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人類生活的納米科技

改變人類生活的納米科技

《改變人類生活的納米科技》是2006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李民乾、上海市原子核學會、中科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主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改變人類生活的納米科技
  • 作者:李民乾;上海市原子核學會,中科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主持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9月1日
  • 定價:25.00
  • 開本:0 開
  • ISBN:730905095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改變人類生活的納米科技冊教材根據上海中國小課程教材改革委員會制定的課程方案和《上海市中國小拓展型課程(徵求意見稿)》以及《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未成年人科技教育拓展型課程》的要求編寫,供高中年級試驗用。

圖書目錄

第1章 納米革命
1.1 “納米”朋友就在身邊
1.1.1 荷花為什麼出污泥而不染
1.1.2 你聽說過觀音土嗎
1.1.3 用徽墨寫出的毛筆字為什麼光澤好
1.1.4 壁虎飛檐走壁的奧秘
1.2 我們生活在新時代
1.3 21世紀科技三劍客
1.4 改造自然界的全新理念
1.5 用納米科技改造世界
第2章 納米科技從幻想到現實
2.1 納米技術溯源
2.2 費曼的幻想點燃納米科技之火
2.3 比尼格與羅勒爾發明了看得見原子的顯微鏡
2.4 埃格勒實現了單原子的操縱
2.5 第一屆國際納米科技會議
2.6 科學巫師德雷克斯勒的奇思怪想
2.7 格萊特的逆向思維
2.8 敞開希望的大門
2.8.1 逐個控制原子不違反任何物理學規律
2.8.2 人類應拜大自然為師
2.8.3 新創意的思想精華是什麼?
2.8.4 歐姆定律失靈了?
2.9 納米科技對未來軍事發展的影響
2.10 納米科技是雙刃劍嗎?
第3章 納米世界的“眼”和“手”
3.1 探索納米世界的“眼”和“手”
3.2 掃描隧道顯微鏡(STM)是如何工作的
3.2.1 隧道效應與STM
3.2.2 STM的結構原理
3.3 中國第一批掃描隧道顯微鏡誕生記
3.4 全天候的原子力顯微鏡(AFM)
3.5 用STM操縱單個原子
3.5.1 IBM公司初戰告捷
3.5.2 不甘落後的中國人
3.6 中國科學家對DNA的直接成像研究
3.7 單個分子的操縱
3.7.1 小分子的操縱
3.7.2 單個DNA分子的操縱
3.8 納米水和納米氣泡
3.9 “足球分子”C 60 的廬山真面貌
3.10 納米“超級開關”材料
3.11 神奇的納米糰簇陣列
第4章 納米科技與人類生活
4.1 2l世紀的期盼
4.2 納米材料
4.2.1 “差之毫厘,謬之千里”的納米粉材
4.2.2 納米材料學的內涵
4.2.4 超堅韌的碳納米管(CNT)纖維
4.2.5 自清潔、自消毒的納米表面材料
4.3 納米生物學
4.3.1 為何要重視納米生物學
4.3.2 什麼是納米生物學
4.3.3 納米生物學中的新方法
4.3.4 研究領域和套用
4.3.5 套用廣泛的DNA晶片
4.4 納米電子學
4.4.1 納米電子器件
4.4.2 DNA計算機
4.5 納米機械與納米製造
4.6 納米醫學
4.7 納米組裝機
4.7.1 第一步的納米組裝機
4.7.2 量子點的組裝
4.7.3 真正意義上的納米組裝機
4.8 網路生產的新紀元
第5章 納米科技實驗選集
5.1 單個原子的掃描隧道顯微鏡(STM)觀察
5.1.1 實驗目的
5.1.2 實驗原理和步驟
5.1.3 樣品表面的形貌觀察
5.2 DNA分子的原子力顯微鏡(AFM)成像
5.2.1 AFM簡介
5.2.2 AFM的操作流程
5.2.3 DNA分子的直觀圖像
5.3 測定單個分子的大小
5.3.1 利用油膜法粗略測定分子的大小
5.3.2 利用納米顯微鏡(STM或AFM)測定分子的大小
5.4 納米孔材料——硅藻土的水處理套用
5.5 Ni-P球形納米粒子的化學製備及觀察
5.6 納米製造的示意實驗介紹
5.6.1 移動C 60
5.6.2 移動納米顆粒
5.6.3 提取和放置納米顆粒
5.6.4 DNA單分子操縱
5.6.5 書寫積體電路的布線
5.6.6 蛋白質納米陣列(Protein Nanoarray)
附錄Ⅰ 納米科技發展大事記
附錄Ⅱ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納米科技國區域網路站
納米科技國外網站
附錄Ⅲ 專用名詞中英文對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