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山修道院”是英國十九世紀建造的宏偉奢侈的建築奇蹟,修道院最初為英國富商貝克福德的住宅,後因建築結構問題在修建30年後倒塌,因其獨特的建築風格而被許多著名的藝術家作為創作主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放山修道院
- 外文名:Fonthill Abbey
- 建造師:詹姆士·懷亞特
- 完工時間:1796年
簡介,建築歷史,建築結構,社會影響,建造者簡介,
簡介
建築歷史
威廉·貝克福德想在其“放山居”(Fonthill House)西南一英里的叢林中建造“放山修道院”,他從自己的住宅中抽取磚瓦作為建築材料,並建起12英尺高的圍牆,圍地524英畝作為建築用地。
“放山修道院”的倒塌(還原圖)
![“放山修道院”的倒塌(還原圖) “放山修道院”的倒塌(還原圖)](/img/8/78a/nBnauEzN1UzYkljZkNjZ5czYiNjYxM2NjRGO3kDM3YTZzY2N3ETOjZDO2E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1796年,威廉·貝克福德委任建築師詹姆士·懷亞特(James Wyatt)開始設計建造“放山修道院”,並歷時數年完成。
該修道院僅僅矗立了約30年時間,於1825年倒塌。
建築結構
(表格中提供了放山修道院的外景和內景。)
社會影響
該著名的建築因其宏偉華麗而聞名,歷時上曾有諸多藝術家以此為主題創作了耳熟能詳的作品。
透納1799年的油畫“放山修道院”
![透納1799年的油畫“放山修道院” 透納1799年的油畫“放山修道院”](/img/e/ea3/nBnauADZxQTNzAjYlNzYihDZ5ETZkNDZxMWYzYmYjNGO1EDZygzY5UGZyI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英國著名畫家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曾以“放山修道院”為主題創作了數幅作品(Perspective view of Fonthill Abbey from the south-west,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