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地圖(Political map)是反映世界各國、各地區、各大洲政治區劃和國際政治關係,並使用各種比例尺和不同投影方法編制的一種專題地圖。是隨著歷史和時代的演替變化而發展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政治地圖
- 外文名:Political map
- 反映:各大洲政治區劃和國際政治關係
- 變化:隨歷史和時代的演替變化而發展
- 所屬學科:地理科學
- 影響因素:宗教、人口數量、生產水平等
概述,主要特徵,一定歷史範疇的產物,可以人為劃定界線,顏色鮮明,影響因素,宗教,自然障礙,
概述
最早由古巴比倫、埃及和中國人繪製的古代世界政治地圖,僅描繪了奴隸制度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分布概況;公元前4世紀由通過掠奪征戰取得疆域並具天文知識的希臘人編制的政治地圖,業已反映出當時所知各國的政治經濟狀況。至15~17世紀地理大發現時代,由於擴大世界市場和進行殖民掠奪的需要,導致了政治地圖的發展,當時的圖面內容已涉及地理位置、交通線路、經濟、民族、人口、宗教等多項因素。現代政治地圖的圖面要素基本包括:①政治地理位置。即表明各國所屬的政治體系、類型和集團;②國界線和領土。在圖上表示出領土實際標誌線或假想線內的陸地、內水、領海等範圍;③行政區劃、行政中心和交通幹線;④民族、人口、居民和宗教信仰分布狀況。通過對政治地圖內某些專項因素分布的圖面分析,可了解一個國家或集團直至整個世界的政治地理特徵和問題,如領土、外交關係、語言文化差異、民族問題和宗教信仰對國家社會政治生活的影響等。
主要特徵
一定歷史範疇的產物
政治地圖表示各國政治狀況的空間差異,反映各國的統治範圍。它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是在經濟發展、戰爭、居民遷移等社會因素的作用下逐漸形成的。政治地圖屬於歷史範疇,不是出現人類就有,也不是永恆存在的。只是當人類社會出現了國家,才隨著出現了政治地圖;將來國家消滅了,政治地圖也將隨之消滅。它反映一個時代的政治特點,因此也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而發生變化。因一定時期世界政治經濟變化是迅速的,所以政治地圖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出現巨大變化。政治地圖與自然地圖不同,自然地圖反映的是自然現象,因此屬於自然範疇。它隨著自然界的變化而變化,而且這種變化相對是很緩慢的,甚至在我們人類生活中很難看到它的巨大變化。
可以人為劃定界線
自然地圖反映的自然界線都是自然產物,與政治無關,非人力所能改變。政治地圖的界線是人為劃定的,即是以自然客體為界者,也是由人們商定後確定的。所以各國間的界線特別複雜,很難找出統一的規律。這裡人為界線反映著各種政治事象,如國界,臨時分界線等。因為政治地圖的界線是人為劃定的,所以人力可以改變其界線。一切侵略者的目的,都是為了侵占別國領土,從一定意義上講,就是用武力改變政治地圖的界線。過去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反侵略或者革命成功也能改變政治地圖的界線。
顏色鮮明
政治地圖上色彩繁多,色澤鮮明,各色之間全為突變,無過渡色彩,每一種顏色都代表一種不同的政治單位或國家類型。由於世界上國家類型很多,因此顏色也很複雜。政治地圖和自然地圖有著不同的特點和本質的差異。帝國主義侵略者和法西斯地緣政治學都力圖混淆二者的差別,提出一系列的錯誤觀點。例如“地理統一體論”主張具有相同的地理要素的地區,應屬於一個政治單位,應由一個國家來統治,如德國法西斯侵略波蘭時,就藉口波蘭是德波大平原的一部分,整個德波大平原應成為一個國家,波蘭、德國應是一個地理統一體,並由德國來領導;當法西斯侵占捷克斯洛伐克時,就藉口說捷克山地和德國中部山地是一個地理統一體,也應由德國來控制。
影響因素
宗教
自從人類社會出現了國家,世界便出現了政治地圖。隨社會歷史的不斷發展,世界政治地圖也隨之不斷變化。世界政治地圖的變化往往受戰爭、經濟發展、居民的遷移等社會因素的影響。如地理大發現後,殖民擴張活動導致世界政治地圖發生巨變;兩次世界大戰後,許多新型國家在世界政治地圖上出現等。在影響世界政治地圖變化的因素中,宗教因素一向具有重要作用。縱觀歷史,宗教的傳播、宗教的運動等,都對世界政治地圖的演變曾起過推波助瀾的作用。特別是近幾十年來,一些國家的統治者將宗教作為一種政治手段,人為地改變政治地圖,埋下未來戰爭隱患;或利用宗教煽動民情,挑起民族糾紛、地區衝突,企圖以武力來改變政治地圖,導致這些地區長期經濟發展緩慢,數十年來政局不穩,民不聊生,生靈塗碳。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宗教在改變世界政治地圖方面的作用越來越不可忽視,越來越引起各國社會學家、地理學家們的關注和研究。
自然障礙
自然障礙是指高山、深海、冰原、沙漠等。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雖然總的來說是無限的,但具體到某個時代來說又是有限的。它們的國界也就在這樣的自然障礙面前停下來。日本的國界是周圍的大海,北非諸國的國界是南邊的撒哈拉大沙漠,印度北部的國界是高高的喜馬拉雅山。
鄰國圍堵
在國家出現的初期,世界上存在著大面積無歸屬的土地,各國都可自由向外擴展。甲國向外擴展,乙國也向外擴展,兩國領土對接起來之後,誰都無法自由擴展了,雙方互為限制性因素。在當今世界上,幾乎沒有什麼無歸屬的土地,所有國家都被鄰國(或海洋)圍堵得死死的,根本沒有擴張的餘地。領土是有繼承性的。要改變這種繼承狀況,就要付出巨大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代價,因此各國政府從不敢輕舉妄動。鄰國領土的圍堵再加上歷史繼承原則,共同維持著世界政治地圖的穩定。
人口數量
一定面積的領土,在一定生產發展水平上,只能供養一定數量幅度的人口。領土面積與人口數量成不太嚴格的正比例關係。因此,當人口增加時,必定產生擴大領土的客觀要求。
生產水平
對於私有制國家來說,生產力水平越高,它對領上的客觀需求必定越大。這是因為,生產的發展必然導致:(1)人口的增長;(2)對原、燃料需求擴大,(3)對銷售市場的需求擴大。三者疊加,或其中兩者疊加,甚至僅僅其中一個,都會刺激領上擴張的需求。另一方面,隨著生產水平的提高,征服自然的能力和征服敵國的能力必定也會增強,這就為向自然“禁區”索取領土和侵占他國領土提供了實力保障。
軍事勢力
當今文明的世界,武力是無足輕重的。英國憑藉其強大的海空軍,硬是把馬爾維納斯群島從阿根廷手中奪占過去。以色列也依仗軍事優勢長期霸占著巴勒斯坦。儘管最終的結局也可能與現實相反,但人們不得不承認,武力仍然可以在一定場合,在一段時間內影響著政治地圖的格局。
民族凝聚力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由若干民族聚合而成的,民族和睦時,國家穩定統一,民族矛盾激化時,國家便有分裂的危險。假如其中某個民族或她的一部分分裂出去,那么他們所聚居的那一部分領土也就一同喪失。1901年愛爾蘭脫離英國而獨立;1949年巴基斯坦脫離印度而獨立,這些都是民族矛盾激化導致領土分裂的例子。
未來發展
對於某一確定的國家來說,上述因素中的人口數量、生產水平、軍事實力、外交策略、民族聚力和政治狀態六種可以合稱該國的綜合實力,它是制約該國政治版圖的內部力量。而自然障礙、鄰國圍堵(乃至敵國人侵)則是制約該國版圖的外部力量。
國際調節則游移於內、外兩種力量之間,它或者成為內部力量的援兵,或者成為外部力量的助手。國家疆界便是這內、外兩種力量矛盾鬥爭的產物。在多數情況下,內外兩種力量大致平衡,因此大多數國家的疆界是穩定的。但當國家綜合實力(即內部力量)極度衰落的時候,便存在著一種維持不住原有疆界、易遭敵侵乃至喪失國土的危險(如十八世紀末的波蘭、1757-1849年的印度、1840-1945年的中國等),而當國家綜合實力大幅度增強時,便會出現恢復失地、統一國家的良機,起碼維持現有國土有堅實的保障。其中那些懷有領土野心的國家,便潛伏著一種突破原有疆界向外擴張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有時會變成事實(例如前邊提到的德意志帝國,大英帝國等)。如果鄰國中恰好有這種心懷叵測的國家,那么密切注視這等國家綜合實力的發展動態就是十分必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