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

攸是會意字,由攵、人和水字省略的一豎來表示水行。攸本意為水平穩地流動,此意後寫作“”。攸在文言中常見用法相當於“所”,有時相當於“乃、就”,放在動詞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攸
  • 拼音:yōu
  • 注音:ㄧㄡ
  • 簡體部首:攵
  • 部外筆畫:3
  • 總筆畫:7
  • 繁體部首:攴
  • 五筆86&98:WHTY
  • 倉頡:OLOK
  • 鄭碼:NIMO
  • 筆順編號:3223134
  • 四角號碼:28240
基本信息,方言集匯,詳細解釋,詳細字義,詞性變化,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字形對比,

基本信息

攸拼音:yōu
基本字義
●攸
yōu ㄧㄡˉ
◎所:性命~關。生死~關
◎疾走的樣子:~然而逝。
◎水流的樣子:河水~~。
◎處所。《詩經 大雅 韓奕》:“為韓姞(ji)相(xiang)~。”(韓姞:人名。相:看)
◎連詞。相當於“乃”。於是。《尚書 禹貢》:“漆沮(ju)即從,灃(feng)水~同。”(漆、沮、灃:皆水名。)
◎久遠;長遠。《冀州從事張表碑》:”令德~兮宣重光。“
◎文言語助詞,無義:“四方~同”。

方言集匯

◎粵語:jau4
◎客家話:[梅州腔] ju2 [寶安腔] ju2 (jiu2) [客英字典] ju2 [陸豐腔] jiu3 [客語拼音字彙] yiu2 [海陸豐腔] riu2 [台灣四縣腔] ju2
◎潮州話:何幼1(休)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攸 yōu
〈形〉
1、會意。從攴( pū),從人水省。表示人扶杖走水路。本義:水流的樣子
2、同本義
攸,行水也,從攴,從人,水省。——《說文》。段玉裁註:“水之安行為攸。”
水行攸攸也。——《六書故》引唐本說文
3、安閒
主人攸爾而笑曰。——《漢書·敘傳》
4、又如:攸游(安閒從容,自得其樂的樣子);攸樂(閒適安樂);攸心(心性弛放)
5、長遠
令德攸兮宣重光。——漢《冀州從事張表碑》
極攸遠索。——《司農劉夫人碑》
6、又如:攸長(長遠);攸隔(遠隔);攸遠(遙遠,遼遠)
7、迅疾
攸然而失。——《孟子·萬章上》
8、又如:攸然(迅疾的樣子);攸攸(迅疾的樣子;急速的樣子)

詞性變化

◎攸 yōu
〈名〉
1、放在動詞之前,構成名詞性詞組,相當於“所”。
攸,所也。——《爾雅》
君子有攸往。——《易·坤》
乃爾攸聞。——《書·多方》
攸馘安安。——《詩·大雅·皇矣
未有攸底。——《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2)攸縣,漢置。故治在今湖南攸縣東。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正韻》夷周切,𠀤音由。《說文》作攸,行水也。《注》攴,入水所仗也。秦刻石嶧山文,攸字作𣲏。《孟子》攸然而逝。《趙注》攸然迅走,趣水深處也。
又《爾雅·釋言》攸,所也。《易·坤卦》君子攸行。《詩·大雅》為韓姞相攸。《注》擇可嫁之所也。
又《左傳·哀三年》郁攸從之。《注》郁攸,火氣也。
又《前漢·敘傳》攸攸外㝢。《注》攸攸,遠貌。
又語助詞。《書·洪範》彝倫攸敘。《詩·大雅》四方攸同。
又《集韻》以九切,音酉。《左傳·昭十二年》湫乎攸乎。《注》攸,懸危貌。
又姓。《急就篇》北燕有攸邁。攸字從攴作。

說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
【卷三】【攴部】攸行水也。從攴從人,水省。秦刻石繹山文攸字如此。以周切〖注〗徐鍇曰:“攴,入水所杖也。”
攸

說文解字注

行水也。戴侗曰。唐本作水行攸攸也。其中從巛按當作行水攸攸也。行水順其性則安流攸攸而入於海。衞風傳浟浟、流皃是也。作浟者、俗變也。左傳說火曰。郁攸從之。蒙葺公屋。火之行如水之行。故曰郁攸。大雅曰。為韓姞相攸。釋言。攸、所也。水之安行為攸。故凡可安為攸。又借為蔟字。𨔟、氣行皃。水行之攸、氣行之𨔟皆主和緩。故或用攸。或用蔟。從攴。從人。攴取引導之意人謂引導者。水省。以周切。三部。𣲏,秦刻石嶧山。石文攸字如此。人省水不省。嶧山石文,史記不載。其文曰:登於繹山,羣臣從者,鹹思𣲏長。今作攸者,傳刻失眞也。又史記載會稽石文曰:皇帝休烈,平一海內,德惠脩長。小司馬云:王劭按張徽所錄會稽南山秦始皇碑文,脩作攸。葢其字亦作𣲏也。用此知小雅、大雅毛傳皆雲脩,長也。經文脩字皆攸之假借。本作攸,後改耳。釋詁:永悠迥遠遐也。悠當作攸。

字形對比

甲骨文甲骨文
金文金文
中國大陸宋體中國大陸宋體
台灣細明體台灣細明體
香港明體香港明體
日本明朝體日本明朝體
韓國明朝體韓國明朝體
舊字形舊字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