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還諸蕃宿衛子弟詔》是唐代李隆基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放還諸蕃宿衛子弟詔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李隆基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放還諸蕃宿衛子弟詔
我國家統一寰宇,歷年滋多,九夷同文,四隩來暨。夫其襲冠帶,奉正朔,禺禺然響風而慕化,列於天朝,編於屬國者,藎亦眾矣。我則潤之以時雨,照之以春陽,淳德以柔之。中孚以信之,元風既同,群物茲遂,莫不自天壤,窮海域,厥角以請吏,執贄以來庭,皇唐之德,於此為盛。今外蕃侍子,久在京國,雖威畏之及,自遠畢歸,而羈旅之志,重遷斯在。宜命所司勘會諸蕃充質宿衛子弟等,量放還國。契丹及奚延通質子,並即停追。前令還蕃首領等,至幽州且住,交替者即旋去。朕欲以鳥獸鹹若,華戎俱泰,來則納其朝謁之禮,去則隨其生育之心,推我至誠,崇彼大順,含宏之施,德莫厚焉。
作者簡介
李隆基(685年—762年),又稱唐明皇。即位前,他曾與太平公主發動宮廷政變殺韋後,擁其父睿宗即位,被立為太子。712年,他受禪即位,改元為“開元”。即位之初,他勵精圖治,任用姚崇、宋璟等為相,鼓勵生產,發展經濟,革除弊害,史稱“開元之治”。晚年因驕奢淫逸,又重用李林甫、高力士和安祿山等人把持朝政,引發了“安史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