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境界:中國古典政治哲學研究》內容包括:中國古典政治哲學的另一種新的理解視角與解讀範式、中國古典政治哲學的奠基——主體的誕生及其境界、政治哲學思維的兩極化——國家的集權化與個體生命的可貴、政治哲學思維的理想主義取向——心靈的轉化與境界的提升、政治哲學思維的現實主義取向——道與勢的體用結合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政治的境界:中國古典政治哲學研究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2055259
- 作者:林存光
-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頁數:453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論 中國古典政治哲學的另一種新的理解視角與解讀範式
1.中國學術思想的特色
2.在中國發現哲學
3.哲學與政治的統一
4.差異與表述
5.主題與特質
6.政體與主體
7.“政治哲學”的定義
8.視角的調整與轉換
9.“主體”的含義與特性
10.政治的境界
第一章 中國古典政治哲學的奠基——主體的誕生及其境界
一、道的追求者——孔、老思想的一致與歧異
二、孔子:無所為而為
1.對“人”的全面反省
2.道德主體的確立
3.修己與化人
4.孔子論“政”
5.在行藏之間
三、老子:無為無不為
1.世界的根源
2.體道的聖人
3.非統治的統治
4.在智慧與權謀之間
四、批評與反省
第二章政治哲學思維的兩極化——國家的集權化與個體生命的可貴
一、墨翟:作為聖賢事業的政治
1.儒、墨的對立與根本分歧
2.墨子的天志與三表法
3.秩序產生的三重維度
4.政治:聖賢們的事業
5.聖賢的境界及其治道的意義
6.集權壓倒理性
二、楊朱:認真對待生命
第三章政治哲學思維的理想主義取向——心靈的轉化與境界的提升
一、思想的內在轉向與生命觀的拓展
二、孟子:根心而生的王道仁政
1.主體性的生命體驗——人人有貴於己者
2.孟子的心性之學
3.心性說下的道德信念與政治批評精神
4.孟子政治哲學的主旨與要義
5.境界的提升——在權力、欲望與責任之間
三、莊子:游心體道的心靈境界與回歸自然的“至德之世”
1.天人之分與莊學的思想主旨
2.心靈的轉化與游心體道的心靈境界
3.文明的批判與“在宥天下”的政治理念
4.人性自然說與“至德之世”的社會理想
5.小結
第四章政治哲學思維的現實主義取向——道與勢的體用結合
一、體制變革與政治思維的功利化和權謀化
二、荀子:化導人性、明分使群的最佳政制
1.荀子的儒家立場與儒教信念
2.天人、性偽之分與人性之惡
3.人類生活的特質與禮義的起源和功能
4.為君之道與以禮治國
5.聖人作王:以人為治體的最佳政制
三、商韓:富國強兵、控馭臣民的必然之道
1.法家視野下的人性、社會歷史與矛盾觀
2.權勢、法術與賞罰:治國用民的必然之道
四、霸王之道:在仁義與功利之間
1.諸子各家的王霸義利觀
2.儒、法兩家思想論爭的實質含義
3.“即凡而聖”:道勢合一的君主理念及其治化之境
結語道與政治
後記
名人推薦
——劉澤華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著名中國政治思想史家
中國傳統哲學的中心是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而政治哲學又以“內聖外王之道”為主題,即把為政者個人的修養與境界放在決定性的地位,因此,中國傳統政治可以說是一種倫理政治,是一種特重主體性的人治。本書從中國古典政治哲學的問題意識、義理結構和思想脈絡出發,對儒、道、墨、法等各家政治哲學及其對立統一關係做了全面深刻的解讀,可以幫助人們準確把握產生於“軸心時代”的中國政治文明的特質。
——方克立 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學部委員、著名中國哲學史家
在人類政治思維演化史上,中國古典模式的政治學說體系,亦即“中國古典政治學”,是一個應當重新認識和重新定位的重大歷史現象,相關研究有助於客觀、全面、準確地認識中國古代政治文明,而中國古典政治哲學在這一學說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林存光教授系統反思、深入解讀、重新詮釋先秦諸子的經典著作,形成了獨特的研究視角,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提出了許多頗有見地的學術觀點。在本書中,他判定中國古典政治哲學具有“主體性”的思維特徵,並做出具體的分析與系統的論證,為讀者了解諸子各家的政治思想提供了一種新的理解視角與解讀範式。
——張分田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