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30年來我國省際人口遷移O-D模式演變及其動力機制

《改革30年來我國省際人口遷移O-D模式演變及其動力機制》是依託復旦大學,由王桂新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改革30年來我國省際人口遷移O-D模式演變及其動力機制
  • 依託單位:復旦大學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桂新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人口遷移特別是大尺度的省際人口遷移,乃區域之間人地關係差異及其各種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結果的空間表現。經濟改革30年來,我國城市化快速推進,經濟高速增長,人口遷移日趨活躍,其空間格局也出現了一些重要變化。本項目將主要根據地理學的人地關係、系統科學及人口遷移等學科理論,構建理論與實證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採用系統分析、多區域-多變數統計分析等定量方法與GIS技術,系統考察和模擬經濟改革30年來我國省際人口遷移的發展歷程及其空間模式的演變軌跡;深入分析在此社會經濟快速轉型時期影響我國省際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揭示此間省際人口遷移空間模式演變的動力機制,模擬2000年以來受金融經濟危機等偶發因素影響我國省際人口遷移空間模式不同演變路徑的社會經濟後果。以此探索經濟改革30年來我國特殊國情背景下省際人口遷移與區域人地關係變化的特點和規律,為政府調節區域勞動力市場供需偏差、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結題摘要

本項目根據確定的理論分析框架,採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和GIS等現代空間分析技術,深入系統、多角度地探討了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省際人口遷移O-D模式及其演變特徵,很好地完成了預期研究目標。本項目的發現、創新和貢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考察發現我國省際人口遷移區域模式自改革開放以來逆轉為以中西部地區人口向東部地區遷移、特別是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集中為主的基本模式具有相當的穩定性。中西部地區人口向東部地區遷移始終是省際人口遷移的主流,主要向三大都市圈遷移始終是省際人口遷移的集中遷移模式。首次提出我國省際人口遷移O-D模式具有明顯的頑健性。正是由於省際人口遷移O-D模式的頑健性,才決定了我國省際人口遷移區域模式的穩定性。並分析指出我國省際人口遷移O-D模式的頑健性,主要是由具有地理位置不可變屬性的第一本性要素——自然稟賦,如海拔、地貌、氣候、 土地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決定的。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省際人口遷移O-D模式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人口遷入分布的集中趨勢更加集中化,人口遷出分布的集中趨勢則趨向相對“多極化”;各地人口遷向三大都市圈的遷入中心地先由北南移(由京津冀都市圈南移經長三角都市圈繼續南移為珠三角都市圈)又從珠三角都市圈折返北移為長三角都市圈。遷入中心地先由北南移主要是受改革深化及市場化程度的作用,後折返北移則主要是由國內外發展環境及區域競爭性決定的。通過構建回歸模型對改革開放以來歷次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的分析發現,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省際人口遷移O-D模式的變化主要是受具有可變屬性的第二本性要素的驅動,尤以遷入地城鎮收入水平提高使其吸引作用明顯增強影響最大。 本項目還利用各種統計分析方法,分別考察和探討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省際人口遷移重心的變化、制度和經濟因素對人口遷移增長的作用以及熟練勞動力、老年人口等特殊人群省際遷移的區域選擇性及其影響因素等一些相關問題,也獲得了一些重要結論和發現。本項目還對研究人口遷移區域模式及其變化的思路和方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的分析思路和技術方法,為推動人口遷移區域模式研究、豐富人口地理研究方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