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最大政策

改革是最大政策

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改革向何處去,《決定》確定的改革方向,如何落實為具體的政策?如果說改革是最大的紅利已成為共識,那么,能夠將改革紅利釋放出來的,只有改革本身。具體而言,就是將十八屆三中全會及其《決定》所確定的改革方向,落實到具體的政策層面。本書中,吳敬璉、張維迎、陳志武、華生等17位著名學者和智囊,肯定了十八屆三中全會,特別是“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但他們將關注的重點放在如何落實上。他們從改革面臨的危機、改革需要在哪些方面解放思想、改革的突破口是什麼,以及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對的和沒做的”等角度,對下一步改革做出深刻、理性的建言與預判,既有思想性,又有強烈的問題意識。為了向讀者展示每位作者的觀點和分析問題的邏輯體系,經由作者溝通確認,並確保絲毫不改變原有觀點的基礎上,將原來訪談形式的文字整理加工成獨立文章,以便於讀者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改革是最大政策
  • 作者:吳敬璉,張維迎
  • ISBN:978-7-5060-7159-8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基本信息,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吳敬璉,張維迎等著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01
ISBN: 978-7-5060-7159-8
頁數:219頁
價格:37.00元

目錄

第一篇 危機倒逼改革
陳志武:紅利和優勢到今天為止都已經用完
中國不能再等了
最有可能推出的改革還是停留在技術層面
利益都是可定價的
讓民眾直接分享國有資產帶來的好處
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時間越來越近
胡祖六:中國的行政體系過於龐大
社會每個階層都有不滿
最不可能的結果恰好發生了
“仇富”本質上是仇不公平
戶籍制度與市場經濟背道而馳
批項目的權力全世界只有中國才有
盛洪:國企壟斷和土地制度存在嚴重的問題
國企不適宜在經營性領域存在
放權讓利不是國企的根本問題
非法集資罪維護的是金融壟斷
解決土地問題首先應廢除《土地管理法》
張文魁: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已成共識
改革的阻力主要來自利益同盟雌
政府改革和國企改革是主戰場
需要克服簡政放權反覆性
第二篇 改革需要解放思想
吳敬璉:社會主義與否.跟國有不國有沒什麼關係
社會主義就是實現社會公正和共同富裕
社會主義跟國有制的比重大小沒有關係
形勢會教育人,不改革死路一條
張維迎:改革就是不斷把私權歸還給個人
支撐中國年經濟高速增長的優勢在消失
未來經濟成長潛力靠企業家精神
改革就是不斷把私權歸還給個人
既得利益者要變成改革者,改革才有希望
不是改革阻力大,是改革動力不足
高尚全:解放思想無止境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一個權威性的協調機構
再搞階級鬥爭,結果將是“兩個大逃亡,一個大破壞”
共產黨的執政基礎應該是“三個民”
陳志武:檢測是不是真改革有兩大標準
“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在普遍預料之中
限制國企和地方政府是改革成功的關鍵
變現改革願望,需要糾正邏輯悖論
檢測是不是真改革的兩大標準
滕泰:用新供給主義重啟改革
既得利益集團可以突破
改革必須擺脫保守思想和舊價值觀的束縛
告別總需求管理的老路
新供給主義的改革思想
第三篇 改革從何處入手
韋森:減稅才是最好的巨觀刺激政策
減稅可能是唯一有效的巨觀政策
要學“供給學派”,就要學到底
財政集權很難實現
《預算法》修訂暫無進展
賈康:繞不開的財稅改革
資源稅很可能是“最小一攬子改革”的切入點
事權明晰不到位,其他改革都是空談
地方應有舉債權
“營改增”倒逼整個財稅改革
劉尚希:事權上移是今後改革的方向
制度的現代化至關重要
事權與財權應相匹配
放開市場準入要看領域
胡祖六:建立有限政府,市場經濟才有希望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影響可與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相媲美
改革要審慎也要大膽
社會主義的特徵不是國有企業
民族復興目標的實現,主要靠民營企業
新一屆領導人的市場經濟觀令人鼓舞
建立有限政府,市場經濟才有希望
許成鋼:中國改革繞不開基本的制度問題
中國經濟增速受阻根源是制度絆腳
金融改革必須要有大量的中小銀行進入
繞開司法獨立,改革僅是權宜之計
中國土地改革的過渡路徑:強化租賃契約
政治改革的關鍵:解決地方競爭機制
第四篇 改革是最大政策
華生:改革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
改革的核心在於人的城鎮化
戶籍制度改革需要配套的制度設計
小產權房合法化完全是錯誤口號
國企改革的方向不可一概而論
不要空喊政治改革口號,改革需勇氣,更需智慧
黃益平:需要高層力量克服改革阻力
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可看作“頂層設計”的產物
金融和國企改革有待突
十八屆三中全會與“李克強經濟學”的方向一致
蔡繼明:重啟改革不能重複過去的老路
市場起決定作用是最核心的改革
繞不開的國企改革
土地改革第一步應平等對待集體與國家所有
政治體制改革滯後將進一步阻礙中國經濟發展
劉世錦: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彰顯中央推動改革的決心
反腐敗需要探索行之有效的辦法
土地改革應有較大突破
阻礙改革者不是不懂道理,而是因為動了他的“乳酪”
政治改革並非落後於經濟改革
王健林:民營企業或將迎來又一個春天
民營企業獲得平等的社會地位
房地產不提“調控”就是進步
民營企業對政策的影響力,跟央企完全沒法比
我不認為這是一次集權的改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