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從政治學學位論文的基本特性入手,詳細介紹了政治學學位論文的問題意識、研究素材、分析框架、寫作規範以及答辯等相關的後續工作,旨在幫助政治學專業學生開展學位論文研究與寫作。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政治學學位論文的基本特性 第二章 政治學學位論文的問題意識 第三章 政治學學位論文的研究素材 | 第四章 政治學學位論文的分析框架 第五章 政治學學位論文的寫作規範 第六章 政治學學位論文的後續工作 |
創作背景
在21世紀的學科建設和學科評估體制中,學位論文被置於一個重要地位。在從事學位論文指導、論文評審和答辯工作時,孫保全強烈感受到,許多學生對學位論文缺乏基本常識,有的還存在一些偏差性的認識。產生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關於如何開展政治學學位論文研究和寫作方面的書籍非常少,基本上處於缺失狀態。相比之下,指導論文寫作的講座、文章則較為豐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學缺位的問題,但同時帶來了信息多元化、觀點碎片化的問題,進而導致很多學生在做學位論文時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此種狀況下,孫保全產生了撰寫《政治學學位論文的研究與寫作》的想法。
作品思想
該書突出“問題式研究”,尤為強調“問題”對於政治學學位論文研究的根本性意義。洋洋灑灑的數萬字、數十萬字的學位論文,從形式上看是“寫”出來的,但本質上是“研究”出來的,寫作只是對研究成果的呈現方式而已。而問題導向是一切研究活動的
圭臬,沒有問題就沒有研究。研究始於問題、研究圍繞問題來展開,研究終於問題的解決。在對比大量的經典著作、期刊論文、學位論文的基礎上,該書提出:在中國政治學研究語境下,“問題”就是一個特定而未知的研究對象。其中,“特定”是指研究對象具有與眾不同的特別屬性,且內涵和邊界是明確的;“未知”是指人們對於這個對象缺乏充分的認識。
確定了問題就需要研究問題,而研究需要藉助於素材。素材是與問題相關的原始性材料,本身就具有隱匿性和碎片化的特點。為全面而準確地認識問題,需要通過社會調查、查閱文獻等方式去獲取豐富的素材,並對占有的素材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和分析,尤其要“反思”素材,從而形成不同於直接認識的間接認識。以素材為基礎的研究活動,有助於建立對問題及問題邏輯的基本認知,這是搭建論文分析框架的前提條件。框架邏輯本質上是問題的自身邏輯,分析框架就是問題邏輯的展開,評判分析框架的標準在於框架邏輯與問題邏輯之間的擬合度。按照分析框架的大體思路,還需要對問題展開進一步的研究,並將研究成果以規範化的寫作方式清晰地呈現出來。
在初步完成學位論文的研究和寫作工作之後,還將面臨論文修改和答辯的任務。這首先需要作者本人對學位論文初稿做一個自我審察,重點內容包括重新明確論文的問題意識,根據問題的本質和邏輯來反省及調整分析框架,在此基礎上還要對整個論證過程進行全面梳理。除此之外,提升學位論文的學理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理性是指對具體事物的學術化抽象,從而提煉具有普遍意義的概念、理論或觀點。如果把學理性狹隘地理解為對既定理論或知識框架的套用,就會使整個研究發生扭曲,陷入
削足適履的誤區。根本原因在於學位論文的研究應該遵循問題邏輯,而非某種理論預設的邏輯。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孫保全,男,漢族,河北滄州人,1986年10月出生,法學博士,雲南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雲南大學政治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秘書,主要從事政治學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