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破浣溪沙·葬名花

攤破浣溪沙》是一首悼亡詞,但至於悼亡的是誰就無法準確得知,只有後人的一些推測,但知道的是,容若所悼亡的這位女子一定是有著跟謝道韞一樣的才氣與風度,一定是一位很美的女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攤破浣溪沙
  • 作品別名:添字浣溪沙
  • 創作年代:清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納蘭性德
詩歌原文,原文內涵,詞牌相關,詩詞賞析,作者介紹,作品特色,

詩歌原文

林下荒苔道韞家,生憐玉骨委塵沙。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
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綿吹欲碎,繞天涯。

原文內涵

感慨於紅顏薄命。老來感嘆人生的悲喜與得矢,一種很淒涼的意境.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意在生活的漂浮不定,突然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導致心力交淬.心灰意冷,生活了無趣味,心如止水.

詞牌相關

攤破浣溪沙》,又名《添字浣溪沙》。實為《浣溪沙》之別體,不過多三字兩結句,移其韻於結句而已,因有“添字”“攤破”之名。雙調,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韻,下片四句兩平韻。此調五代和凝詞稱《山花子》,《山花子》本唐教坊曲名。近代在敦煌發現的《山花子》調雖字數與和凝詞相同,但為仄韻,所以不能認為是一個詞體。

詩詞賞析

"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 鴉”,一 幅淒冷的畫面怵然眼前,勿需要太多的言語,愁到深處黯然神傷,能說得出的愁便不算愁,愁是心裡的語 言,讓人心碎,讓人斷腸!獨自一人,不期而至的風更添愁,對著風,更落寞,落寞的心情遇上烏鴉,會茫然吧, 數烏鴉,是愁到深處的神傷吧,是不自覺的羨慕吧!我這樣想。不禁想到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當 然,這句詩沒有李白詩的豪氣,但卻更顯淒涼。
這首詩的名句是“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也是為最多人所知的。據說“黛玉葬花”也跟這句詩 有關,因為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與容若同為康熙的侍衛,並且是很要好的朋友,所以曹寅熟知容若的詩句也不奇怪, 由此推論,曹雪芹熟知容若的詩句也就不奇怪了,而容若的詩句里也屢次出現“葬花”,如“葬花天氣”,以及現 在的“一宵冷雨葬名花”,所以“黛玉葬花”源自容若的詩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當然,這是眾多“紅學家” 的事了!但撇開這個不說,這句詩本身就是一句絕妙的佳句,意境清冷,讓人倍感心碎,所謂天妒紅顏,也許就是 這樣吧。浮萍逐水流,半點不由人,飄零的淒冷哀愁。只消一夜的冷雨便將名花埋葬,花就這樣消失了,帶著美麗 與芬芳,讓人不禁生出對雨的恨意!雨的力量為何如此強大?但又不禁思索,這裡的“雨”指的又是什麼呢?如果悼亡的是容若心儀的那位後來入宮的女子,那么這裡的“雨”指的就應該是“皇權”吧,“幽幽深宮夢,人生幾度秋”,這樣好的一個女子竟然被鎖在這樣的深牆內,容若心裡一定很苦吧,深愛著卻不能相見,而且是永遠都不可能相見!容若此刻心裡一定很苦也很怨吧?有人說,這句詩也包含了容若對自己際遇的哀嘆之感,那么這裡的雨也就還指“當時朝廷錯綜複雜的形式”吧,但我不是很同意,我更願意相信這句詩是容若對已逝愛人的思戀憐惜之情與對“皇權”的憎怨之情!讀到這句,一種哀傷之意就會湧上心頭!冷雨葬花,讓人心痛,讓人憤怒,讓人哀傷,猶如高山流水難覓知音時的斷弦,一種悽美的心碎油然而生。

作者介紹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是清代最為著名的詞人之一。他的詩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的聲譽,在整箇中國文學史上,也以“納蘭詞”在詞壇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於滿漢融合的時期,其貴族家庭之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他雖侍從帝王,卻嚮往平淡的經歷。這一特殊的生活環境與背景,加之他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的創作呈現獨特的個性特徵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這一富於意境的佳作,是其眾多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特色

納蘭性德著有《通志堂文集》二十卷,但大的的成就是在詞上。他的詞清新婉麗,獨具真情銳感,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後產生過“家家爭唱”的轟動效應。在他身後,納蘭被譽為“滿清第一詞人”、“第一學人”,清 納蘭性德家詞話和學者均對他評價甚高,王國維贊曰“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到了民國時候,納蘭還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有此為證:張恨水先生的《春明外史》中寫到一位才子,死於三十歲的壯年,其友慟道:“看到平日寫的詞,我就料他跟那納蘭容若一樣,不能永年的……”
改革開放之前的一段時期里,研究界只關注社會性而忽略藝術性,認為納蘭性德的詞,或寫愛情或寫友情,根本沒有哪一首批評上層建築,也沒有哪一首關心勞苦大眾,就連他那些描寫邊塞風光的詞,也因籠罩著思鄉懷人之愁郁,套不上“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套子。 所以,當代每個選本在評論納蘭詞時都要說些“內容單薄狹窄”、“思想境界不高”之類的話;在當代人編的書里,納蘭與納蘭詞成了文學史的花邊,成了可有可無的一抹閒筆。
這樣的觀點,在改革開放之後被重新審視,納蘭詞的藝術性得到廣泛的認可與重視。尤其自1985年值納蘭性德逝世三百周年紀念之際,承德納蘭性德研究會成立,把納蘭研究推向一個高潮。1997年8月由台灣歷史文學學會和承德納蘭性德研究會共同發起組織的“海峽兩岸少數民族文學研討會”在承德舉行,納蘭性德研究是此次會議的重要議題,交流了一批有較高質量的學術論文,納蘭的家世、生平、思想及創作等得到日益全面而精深的研究。 而對於普通大眾,納蘭性德納蘭詞更得到了人們廣泛的認可與喜愛,甚至有人概括為“社會現象”之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