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雜記

故鄉雜記

茅盾作於1932年的散文《故鄉雜記》堪稱當時茅盾故鄉——烏鎮的一幅真實圖畫,它像一個窗戶,只要我們打開它,便可窺見三十年代茅盾故鄉烏鎮的風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故鄉雜記
  • 作者:茅盾
  • 類別:散文
  • 語種:中文
  • 出版社:今代書店
  • 頁數:87
  • 出版時間:1936年
  • 裝幀:平裝
簡介,書摘,作者,

簡介

茅盾作於1932年的散文《故鄉雜記》堪稱當時茅盾故鄉——烏鎮的一幅真實圖畫,它像一個窗戶,只要我們打開它,便可窺見三十年代茅盾故鄉烏鎮的風貌。當我們輕輕掀開《故鄉雜記》,立刻被茅盾筆下所描繪的烏鎮歷史風姿所吸引.他寫道:“故鄉!這是五六萬人口的鎮,繁華不下於一個中等的縣城;這又是一個‘歷史’的鎮,據《鎮志》,則宋朝時‘漢奸’秦檜的妻王氏是這鎮的土著,鎮中有某寺乃梁昭明太子蕭統偶居讀書的地點,鎮東某處是清朝那位校刊《知不足齋叢書》的鮑廷博的故居.”。

書摘

早晨七點鐘,街上還是冷清清的時候,那當鋪前早已擠滿了鄉下人,等侯開門。這夥人中間,有許多是天還沒亮足,就守候在那裡了。他們並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身上剛剝下來的棉衣,或者預備秋天嫁女兒的幾丈土布,再不然——那是絕無僅有的了,去年直到今年賣來賣去總是太虧本因而留下來的半車絲。他們帶著的這些東西,已經是他們財產的全部了,不是因為鍋里等著米去煮飯,他們未必就肯送進當鋪,永遠不能再見面。(他們當了以後永遠不能取贖,也許就是當鋪營業沒有利益的一個原因罷?)好容易等到九點鐘光景,當鋪開門營業了,這一隊在飢餓線上掙扎的人們就拚命的擠軋。當鋪到十二點鐘就要“停當”,而且即使還沒到十二點鐘,卻已當滿了一百二十塊錢,那也就要 “停當”的;等候當了錢去買米吃的鄉下人,因此 不能不拚命擠上前。
擠了上去,抖抖索索地接了錢又擠出來的人們就坐在沿街的石階上喘氣,苦著臉。是“運氣好”,當得了錢了;然而看著手裡的錢,不知是去買什麼好。米是頂要緊,然而油也沒有了,鹽也沒有了;鹽是不能少的,可是那些黑滋滋像黃沙一樣的鹽卻得五百多錢一斤,比生活程度最高的上海還要貴些。這是“官”鹽;鄉村裡有時也會到販私鹽的小船,那就賣一塊錢五斤,還是二十四兩的大秤。可是緝私營利害,鄉下人這種吃便宜鹽的運氣,一年內碰不到一兩回的。
看了一會兒手裡的錢,於是都嘆氣了。我聽得了這樣的對話在那些可憐的焦黃臉中間往來:  “四丈布罷!買棉紗就花了三塊光景;噹噹布,只得兩塊錢!”
“再多些也只當得兩塊錢。——兩塊錢封關!”
“阿土的爺那半車絲,也只喝了兩塊錢;他們還說不要。”
不要絲呵!把蠶絲看成第二生命的我們家鄉的農民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這第二生命已經進了鬼門關!他們不知道上海銀錢業都對著受抵的大批陳絲陳繭皺眉頭,是說“受累不堪”!他們更不知道此次上海的戰爭更使那些擱淺了的中國絲廠無從通融款項來開車或收買新繭!他們尤其不知道日本絲在紐約拋售,每包合關平銀五百兩都不到,而據說中國絲成本少算亦在一千兩左右呵!
這一切,他們辛苦飼蠶,把蠶看作比兒子還寶貝的鄉下人是不會知道的,他們只知道祖宗以來他們一年的生活費靠著上半年的絲繭和下半年田裡的收成;他們只見鎮上人穿著亮晃晃的什麼“中山綈”,“明華葛”,他們卻不知道這些何嘗是用他們辛苦飼養的蠶絲,反是用了外國的人造絲或者是比中國絲廉價的日本絲呀!
遍布於我的故鄉四周圍,仿佛五步一崗,十步一哨的那些繭廠,此刻雖然是因為借駐了兵, 沒有準備開秤收繭的樣子,可是將要永遠這樣冷關著,不問鄉下人賣繭子的夢是做得多么好!

作者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漢族,浙江嘉興桐鄉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和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驅者之一,我國革命文藝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於浙江桐鄉縣烏鎮。這是個太湖南部的魚米之鄉,是近代以來中國農業最為發達之區,它毗鄰著現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薈萃的地方,這裡成就了茅盾勇於面向世界的開放的文化心態,以及精緻入微的筆風。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稍稍平穩便秘密寫作《霜葉紅似二月花》的“續稿”和回憶錄《我走過的道路》。茅盾於1981年3月27日辭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