目的”一詞中,有時則反過來,將“目的”一詞歸於“目標”一詞之下。
在哲學的專業語言中,“目的”和“目標”一般也同義來使用。儘管如此,還是有些作者對此進行了區分。比如,有的作者認為,“目的”可以歸屬於努力的範疇,而“目標”則可以歸屬於手段的範疇。具體而言,“目的是指通過努力而應該得以實現或達到的財富狀態”。而“目標”則意指那種“通過使用一定手段才能達到的”目的。從這個意義上來悅,“目的”和“手段”很少表現出相互聯繫。相反,人們談論更多的則是所謂“目標—手段關係”。所以,“目標”和“手段”是相互關聯的概念,亦即它們存在於相互關係之中。
將德語和英語中的相關辭彙進行比較,我們會發現,德語的“目標”(Zweck)一詞與英語的“enduc”一詞相對應,而德語的“目標—手段關係”所對應的英語表述方式就是“endsandmeans”。同樣,德語“目的”(Ziel)一詞所對應的英語辭彙則是"aim"和"goal”。另外,我們還必須看到,德語中的“目標”(Ende)一詞,在過去也被人們與諸如“目標”、“意圖”和“目的”之類的詞一樣同義適用。
作為對此概念分析的補充,我們還有必要對“目的”和“目標”概念作進一步的解釋和說明。從原則上講,兩者的使用範圍均被限制在有意識設定明確目的或目標的地方。其中,“目標通過特定的意願而設定,而只有通過這種意願,亦即想要做某種事情,或者有一個‘意願所
要達到的目的’,目標才是目標”。根據艾斯勒(Eisler)的觀點,應該區分“直接和內在的意願目的”和“行動的目標”。換句話來說,“所謂行動的目標,就是實現這種或那種意願目的。而這種或那種意願目的只有在相應行動的條件下,並且也只有通過或者‘藉助於’這種行動,才能得以實現”。因此,艾斯勒認為,一個行動的目標意指“一種在意識中所發生(構想或想像)的某種改變,其情感性的觀念會引發一種去實施某一特定(內在或外在的)行動意願的衝動”
而按照席施科夫(Schischkoff)的觀點,目標就是“一種構想和意欲實現的過程或狀態,而這種過程或狀態的實現本身,則是通向目的道路上的一個因果性階段。它是有關我們行動效果的一種預先推定(威廉·馮特語,WilhelmWundt),並同時包含了為實現這種推定所需的手段。因此,目標和目的可以互相重疊,已經達到的目的可以看作是為了繼續實現下一個目的的目標”。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列舉不少有關目的和目標概念的論述。比如,克勞斯(Klaus)和布爾(Buhr)就認為,目標是“一種在思想上預先認識到的行動結果,它應該通過使用特定手段而實現”。
魏因貝格爾指出:“目標就是那些想要做,並且通過一定手段達到和實現的東西。”
雖然一般的教育需求概念在科學上是不能用的,但作為一種偽科學口號,它卻可以對一些政治目標非常有用。首先,它有助於使每個人產生如下的想法,即:人們毫無例外地需要被概括在“教育”、“培養”或者“教學”概念之下的那些嘗試性影響。其中,“需求”一詞導致
了“必要性”的觀念。而在我看來,對那種被認為是必要的東西,還必須作如下補充,即:它是必然的、不可免除的和不可避免的。但同時要注意的則是,除了這種語言上的欺騙性或引誘性之外,其實在此人們並沒有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諸如教育這樣的一種行動,只有當它如所證實的那樣,成為出現某種應該出現的狀態的條件時,才可以被評價為是必要的。
一般教育需求的概念包含了一種在事實上並沒有根據的有關教育是有用的評價。誰使用這個概念,也就無限制地將教育冒充為是有價值的,因而也就放棄了根據所設定的目的並且根據作為手段的教育的某種特殊形式與該目的的適應性,來具體評價每種教育行動的價值。於是,他也就迴避了對究竟為什麼而教育以及究竟怎樣教育等問題的檢驗。而那些在教育上所做的或者要求去做的事情,則往往強化了一種合理性的假象,因為它總是基於如下前提,認為每個人都需要教育,而且這樣的教育也都是有價值的。
要保護教育需求這一命題,比較簡單的辦法當然是讓任何一種對人們提出的應然要求得以實現,並且把對人格的干預視為必要,而不管人們在對其進行批評性思考時,完全可能認為它們既不必要,也沒有用,甚至也是不道德的事實。在一個充滿了所有人都具有教育需求這樣一種信念的社會裡,每個想要按照自己所設定的目的而去改變人,並且宣稱其相應的行動為“教育”或“培養”的權威載體,都既可能要估計到一種含糊的贊同傾向,也可能要至少估計到一種被削弱的反對傾向。越是在此之前成功地在當事人身上喚醒一種欠缺意識,一種落後意識以及一種過錯意識,其行動就越可能有所收穫。
同樣,人們嘗試圍繞原罪意識、拯救需求的們念以及贊同所提供的解脫手段等問題實施宗教意義上的心靈關懷時所產生的諸種關係也與上述情況非常類似。其中,有關此技術的一個經典例子就是由伊格納提尤斯·馮·洛尤拉(IgnatiusvonLoyola)所提出的“宗教訓練”。這些訓練的心理機制和過程如下:“人首先被拋人無意義的深淵,並且在其上帝面前得到鄙視的評價。於是,需要有一種拯救的理想出現在這樣一種如此空洞、如此卑躬屈膝的心靈面前。最後,心靈將伴隨著被拯救者大聲的愉悅吶喊而追隨拯救的理想。”
人們可以將這種技術以不同的方式套用於個體和團體,從而使其對某種由他人為其所設定的人格理想表示贊同,也使其贊同人們對其所實施的教育行動,並使其人格狀態最終按照這種理想而發生改變。到了今天,人們雖然幾乎已經不再提所謂拯救需求,但具有同樣功能的一般教育需求的概念卻在事實上充滿了那些想要通過教育而創造“新人類”的人的思維圖式。也正是由於它的不確定性和看起來所具有的經驗特徵,使得它比較適合被用來擴展一種不明確的有關教育和“培養”易於被人所接受的觀念。在這裡,當然要將它與有關它的目的及它的具體形式問題分開來討論。
“教育需求”口號可以被人們用於政治的第二個優越性在於,它是一種不太容易讓人察覺到的使教育者增值的手段或方法。如果教育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必需的,則教育者就可以被視為人類的助手。這也就類似於牧師相對於人們的拯救需求而言被視為人們獲得解脫的中介一樣。在一個機構化的教育已具有很大規模,人們對它的關注已遠遠勝於非機構化的教育的時代,首先出現的是職業的教育者,他們同時也是滿足教育需求者需要的供給者。如果人們相信,沒有教育,人將不可能成為“人”,那么,在現代工業社會條件下,也就勢必還要相信,如果不服從於教師的教育行動,人也不可能成為“人”。因此,教師也就成為所謂“世俗的牧師”,成為“守衛者、布道者和治療者”。他有要行使一種權力,“而憲法和習慣法對這種權力的限制,要遠遠少於對那種由社會其他領域的託管者所行使的權力的限制”。
人們使用“教育需求”口號的第二個、而且也是在政治上最為重要的一個用途,就是將其作為為教育烏托邦辯解的幌子來使用。在此,按計畫使人成為“更好的”、“真實的”和“有人性的”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之間真假難辨。它誘使人們接受如下幼稚的假設,認為人之所以
“成為人”,完全或者至少在相當程度上依賴於教育。這也就更加導致了過高估計人們通過教育行動可以對人格形成所產生的影響。但由於我們並不能忽視通過正面的或者直接的教育只可以產生相對小的影響這樣一個事實,因此,人們轉而首先對側面的或者間接的教育抱有希望。它不僅包括合乎目標理性地組織受教育者的生活環境,包括對其學習內容進行監督,而且還包括改變社會和文化,從而有利於形成相應的外部條件。而人們通常也相信,這些外部條件決定著想要形成的“新人”的產生。這是許多教育者和教育理論家傾向於在其有限的任務領域至少幻想逃避工作,以及熱衷於虛構一個按照道德的和教育的觀點看來更加美好的未來社會的思想背景。由此,也就產生了所謂教育國家的幻景,同樣,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信念國家和教育專
制的幻景。
認為所有人都具有教育需求的觀念,與那種認為需要一種“永恆的教育”的觀點緊密相連。它不僅促進了教育者的使命感,而且也促進政治家去思考如下問題:我們應該而且能夠為人們確定一個應然狀態,並且全社會都來計畫通過教育而達到這種狀態。這種思考的理論依據,看起來至少部分地建立在由教育需求概念所引起的誤解之上,也就是建立在這種觀念之上,即:只要不是那些由機體自身生物特性所確定的人格,都應該和可以通過教育而產生和形成。其結果,這些關係被如此錯誤地展現出來,就好像人的機體發展及其生長和成熟過程中保證其自然發展所必需的各種補充,都不是由個人通過自己的學習所獲得,而是由他人通過對其發生影響的教育所取得。這樣,那些事實上通過學習過程所取得的成績被歸人到教育的功勞簿上,盡
管這些學習過程的進行在很大程度上獨立於任何一種教育之外。而不管在此涉及到的只是在培養活動中和在使用教育學概念時的疏忽,或者涉及到的是一種有明確意圖的言語上的詭計,教育無論如何都被賦予了一種新的意義,而這種意義與其原來所包含的外延並不相符。
總之,人的一般教育需求觀念是一種現代迷信。假如說這種迷信僅僅有利於更多地為教育者的辛勤工作增添光彩,那倒還不是太危險。而當它被用於為一種政治彌賽亞主義服務,並且其支持者決定要為了一個“完美的”社會而教育“新人”時,其危險性才真正表現出來。應該說,它是那些認為完全規劃人類共同生活不僅可能而且值得追求的人的一種精神境界。
……
目錄:
作別“罐裝”走近真實(代總序)
中譯本序言
譯者序
第五版前言
導論
第一章教育
第一節“教育”問題領域中的概念混亂
第二節對“教育”一詞的詞義分析
第三節“教育”概念的精確化
第四節小結以及對其他問題的展望
第二章教育目的
第一節“教育目的”問題領域的概念混亂
第二節對“目的”一詞的詞義分析
第三節“教育目的”概念的精確化
第四節教育目的的目標和功能
第五節小結
第三章教育需求
第一節對“教育需求”一詞的詞義分析
第二節“教育需求”概念的初步精確化
第三節邏輯—經驗分析:教育需求是人的本質特徵嗎
第四節意識形態的批判分析:“教育需求”作為一個口號
第五節小結和展望
文獻索引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