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科技投入績效評價與區域創新差異研究

政府科技投入績效評價與區域創新差異研究

《政府科技投入績效評價與區域創新差異研究》依據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既定國策,分析政府財政科技投入對經濟成長的影響方式、渠道和影響機制;運用經濟計量方法實證檢驗了我國財政科技投人與經濟成長之間的關係;從投人產出角度對政府財政科技投人的效率進行測度和評價;運用隨機前沿分析法測算了我國區域研發的技水效率和空間差異;測算了我國財政科技投入的最優規模和投向結構,提出了實現財政科技投入目標強度、提升投入績效、促進區域創新環境形成的巨觀對策和建議。

基本介紹

  • 外文名:Research on Technological Invest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y Governement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of Innovation
  • 書名:政府科技投入績效評價與區域創新差異研究
  • 作者:師萍 安立仁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3621608, 9787513621601 
  •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 頁數:251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經濟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政府科技投入績效評價與區域創新差異研究》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師萍,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中國註冊會計師。主要社會兼職:中國高校技術經濟與管理學會常務理事,西安技術經濟學會副會長,陝西會計學會常務理事,陝西成本研究會副會長,西安市會計學會顧問。曾任多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現任開元投資、東盛科技獨立董事。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5項,其他獎勵30多項,獲陝西省先進會計工作者(科研教育系列)、西北大學師德先進個人稱號,多次被評為西北大學科研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科技部、教育部項目各1項,陝西省軟科學研究項目多項,政府部門、企業委託的項目20多項,不少政策和建議被政府、企業採納。以第一作者出版《科技稅收優惠與納稅籌劃》(科學出版社,2010)、《企業競爭力評價理論與方法》(經濟科掌出版社,2005)等專著、教材30多本(字數超過1000萬),發表論文200多篇,《人民日報》《經濟日報》曾5次介紹過她的著作,《科學時報》刊登過她在國家第233次香山科學會議上的發言稿。
安立仁,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現任西北大學工商管理系主任、工商管理學科帶頭人,西北大學經濟成長與計量研究所所長。主要社會兼職:陝西信息協會常務理事、陝西軟科學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經濟發展促進會副會長。主要從事經濟成長、企業創新與知識管理、企業戰略管理與決策方面的研究。出版專著兩部,發表相關論文70餘篇。完成國家級社科基金及省部級研究項目20餘項,企業委託項目15項。

圖書目錄

第1章導論
1.1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義
1.2概念界定
1.2.1科技活動
1.2.2科技投入與財政科技投入
1.2.3科技投入強度
1.2.4績效與績效評價
1.2.5科技投入效率的計量
1.3研究思路與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3.3定性和定量相結合方法
1.3.4比較分析法
1.4研究內容與框架
1.5主要創新之處
第2章文獻綜述
2.1相關理論研究
2.1.1 新古典經濟理論的研究
2.1.2演化經濟理論的研究
2.1.3政府科技投入的槓桿效應
2.1.4簡要評論
2.2相關實證研究
2.2.1 財政科技投入與經濟成長或經濟獲益
2.2.2科技投入績效評價方面的研究
2.2.3財政科技投入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
2.2.4財政科技投入的溢出效應
2.3財政科技投入適度規模研究
2.3.1 基於經濟成長最大化為目標函式的研究
2.3.2基於企業研發投入最大化為目標函式的研究
2.3.3基於公共產品最優供應量的研究
2.3.4基於國際比較的研究
2.3.5 關於區域創新效率差異的研究
2.3.6簡要評論
第3章財政科技投入對經濟成長影響的理論解析
3.1政府科技投入的方式和效應
3.1.1政府科技投入的必要性
3.1.2政府科技投入的方式
3.1.3政府科技投入的效應分析
3.2基本假設
3.2.1 資本積累和技術創新相互作用影響經濟成長
3.2.2政府公共研究與企業研究的分工
3.2.3政府公共研究與企業研究影響經濟成長的方式
3.3模型的基本框架
3.3.1 消費者
3.3.2 最終消費品生產部門
3.3.3 中間資本品生產部門
3.3.4企業研發部門
3.3.5 資本市場
3.3.6政府公共研發部門
3.3.7技術進步與經濟成長
3.4模型分析
3.4.1模型的初步分析
3.4.2數值模擬分析
3.5研究結論及政策啟示
第4章政府科技投人的多元溢出效應研究
4.1科技活動的溢出途徑
4.1.1科技活動溢出的概念
4.1.2科技活動的溢出途徑
4.2科技活動溢出效應的影響因素分析
4.2.1 空間地理距離因素
4.2.2知識領域方面的影響因素
4.2.3客體(知識接受者)吸收能力的因素
4.3科技活動溢出效應的度量模型研究
4.4科技活動的多元社會效應分析
4.5政府公共科技投入溢出效應的實證分析
4.5.1 相關研究
4.5.2模型構建
4.5.3 實證分析
第5章財政科技投入對經濟成長影響的實證檢驗
5.1實證數據選擇和方法
5.2基於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的回歸分析
5.3協整分析與誤差修正模型
5.4 Granger因果關係檢驗
5.5方差分解
5.6主要結論
第6章我國政府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研究
6.1效率評價的方法
6.1.1 效率測度的參數方法
6.1.2效率測度的非參數方法
6.1.3參數方法與非參數方法的比較
6.2基於研發主體影響的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
6.2.1單一科技投入主體制度的內生性分析
6.2.2多元化主體科技投入制度建立
6.3基於SFA模型的財政科技投入績效評價
6.3.1研究方法和數據
6.3.2實證結果分析
6.4主要結論
第7章我國區域研發創新質量與空間差異研究
7.1研究方法及數據說明
7.1.1研究方法
7.1.2數據來源及處理
7.2我國研發創新TFP區域發展的趨同檢驗
7.2.1 我國研發創新TFP變動的測度
7.2.2絕對β趨同檢驗
7.2.3俱樂部趨同檢驗
7.2.4條件趨同檢驗和我國研發創新活動發展的影響
因素
7.3對策與建議
第8章我國科技投入總量與目標強度預測
8.1我國政府科技投入現狀
8.1.1 我國政府科技經費的投入規模
8.1.2我國政府科技經費的投入結構
8.2預測基礎與前提假設
8.2.1 基於現實基礎與國際差距的背景
8.2.2基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的巨大需求
8.2.3基於國際科技發展合作態勢
8.3我國GDP與科技投入總量及目標強度預測
8.3.1 多變數灰色模型MGM(1,/n,)方法
8.3.2 小結
8.4我國未來科技投入來源結構與支出結構理想狀態分析
8.4.1 科技投入來源結構的理想狀態
8.4.2 R&D經費支出結構的理想狀態
8.4.3基礎研究、套用研究與試驗發展之間的關係分析
8.5我國政府科技投入最優規模的測度
8.5.1模型與方法
8.5.2我國政府科技投入最優規模及結構的測度
8.5.3主要結論
第9章我國財政科技投入目標強度的實現路徑研究
9.1 我國財政科技投入的歷史進程及存在的問題
9.1.1我國財政科技投入的歷史進程
9.1.2我國財政科技投入現狀
9.1.3我國財政科技投入存在的問題
9.2實現我國科技投入總量與目標強度的協調機制分析
9.2.1 以政府為主導
9.2.2以企業為主體
9.2.3 充分發揮高校等科研機構的支持作用
9.2.4發揮事業性中介機構在科技投入中的協調作用
9.2.5 區域之間需要加強協調
9.3我國財政科技投入的政策建議
9.3.1我國財政科技投入運行機制的國際借鑑
9.3.2對我國財政科技投入管理的政策建議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