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新村

該行政村隸屬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東回鄉,地處東回鄉的東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8公里,到鄉道路為沙石路,交通方便,距縣45公里。東鄰糯福鄉,南鄰南翁村,西鄰回弄村,北鄰東崗村。9個自然村,共12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25戶,有鄉村人口1671人,其中農業人口1596人,勞動力95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56人。

全村國土面積80.69 平方公里,海拔1,500 米,年平均氣溫17.7 ℃,年降水量1,943 毫米,適合種植陸稻、玉米、甘蔗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4394 畝,人均耕地9畝,林地57,507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33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植業為主。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有 34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改新村
  • 地理位置:東回鄉的東邊
  • 面積:80.69 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1671人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村務公開,特色產業,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394畝(其中:水田809畝,旱地13585畝),人均耕地9畝,主要種植糧食、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57,507畝,其中經濟林果地997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6畝,主要種植 蠶桑、咖啡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7畝,荒山荒地 56,798畝,其他面積 1,81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 、通電話,沒有路燈。全村有425戶通自來水。有42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56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87%、100%和6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30戶(分別占總數的61%和56%)。
該村到鄉政府的道路為: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8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8公請戰里。全村有拖拉機24輛,機車120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05畝,有效灌溉率為16.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9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1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8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0戶;奔戲驗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0戶。全村擔祝估企共9個自然村,其中:有殃殃芝 6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2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2萬元,占總收入的61.5%;畜牧業收入85.4萬元,占總收入的2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22頭,肉牛96頭);林業收入10.2萬元,占總收入的3.1%;第二、三產業收入6萬元,占總收入的1.8 %;工資性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1%。農民人均純收入933 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植業等為主。種糧補貼等各項補助收入20萬元,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5人(占勞動力的 0.96 %),在省內務工 15 人 。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25戶,共鄉村人口1671 人,其中男性856人,女性815人。其中農業人口 1596人,勞動力956人。該村以拉祜族、哈尼族為主(是拉祜族、哈尼族混居地),其中:拉祜族562人,哈尼族857人,漢族74人,其它民族178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58 人,參合率93%;享受低保64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8公里。該村建有公廁6 個 。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400 平方米,擁有教師8人,在校學生23人,距離鄉中學18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1人,其中小學生23 人,中學生28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共有黨員40人,少數民族黨員37 人,其中男黨員38人、女黨員2人。
村委會由趙黑大兼書記、主任,陳雜科任副主任。共9個自然寨,下設12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3個,共有團員 38 人。

新農村建設

根據省、市、縣新農村建設的檔案指示精神,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以村容村貌整治為重點,產業建設和農民增收為核心,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並重,實施八大工程,建設六大保障體系,確保實現小康、文明、生態、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現已制定出全村及自然村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和規劃。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區位、自然資源,民族文化資源三大優勢,全力打造拉祜文化品牌。在打牢糧食基礎上,鞏固提升甘蔗產業、做大做辨遙影棄強畜牧業,大力培植茶葉、咖啡、蠶桑、民族文化旅遊業。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籃采跨題和困難:1、經濟條件差,結構單一,沒有支柱產業,地方財政薄弱,無力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和支持農村經濟的發展。2、農民貧困面較深,沒有扶貧資金的注入,無力解決產業的發展和建設。
該村今戰享坑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通過扶貧資金的投入和引進外資,培植適合當地的特色產業(蠶桑、茶葉等),按照“邊發展、邊規劃、邊提高”的原則,加強農村社會服務體系,構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3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903.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356個(勞均2個)。年末集體總收入4.50萬元,有固定資產15.5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6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牧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4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3.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牧業產業。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799.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97.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1畝。 該村到2014年底,有33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9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400 平方米,擁有教師8人,在校學生23人,距離鄉中學18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1人,其中小學生23 人,中學生28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共有黨員40人,少數民族黨員37 人,其中男黨員38人、女黨員2人。
村委會由趙黑大兼書記、主任,陳雜科任副主任。共9個自然寨,下設12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3個,共有團員 38 人。

新農村建設

根據省、市、縣新農村建設的檔案指示精神,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以村容村貌整治為重點,產業建設和農民增收為核心,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並重,實施八大工程,建設六大保障體系,確保實現小康、文明、生態、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現已制定出全村及自然村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和規劃。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區位、自然資源,民族文化資源三大優勢,全力打造拉祜文化品牌。在打牢糧食基礎上,鞏固提升甘蔗產業、做大做強畜牧業,大力培植茶葉、咖啡、蠶桑、民族文化旅遊業。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經濟條件差,結構單一,沒有支柱產業,地方財政薄弱,無力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和支持農村經濟的發展。2、農民貧困面較深,沒有扶貧資金的注入,無力解決產業的發展和建設。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通過扶貧資金的投入和引進外資,培植適合當地的特色產業(蠶桑、茶葉等),按照“邊發展、邊規劃、邊提高”的原則,加強農村社會服務體系,構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3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903.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356個(勞均2個)。年末集體總收入4.50萬元,有固定資產15.5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6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牧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4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3.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牧業產業。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799.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97.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1畝。 該村到2014年底,有33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9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