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對企業 R&D 資助最優強度:理論經、程式與方法

政府對企業 R&D 資助最優強度:理論經、程式與方法

《政府對企業 R&D 資助最優強度:理論經、程式與方法》是2022年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奎、杜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政府對企業 R&D 資助最優強度:理論經、程式與方法
  • 作者:李奎、杜丹
  • 出版時間:2022年12月
  • 出版社: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2372264
  • 開本:16 開
  • 裝幀: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目前學術界圍繞政府R&D資助與企業R&D投入和績效關係展開了50多年的研究,部分文獻也涉及到了**資助強度的探討,但大多研究僅開展了實證估計,對**資助強度的存在性、決定要素、影響機理等理論研究存在不足。本研究對深化政府R&D資助與企業R&D活動關係的理論認識,改進政府R&D資助的強度設定和方式選擇具有重要的理論現實意義。本文圍繞政府R&D資助**強度這一主題,著重研究回答四個方面的問題:(1)**資助強度是否存在;(2)其決定因素和影響因素包括哪些;(3)如何估計其現實值;(4)對企業R&D績效有何影響。

作者簡介

李奎 四川隆昌人,1984年12月生,經濟學博士,副研究員,先後任職於科研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十二屆省青聯委員,兼任廣東省軟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廣東省青年科學家協會常務理事,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生校外導師。主要從事創新經濟學、科技創新政策、科技發展戰略等研究,主持或參與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20多項,在《科學學研究》《中國軟科學》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研究著作多部。

圖書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問題提出
1.3 研究意義
1.4 概念界定與研究對象
1.4.1 政府R&D資助
1.4.2 企業R&D投入
1.4.3 企業R&D產出
1.4.4 技術溢出效應
1.4.5 研究對象界定
1.5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1.5.1 研究設計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術路線
1.6 創新點
2 文獻綜述
2.1 基於文本計量的政府R&D資助文獻分析
2.1.1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2.1.2 政府R&D資助文獻的全景掃描
2.1.3 文本計量下政府R&D資助研究趨勢分析
2.2 企業R&D活動與績效研究
2.3 政府R&D資助對企業R&D活動的影響研究
2.4 政府R&D資助效果與最優資助強度研究
2.4.1 政府R&D資助效果
2.4.2 政府R&D資助最優強度
2.5 企業異質性對政府R&D資助效果的影響研究
2.5.1 企業規模對政府R&D資助效果的影響研究
2.5.2 企業所有制性質對政府R&D資助效果的影響研究
2.5.3 企業所處行業對政府R&D資助效果的影響研究
2.5.4 企業年齡對政府R&D資助效果的影響研究
2.6 研究評述
本章小結
3 政府R&D資助最優強度的理論分析:存在性與決定因素
3.1 政府R&D資助最優強度的界定
3.1.1 公共支出視角下的政府R&D資助最優強度
3.1.2 內生經濟成長視角下的政府R&D資助最優強度
3.1.3 企業微觀視角下的政府R&D資助最優強度
3.1.4 科技政策視角下的政府R&D資助最優強度
3.1.5 本研究對政府R&D資助最優強度的界定
3.2 政府R&D資助最優強度的存在性
3.2.1 政府R&D資助影響企業R&D投入產出的內在機理
3.2.2 單個企業資助模型:基於企業研發投資方程
3.2.3 雙頭壟斷資助模型:基於三階段動態博弈分析
3.2.4 多企業競爭資助模型:基於動態信息非對稱博弈
3.3 政府R&D資助最優強度的影響因素
3.3.1 行業層面:行業異質性影響
3.3.2 企業之間:研發合作的影響
3.3.3 企業層面:企業異質性影響
3.3.4 資助方式:資助方式差異性影響
3.3.5 時滯效應:政策效果時滯性影響
本章小結
4 實證方法與設計
4.1 實證問題
4.2 實證方法
4.2.1 混合截面(P001)、固定效應(FE)與隨機效應模型(SE)
4.2.2 面板數據門檻回歸(PSTR)
4.2.3 動態面板廣義矩方法(GMM)
4.3 變數測量
4.3.1 核心解釋變數及測定
4.3.2 核心被解釋變數及測定
4.3.3 控制變數及測定
4.3.4 調節變數及測定
4.4 數據來源及處理
4.4.1 數據來源
4.4.2 數據處理
4.4.3 描述性統計
本章小結
5 政府R&D直接資助最優強度估計
5.1 研究設計
5.1.1 變數測量
5.1.2 模型設定
5.2 數據處理與相關檢驗
5.2.1 樣本描述性統計
5.2.2 變數及模型檢驗
5.3 實證分析
5.3.1 基礎面板回歸模型
5.3.2 面板門檻模型回歸
5.3.3 考察企業異質性影響
5.3.4 考慮滯後性的動態面板模型
5.4 穩健性檢驗
5.5 本章研究結果
5.5.1 主要結論
5.5.2 研究命題或假設檢驗情況
本章小結
6 政府R&D間接資助最優強度估計
6.1 研究設計
6.1.1 變數測量
6.1.2 模型設定
6.2 數據處理與相關檢驗
6.2.1 樣本描述性統計
6.2.2 變數及模型檢驗
6.3 實證分析
6.3.1 基礎面板回歸模型
6.3.2 面板門檻模型回歸
6.3.3 考察企業異質性影響
6.3.4 考慮滯後性的動態面板模型
6.4 穩健性檢驗
6.5 本章研究結果
6.5.1 主要結論
6.5.2 研究命題或假設檢驗情況
本章小結
7 最優資助強度下政府R&D資助對企業R&D績效影響的實證估計
7.1 研究設計
7.1.1 變數測量
7.1.2 模型設定
7.2 數據處理與相關檢驗
7.2.1 樣本描述性統計
7.2.2 變數及模型檢驗
7.3 實證分析
7.3.1 基礎面板回歸模型
7.3.2 最優資助條件下的企業R&D績效
7.3.3 考察資助政策效果的時滯性
7.4 本章研究結果
7.4.1 主要結論
7.4.2 研究命題或假設檢驗情況
本章小結
8 結論、政策啟示與建議
8.1 主要研究結論
8.1.1 政府R&D資助的最優資助強度是存在且可估計的
8.1.2 政府R&D資助強度與企業R&D投入之間存在“倒U形”非線性關係
8.1.3 政府R&D直接資助方式的總效應最優資助強度為25%
8.1.4 政府R&D間接資助方式的總效應最優資助強度為6.222%
8.1.5 政府R&D最優資助強度與企業規模存在負相關關係,企業規模越大,對應的最優資助強度越低
8.1.6 不同行業的政府R&D最優資助強度存在差異性
8.1.7 政府R&D資助對國有控股企業的激勵效果弱於私人控股企業國有企業所需要的政府R&D最優資助強度要大於私人控股企業
8.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