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夕陽

放歌夕陽

《放歌夕陽》共收入19位作者的115篇文章、21首詩詞。作者有兩種人:一是離退休老同志,這些同志分別是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參加革命的,有的1936年跟隨粟裕當貼身勤務員,有的參加過1940年黃橋保衛戰,有的參加過推翻“三座大山”創建新中國,有的參加過抗美援朝,有的參加過解放初期的剿匪戰鬥。現在他們都已邁入耄耋之年,出於對黨和人民軍隊的熱愛,對歷史的懷念,對後人的希望,用曾經抓槍的手拿起筆寫文章。這些文章不見得有多么高的藝術水平,內容上也不見得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

基本介紹

  • 書名:放歌夕陽
  • 出版社:線裝書局
  • 頁數:412頁
  • 開本:16
  • 品牌:中聯華文圖書
  • 作者:周積源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200734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放歌夕陽》以飧讀者,並報黨恩。收入《放歌夕陽》的文章,多數是老同志的回憶錄,它沒有華麗的辭藻和生動、感人的文學語言,更沒有高超的寫作技巧。但文章反映的是我黨領導的波瀾壯闊的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事業中點滴浪花,可以折射出許多具體的真理。

圖書目錄

第一輯緬懷與傳承
粟司令戰傷傳奇
平易近人嚴格治軍的葉飛司令員
紅軍時期的寧化人民
——紀念長征70周年
共和國旗幟上有三明人民的風采
上饒集中營與三明
話說“帶花”
長征中的“半邊天”
贊“紅小鬼”
緬懷中安輪遇難烈士
重歌新四軍英雄蔣利民
張縣長和他的妻子
兩塊補丁辨親人
失散夫妻戰場巧遇
怒海餘生思戰友
革命火種永不滅
——紀念建黨90周年
青山埋忠骨,丹心緬戰友
——新四軍老戰士馮惠俊61年風雨無阻祭戰友
再訪王小廟無名烈士陵園
懷念蔡敏
憶盧政委
第二輯歷史與思考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開國典禮盛況
葉劍英率紅軍激戰清流城
粟裕在浙南開展游擊戰
曉坑村的兩黨鬥爭
三元縣剿匪鬥爭回憶
擊斃匪首鄧占山
志願軍揚威長津湖
皮旅中原“突圍”記
蘇中對敵反攻首戰李堡
我所經歷的渡江戰役
軍號聲迴蕩
——記寧化縣發現的《中國工農紅軍軍用號譜》
閩贛省蘇區從誕生到走向失敗的歷史教訓
肅反擴大化:閩贛省失敗原因之一
寧清歸蘇區三年游擊戰爭之初三次戰鬥失利的教訓
三年游擊戰爭中三明人民熱血灑多少
光輝閃耀的三明民兵
淺析抗日戰爭時期的偽軍
敗兵自找戰俘營
將軍廟遭襲
長校剿匪
赤石暴動記事
南沙尤地區的革命鬥爭
東方軍攻克沙縣的戰鬥
閩西北游擊戰爭若干特點
林志群在閩西北堅持游擊戰爭紀事
南坑游擊支隊的建立與鬥爭
九都山上十五天
富口墟場除三霸
“馬司令”三進沙縣城
一夜拔除四據點
“王牌軍”兵敗林墩
鄭湖夜裡槍聲緊
黃老伯開店
——記三元縣地下聯絡站
護印記
清流縣三年游擊戰爭紀事
三明地區紅軍游擊隊戰鬥歷程
朱德率紅軍在鍋蒙山的一次戰鬥
清流第一個地方紅色政權的建立與發展
清流縣城保衛戰及其意義
鐵血鑄英魂
——悲壯的紅三十四師
黨的思想路線是黨的生命力所在
——對閩贛省失敗的歷史教訓的再思考
永安抗戰進步文化活動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思考
永安抗戰文化的影響及開發利用研究
第三輯成長與感悟
粟裕北上抗日把我留下
永生難忘的100鞭
咬緊牙關堅持到底
跋涉百里爛泥灘
詩詞十三首
詩詞八首
一個老戰士的心聲
通過“豆選”當上兒童團長
外婆村邊那條河
水深火熱黨救我
憶一次獨自完成任務
女班長踢了我一腳
元旦記憶
捉虱子
那年穿破14雙鞋
入駐福建第一村
看照片感黨恩
三進軍校,黨恩永存
胸前紅花映彩霞
修渠日記二則
金水橋邊當標兵
老兵稻草情
我愛軍營夕陽紅
投筆從戎
共和國強大我成長
第四輯學習與探索
吳作人院長和肖淑芳教授來明參觀紀事
《風展紅旗》編撰出版情況
擁軍贈書宣傳活動深受歡迎
《抗戰鐵流》大型圖片展覽紀實
《紅旗如畫》出版感言
在紀念三明市新四軍研究會成立10周年暨2002年年會上的報告
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O周年暨2003年年會上的講話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周年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
紀念新四軍成立70周年
紀念皖南事變70周年
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
重讀《將革命進行到底》
學習“三個代表”思念新四軍
有感於《關愛烈士善待烈士紀念烈士》
今日草往日寶
——黃橋老區見聞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清流縣新四軍研究會成績斐然
日本為何常鬧鬼
陳水扁決心遺臭萬年
發揚老區精神立志成才報國
與肖鋒老將軍夜談記
縣委書記學黨史
論“三明”精神
創建文明城市工作進人了新階段
如何深化“滿意在三明”活動
創建文明城市的幾個基本問題
滿路霞光紅日長
——寧化縣革命史跡尋蹤
承載著蘇區精神的光輝軌跡
——閩西北地區英模成因探尋
弘揚客家祖山文化
後記

後記

經過半年多的編輯,這本文集終於可以交付出版了。
這本文集共收入19位作者的115篇文章、21首詩詞。作者有兩種人:一是離退休老同志,這些同志分別是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參加革命的,有的1936年跟隨粟裕當貼身勤務員,有的參加過1940年黃橋保衛戰,有的參加過推翻“三座大山”創建新中國,有的參加過抗美援朝,有的參加過解放初期的剿匪戰鬥。現在他們都已邁入耄耋之年,出於對黨和人民軍隊的熱愛,對歷史的懷念,對後人的希望,用曾經抓槍的手拿起筆寫文章。這些文章不見得有多么高的藝術水平,內容上也不見得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是,他們所寫的大多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切身感受,我們覺得難能可貴,十分珍惜。二是在職的理論工作者,他們熱愛中央蘇區、革命老區,熱心於新四軍研究會工作。收入他們的一些文章,使本書內容更加豐富。這本文集是工農幹部與知識分子相結合,黨史業餘愛好者與專業人員相結合的產物,我們感到高興。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三明市委、市政府和三明軍分區領導的高度重視,得到了市財政局、市老區辦等單位的大力支持,書法家辜承森同志為本書題寫了書名,在此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的收集、整理、彙編工作,是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的,編委會的同志盡力而為,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吳挺和周積源兩位老同志統籌策劃文集欄目,不厭其煩地與各縣(市)研究會(小組)及作者聯繫,千方百計收集文稿,反覆跑打字店列印、校對文稿,在驕陽似火的夏日裡來來去去,常常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羅朝良同志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通讀了全部文稿,對發現的錯誤一一修正,並對部分文稿及標題進行了修改潤色,還負責了書稿付印後的全部校對工作。鄭德興同志提供了封面和插頁照片。
由於編輯時間較緊,人手不足,作者、編者水平有限,本書缺點、錯誤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序言

今年,全國人民以無比喜悅的心情迎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又欣逢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5周年。三明市新四軍研究會藉此“東風”紀念建會20周年,以激勵全體會員與黨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保晚節。
1992年冬,在中共三明市委、三明市人民政府、三明軍分區的領導下,在福建省新四軍研究會的指導下,三明市新四軍研究會成立。20年來,本會聚集了在三明地區工作過,在各個歷史時期參加革命的老同志和對抗日戰爭歷史、新四軍歷史研究愛好者200多人。他們中有老紅軍、原三明地區副專員王聯青同志,有老紅軍、原沙家浜36個傷病員之一的吳立夏同志,有1937年當粟裕勤務員的季克懂同志,有1937年入伍,曾參加過著名的黃橋保衛戰。以後又在志願軍任汽車運輸營營長,曾榮獲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勳章的徐銀福同志,有參加過著名的黃橋保衛戰的馮東邦同志;還有三明地區原副專員吳永培同志(第一任會長),原副專員武英富同志,原三明市副市長劉書木同志,原三明軍分區副司令員秦久芝同志,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吳挺同志(現第一會長),原三明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周積源同志(現會長)。本會會員絕大多數是從戰爭年代中走來的離休老同志,其中師(廳)、團(縣、處)級幹部有45名。
社會上有人說,這些經過血與火洗禮的老同志現在年事已高,今逢盛世,應該在家含飴弄孫,頤養天年,還要搞什麼研究費0勞神呢?老同志們說:我們是懷著對革命老區、對抗日根據地、對黨和人民軍隊的深厚感情,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對戰友和親人的無盡思念,時刻提醒自己不忘黨和人民的養育之恩而參加新四軍研究會的,我們拿起筆來寫點東西,是為研究黨史軍史拾遺補缺,為傳播黨史軍史盡義務。
老同志有豐富的人生經歷,但由於歷史的原因,多數人文化水平不高,對他們來說筆桿子比槍桿子重,要他們寫文章,好比茶壺裡裝餃子——倒不出來。少數能寫的同志,在職時戎馬倥傯,也無暇寫文章。時光如流水,古稀、耄耋來臨,對這些從戰爭年代過來的同志,抓腎挖掘他們記憶中的革命經歷時不我待。
20年來,本會會員懷著對黨和人民軍隊的無比熱愛,克服年老多病文化低的困難,用拿槍的手抓起筆,依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學習所得,書寫中央蘇區、革命老區、抗日根據地和人民軍隊的戰鬥傳奇,謳歌鐵軍精神、老區精神、雷鋒精神,歌頌軍民魚水情,傳承革命英雄主義、愛國主義等革命傳統。本會曾經先後編輯出版了《風展紅旗》、《紅旗如畫》兩本書。為迎接黨的十八大和紀念建軍85周年。在本會成立20周年之際,我們編了這本《放歌夕陽》以飧讀者,並報黨恩。
收入本書的文章,多數是老同志的回憶錄,它沒有華麗的辭藻和生動、感人的文學語言,更沒有高超的寫作技巧。但文章反映的是我黨領導的波瀾壯闊的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事業中點滴浪花,可以折射出許多具體的真理。作者的主要目的是自我教育,也為後人留下一點資料,不妥之處盼讀者批評指正。
《放歌夕陽》編委會
2012年9月1日

編輯推薦

《放歌夕陽》以飧讀者,並報黨恩。收入《放歌夕陽》的文章,多數是老同志的回憶錄,它沒有華麗的辭藻和生動、感人的文學語言,更沒有高超的寫作技巧。但文章反映的是我黨領導的波瀾壯闊的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事業中點滴浪花,可以折射出許多具體的真理。

目錄

第一輯緬懷與傳承
粟司令戰傷傳奇
平易近人嚴格治軍的葉飛司令員
紅軍時期的寧化人民
——紀念長征70周年
共和國旗幟上有三明人民的風采
上饒集中營與三明
話說“帶花”
長征中的“半邊天”
贊“紅小鬼”
緬懷中安輪遇難烈士
重歌新四軍英雄蔣利民
張縣長和他的妻子
兩塊補丁辨親人
失散夫妻戰場巧遇
怒海餘生思戰友
革命火種永不滅
——紀念建黨90周年
青山埋忠骨,丹心緬戰友
——新四軍老戰士馮惠俊61年風雨無阻祭戰友
再訪王小廟無名烈士陵園
懷念蔡敏
憶盧政委
第二輯歷史與思考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開國典禮盛況
葉劍英率紅軍激戰清流城
粟裕在浙南開展游擊戰
曉坑村的兩黨鬥爭
三元縣剿匪鬥爭回憶
擊斃匪首鄧占山
志願軍揚威長津湖
皮旅中原“突圍”記
蘇中對敵反攻首戰李堡
我所經歷的渡江戰役
軍號聲迴蕩
——記寧化縣發現的《中國工農紅軍軍用號譜》
閩贛省蘇區從誕生到走向失敗的歷史教訓
肅反擴大化:閩贛省失敗原因之一
寧清歸蘇區三年游擊戰爭之初三次戰鬥失利的教訓
三年游擊戰爭中三明人民熱血灑多少
光輝閃耀的三明民兵
淺析抗日戰爭時期的偽軍
敗兵自找戰俘營
將軍廟遭襲
長校剿匪
赤石暴動記事
南沙尤地區的革命鬥爭
東方軍攻克沙縣的戰鬥
閩西北游擊戰爭若干特點
林志群在閩西北堅持游擊戰爭紀事
南坑游擊支隊的建立與鬥爭
九都山上十五天
富口墟場除三霸
“馬司令”三進沙縣城
一夜拔除四據點
“王牌軍”兵敗林墩
鄭湖夜裡槍聲緊
黃老伯開店
——記三元縣地下聯絡站
護印記
清流縣三年游擊戰爭紀事
三明地區紅軍游擊隊戰鬥歷程
朱德率紅軍在鍋蒙山的一次戰鬥
清流第一個地方紅色政權的建立與發展
清流縣城保衛戰及其意義
鐵血鑄英魂
——悲壯的紅三十四師
黨的思想路線是黨的生命力所在
——對閩贛省失敗的歷史教訓的再思考
永安抗戰進步文化活動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思考
永安抗戰文化的影響及開發利用研究
第三輯成長與感悟
粟裕北上抗日把我留下
永生難忘的100鞭
咬緊牙關堅持到底
跋涉百里爛泥灘
詩詞十三首
詩詞八首
一個老戰士的心聲
通過“豆選”當上兒童團長
外婆村邊那條河
水深火熱黨救我
憶一次獨自完成任務
女班長踢了我一腳
元旦記憶
捉虱子
那年穿破14雙鞋
入駐福建第一村
看照片感黨恩
三進軍校,黨恩永存
胸前紅花映彩霞
修渠日記二則
金水橋邊當標兵
老兵稻草情
我愛軍營夕陽紅
投筆從戎
共和國強大我成長
第四輯學習與探索
吳作人院長和肖淑芳教授來明參觀紀事
《風展紅旗》編撰出版情況
擁軍贈書宣傳活動深受歡迎
《抗戰鐵流》大型圖片展覽紀實
《紅旗如畫》出版感言
在紀念三明市新四軍研究會成立10周年暨2002年年會上的報告
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O周年暨2003年年會上的講話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周年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
紀念新四軍成立70周年
紀念皖南事變70周年
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
重讀《將革命進行到底》
學習“三個代表”思念新四軍
有感於《關愛烈士善待烈士紀念烈士》
今日草往日寶
——黃橋老區見聞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清流縣新四軍研究會成績斐然
日本為何常鬧鬼
陳水扁決心遺臭萬年
發揚老區精神立志成才報國
與肖鋒老將軍夜談記
縣委書記學黨史
論“三明”精神
創建文明城市工作進人了新階段
如何深化“滿意在三明”活動
創建文明城市的幾個基本問題
滿路霞光紅日長
——寧化縣革命史跡尋蹤
承載著蘇區精神的光輝軌跡
——閩西北地區英模成因探尋
弘揚客家祖山文化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