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大竹縣委員會關於專題協商“推進經濟建設、促進生態文明”的報告

《政協大竹縣委員會關於專題協商“推進經濟建設、促進生態文明”的報告》是大竹縣政協於2013年10月30日所作的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政協
  • 職業:國家
報告全文
政協大竹縣委員會關於專題協商“推進經濟建設、促進生態文明”的報告
作者:大竹縣政協
2013年10月16日,縣政協召開了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十次常委會,會議聽取了縣發改局、縣經信局、縣農委、縣商務局等部門所作的經濟形勢報告和縣林業局關於“森林資源保護利用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情況通報,就如何進一步作好“推進經濟建設、促進生態文明”工作積極建言獻策。與會常委就該項工作進行了深入協商,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縣經濟與生態建設工作成效明顯
近年來,我縣在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大成績,經濟實力快速提升,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特別是今年(2013年)前三季度,在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嚴峻的大背景下,我縣的GDP、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均有明顯增長;環境保護、資源保護、節能減排、土壤污染治理等工作也取得了較好成績。目前,我縣的經濟建設和生態建設呈現出“任務重、壓力大、困難多、完成難、有希望”的特點。
二、經濟與生態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重經濟,輕生態,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大;二是重發展、輕保護,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較大;三是重投入,輕管理,因後續管理未跟上造成生態建設成效不明顯;四是重招商、輕環境,造成一些項目因經濟發展軟環境問題不能實施或未發揮最大效益;五是重眼前,輕長遠,對項目儲備、開工項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估計不足。
三、經濟與生態建設工作的幾點建議
把“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作為我們抓經濟與生態建設的目標,積極探索發展與環保相得益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路。
(一)堅持“在保護中發展”,統籌推進相互協調的生態型產業。一是發展生態農業。根據我縣農業資源和地理條件,對全縣農業發展進行生態功能區定位,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大力開發優勢特色農業,大力開展生態農業工程建設,促進農業生態和農業經濟之間的良性循環,實現農民增收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二是發展生態工業。我縣作為欠發達地區,發展工業是社會發展的經濟支柱,更不能忽視。但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使兩者達到高度的統一。三是發展生態旅遊。旅遊產業是我縣一項“朝陽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隨著人類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旅遊消費成為消費熱潮,“回歸自然、生態旅遊”正在成為一種消費時尚,也為我縣開發生態旅遊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對此,我們應一方面加強環境保護,合理開發利用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加大旅遊要素建設,大力發展生態山水旅遊;另一方面不斷豐富旅遊內涵,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整合地方深厚的歷史文化遺產(竹陽八景、清河雅場),用文化嫁接旅遊,用文化豐富生態,積極發展生態文化旅遊,使生態資源優勢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四是構建生態家園。發展生態經濟要利用城鄉建設這個平台,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生態特色,建設綠色城鎮。要持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按照生態平衡理論,以創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為抓手,持續開展造林綠化、水源治理、生態修復等生態環境建設,確保全縣生態總量有一個穩步增長;重點抓好縣城環境建設,加快舊城改造步伐,加大縣城綠地建設,借地生綠,見縫插綠,拆牆透綠,讓綠色擁抱縣城。
(二)堅持“在發展中保護”,為全面建成小康大竹保駕護航。一是把環境宣傳作為“切入點”。要加大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和環境法制的宣傳力度,弘揚環境文化,倡導生態文明。二是把污染減排作為“硬任務”。落實污染減排目標責任制,把它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繼續開展淘汰落後產能工作,對違反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一律關閉。要完善污水收集管網、推進雨污分流改造,提高污水收集率,提升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實施清潔空氣行動,加強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實施多種污染物協同控制,確保城鎮空氣品質100%達標。促進農業和農村污染減排,著力抓好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督促規模養殖場辦理環評審批手續,落實污染治理,力爭所有規模化養殖場達到環保要求,實現達標排放。三是把生態創建作為“攻堅戰”。要把生態縣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完善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將生態文明建設情況納入鄉鎮績效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制。四是把環保審批作為“總閘門”。環境問題是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必須在發展中加以解決。在經濟建設中,要妥善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不能走“先污染,後治理”、“先上車,後買票”的老路。要為工業園區、建設項目的規劃選址、環評審批、開工建設搞好服務,要依法加強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做到“先評價,後建設”。五是把執法監督作為“安全閥”。進一步理順環境監管體制,整合執法監管力量,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環境監管體系。建立環境預警、應急回響、環境修復以及統一領導、分類管理、屬地為主、分級回響的環境應急工作體系。
(三)堅持“全社會共同參與”,為協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保障。一是認真落實環境保護目標管理責任制。對於認真履行職責,在環境保護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於瀆職、失職,造成污染事故或者生態環境破壞的,要依法追究有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二是加大環保投入。建立完善多元化的環保投入機制,按照“排污者付費,治理者賺錢”的原則,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把環保投入作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之一,逐年加大對環保的投入。要整合各項環保專項資金,集中財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三是健全環保協調機制。完善環保部門統一監督管理、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機制;健全縣環境監測網路,規範環境信息的發布;財政、稅收、金融、物價、科技、建設、國土、水利、農業、林業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共同做好各自領域的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係。
(四)堅持“最佳化軟環境”,做大做強縣域經濟。一是牢固樹立決策意識,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避免決策失誤、重複建設。二是重抓機關和幹部作風問題,大力提升服務意識,簡化辦事流程,為企業發展服好務。三是作好土地流轉、水、電、交通等要素保障工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2013年10月30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