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發展比較研究:亞洲調研

政治發展比較研究:亞洲調研

《政治發展比較研究:亞洲調研》是202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政治發展比較研究:亞洲調研
  • 作者:房寧,郭靜主編
  • 出版時間:2023年10月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2708959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了“亞洲工業化時代政治發展比較研究”課題組成員十餘年來的相關研究成果。該項目自2008年啟動,主要是在對象國家和地區開展較大規模的田野調查,以現場觀察、訪談為主要手段開展專門化、系統化的比較研究。由十餘位國別區域研究和比較政治研究領域的中青年學術精英組成的調研團隊,足跡遍及亞洲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一些歐美已開發國家,對重點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多次專題調研,考察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歷史、文化、經濟和社會狀況,剖析多國工業化時代政治進程的演進機制。這一研究項目開啟了中國比較政治學研究的新範式,把中國的比較政治學研究從案頭帶到了現場,推進到了實證性研究的新階段。

圖書目錄

一 國別與地區調研
日本的政治進程:從明治維新到“55年體制”
發展壓力與韓國政治的演進邏輯
中國台灣政治轉型的條件與路徑
泰國政治:從“劇院”到“街頭”
精英分裂之下印度尼西亞的多黨政治
新加坡政治中的逆向參與機制
越南式政治變革
教義與民意:伊朗政體的雙重結構
菲律賓:一座政治博物館
二 國別政治現象分析
韓國民主運動的“主題性”與“主體性”
韓國的治理難題:新經濟自由主義下的社會妥協
朴正熙時期韓國的國家認同塑造
了不起的“岩倉考察團”
“無責任政治”拖累日本
泰國的“政治家政治”與“企業家政治”
“泰式民主”的轉型困境
馬來西亞政治轉型困境的動因及其前景
越南政治權力的結構特徵及影響因素探析
莫迪執政以來印度人民黨的組織資源與動員策略
東亞新興工業化中的混合型統合主義——考察新加坡工會運動與勞資政三方代表協商機制
亞洲民主化中的“拉莫斯現象”
三 理論探討
亞洲政治發展比較研究的理論性發現
東亞政治發展研究形成的基本概念
東亞民主轉型的理論解釋
權利與權力的對沖:發現東亞模式
新社會集團:政治發展的社會基礎
新興社會集團是政治發展的主要動力
東亞國家政治民主化挫折的經驗分析
多黨制下的政治性腐敗
東南亞政治領袖“個人權威”現象研究——政治權力結構調整的視角
本書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房寧,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原所長、黨委書記,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畫”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資助思想理論專家。長期從事政治理論、比較政治學和中國民主政治研究。主要著述有《向實求學》《社會主義是一種和諧》《成長的中國——當代中國青年的國家民族意識研究》《論民族主義思潮》《民主的中國經驗》《自由 威權 多元——東亞政治發展研究報告》《民主與發展——亞洲工業化時代的民主政治研究》等。
郭靜,研究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比較政治研究室主任。研究領域為政黨政治研究、政治發展研究、社會保障制度比較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含合作成果)有《政黨的政治性分析:西方政黨類型學袪魅》《爭取權力和擴大權利:政治發展進程中的社會運動》《政黨輪替的政策價值:英國社會保障政策的政治分析》《東亞五國政治發展的權力集團研究》《民主與發展——亞洲工業化時代的民主政治研究》《政治發展的實踐演進與理論邏輯——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中國政治發展》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