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構圖高級藝術教程:框裡框外》分“取景述要”、“攝影的眼光”、“攝影觀察”、“攝影表述”、“畫面布局”五個章節來敘述,是本理論與實踐結合得很好好的實踐教學讀物。作者丁允衍強調每次拍攝之後要用學到的理論來分析,每次到位的分析就必定有助於實踐的提高,作者也正是圍繞著這一理念來闡述的,視角獨特且有深度。《攝影構圖高級藝術教程:框裡框外》有助於當前大眾化攝影的普及性學習和審美的提高,有助於改善”重實踐、輕理論“的攝影現狀。
基本介紹
- 書名:攝影構圖高級藝術教程:框裡框外
- 作者:丁允衍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1400091, 7551400095
- 外文名:Advanced Tutorial on Photographic Composition
- 出版社:浙江攝影出版社
- 頁數:223頁
- 開本:16
- 品牌:浙江攝影出版社有限公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攝影構圖高級藝術教程:框裡框外》講述了繪畫構圖與攝影取景的區別:繪畫始於“零”,從白紙開始;照相始於“有”,從取景框開始。繪畫始於情,依景重構;照相始於思,景中取景。《攝影構圖高級藝術教程:框裡框外》結合大量圖例,將理論知識通過圖例加以說明。
作者簡介
丁允衍,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新聞攝影進修班畢業,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學術委員,二級攝影師,編審。
多年從事攝影教學培訓工作和攝影理論研究。20世紀80年代起,先後受聘山西省電影電視學校、山西大學、太原工業大學建築系、華北廣播電影電視學院等院校攝影專業和培訓班擔任主講和指導教師,中國信息大學客座教授。撰寫論文入選第二、三、四、五屆全國攝影理論年會、第一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全國體育攝影理論研究會、全國軍事攝影理論年會、沙飛研究會,入編文集。《新聞攝影的藝術擴張》獲全國優秀論文二等獎;《新聞攝影的紀實美初探》獲改革開放20年中國新聞攝影優秀論文二等獎。
曾主持和參與出版《五台山》《龍》《呂梁》《晉南民俗與民藝》《山西》《沙飛紀念輯》等畫冊的編輯設計、攝影工作。編寫攝影非常道系列《行攝巴西》《行攝德國》《行攝巴基斯坦》;編寫一點通實用攝影系列《拍荷》《拍水》《拍竹》,分別由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
多年從事攝影教學培訓工作和攝影理論研究。20世紀80年代起,先後受聘山西省電影電視學校、山西大學、太原工業大學建築系、華北廣播電影電視學院等院校攝影專業和培訓班擔任主講和指導教師,中國信息大學客座教授。撰寫論文入選第二、三、四、五屆全國攝影理論年會、第一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全國體育攝影理論研究會、全國軍事攝影理論年會、沙飛研究會,入編文集。《新聞攝影的藝術擴張》獲全國優秀論文二等獎;《新聞攝影的紀實美初探》獲改革開放20年中國新聞攝影優秀論文二等獎。
曾主持和參與出版《五台山》《龍》《呂梁》《晉南民俗與民藝》《山西》《沙飛紀念輯》等畫冊的編輯設計、攝影工作。編寫攝影非常道系列《行攝巴西》《行攝德國》《行攝巴基斯坦》;編寫一點通實用攝影系列《拍荷》《拍水》《拍竹》,分別由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引子——留下了“取景”
第1章 取景述要
1.1 對攝影“選擇性記錄”的定義
1.2 照相取景與繪畫構圖
1.3 取景七問
1.3.1 什麼是取景
1.3.2 取景從何處入手
1.3.3 取景的基本步驟
1.3.4 影響取景的主要因素
1.3.5 取景的基本要求
1.3.6 取景過程的特點
1.3.7 取景三環節
第2章 攝影的眼光
2.1 美需要“距離”——人眼視覺與照相機的差異
2.2 從有到精——取景框裡的思索
2.3 攝影視覺——取景框裡的視覺效應
2.3.1 平面視覺
2.3.2 有界視覺
2.3.3 視像分解
2.3.4 符號化視像
2.3.5 單調性視像
第3章 攝影觀察
3.1 我們視野里的景、物、人、事
3.2 從主題到主體
3.2.1 幾個相關概念
3.2.2 觀察中的兩種思考方式
3.2.3 主體與主體判斷
3.3 被攝對象的造型條件
3.3.1 造型元素
3.3.2 造型特徵
3.4 被攝對象的光線條件
3.4.1 光線方向
3.4.2 光線性質
3.4.3 光線條件對主體造型的影響
3.5 視覺中心
3.5.1 視覺中心
3.5.2 視覺中心的變化規律
3.5.3 視覺中心的單一性原則
3.6 拍攝位置3+1
3.6.1 拍攝距離
3.6.2 拍攝方向
3.6.3 拍攝高度
3.6.4 拍攝焦距
3.7 攝影三變數
第4章 攝影表述
4.1 從空間狀態到平面形式
4.1.1 視覺中的空間狀態
4.1.2 照片中的平面形式
4.1.3 從空間狀態到平面形式
4.1.4 攝影表述與攝影觀察
4.2 照相畫面的平面結構
4.2.1 前景
4.2.2 背景
4.2.3 陪體
4.2.4 主體
4.3 照相畫面的形式語言
4.3.1 對比
4.3.2 節奏
4.3.3 對比和節奏的綜合運用
4.3.4 均衡
4.3.5 調子
4.3.6 景別
4.4 攝影表述的意圖
4.4.1 對相關概念的描述
4.4.2 表述意圖
4.4.3 形式意圖
4.4.4 形式意圖與平面形式的控制
第5章 畫面布局
5.1 取景框的格式及其對布局的影響
5.1.1 取景框的格式
5.1.2 畫框格式對取景的影響
5.1.3 橫畫幅和豎畫幅的選擇
5.2 畫面布局的條理性結構
5.2.1 關於照相畫面的整體布局
5.2.2 選擇符合表述意圖的畫面構成
5.2.3 畫幅平面分配的三分法原則
5.2.4 畫面視覺的呼應原理
5.3 照相畫面布局中的線形
5.3.1 畫面布局中的線形
5.3.2 地平線及其主體判斷
5.3.3 線形走勢
5.3.4 線形大小
5.3.5 線形狀態
5.3.6 線形布局
5.4 畫面布局的影調和色彩
5.4.1 影晌畫面布局的影調
5.4.2 影響畫面布局的色彩
5.4.3 畫面布局與線形控制下的色彩和影調
5.5 畫面布局的形式美
5.5.1 單純之美——被寧靜控制的視覺
5.5.2 對比之美——被力量張揚的視覺
5.5.3 節奏之美——被情緒激化的視覺
5.5.4 對稱之美——被肅穆撼動的視覺
5.5.5 局部之美——被細節感動的視覺
結語——還是“取景”
第1章 取景述要
1.1 對攝影“選擇性記錄”的定義
1.2 照相取景與繪畫構圖
1.3 取景七問
1.3.1 什麼是取景
1.3.2 取景從何處入手
1.3.3 取景的基本步驟
1.3.4 影響取景的主要因素
1.3.5 取景的基本要求
1.3.6 取景過程的特點
1.3.7 取景三環節
第2章 攝影的眼光
2.1 美需要“距離”——人眼視覺與照相機的差異
2.2 從有到精——取景框裡的思索
2.3 攝影視覺——取景框裡的視覺效應
2.3.1 平面視覺
2.3.2 有界視覺
2.3.3 視像分解
2.3.4 符號化視像
2.3.5 單調性視像
第3章 攝影觀察
3.1 我們視野里的景、物、人、事
3.2 從主題到主體
3.2.1 幾個相關概念
3.2.2 觀察中的兩種思考方式
3.2.3 主體與主體判斷
3.3 被攝對象的造型條件
3.3.1 造型元素
3.3.2 造型特徵
3.4 被攝對象的光線條件
3.4.1 光線方向
3.4.2 光線性質
3.4.3 光線條件對主體造型的影響
3.5 視覺中心
3.5.1 視覺中心
3.5.2 視覺中心的變化規律
3.5.3 視覺中心的單一性原則
3.6 拍攝位置3+1
3.6.1 拍攝距離
3.6.2 拍攝方向
3.6.3 拍攝高度
3.6.4 拍攝焦距
3.7 攝影三變數
第4章 攝影表述
4.1 從空間狀態到平面形式
4.1.1 視覺中的空間狀態
4.1.2 照片中的平面形式
4.1.3 從空間狀態到平面形式
4.1.4 攝影表述與攝影觀察
4.2 照相畫面的平面結構
4.2.1 前景
4.2.2 背景
4.2.3 陪體
4.2.4 主體
4.3 照相畫面的形式語言
4.3.1 對比
4.3.2 節奏
4.3.3 對比和節奏的綜合運用
4.3.4 均衡
4.3.5 調子
4.3.6 景別
4.4 攝影表述的意圖
4.4.1 對相關概念的描述
4.4.2 表述意圖
4.4.3 形式意圖
4.4.4 形式意圖與平面形式的控制
第5章 畫面布局
5.1 取景框的格式及其對布局的影響
5.1.1 取景框的格式
5.1.2 畫框格式對取景的影響
5.1.3 橫畫幅和豎畫幅的選擇
5.2 畫面布局的條理性結構
5.2.1 關於照相畫面的整體布局
5.2.2 選擇符合表述意圖的畫面構成
5.2.3 畫幅平面分配的三分法原則
5.2.4 畫面視覺的呼應原理
5.3 照相畫面布局中的線形
5.3.1 畫面布局中的線形
5.3.2 地平線及其主體判斷
5.3.3 線形走勢
5.3.4 線形大小
5.3.5 線形狀態
5.3.6 線形布局
5.4 畫面布局的影調和色彩
5.4.1 影晌畫面布局的影調
5.4.2 影響畫面布局的色彩
5.4.3 畫面布局與線形控制下的色彩和影調
5.5 畫面布局的形式美
5.5.1 單純之美——被寧靜控制的視覺
5.5.2 對比之美——被力量張揚的視覺
5.5.3 節奏之美——被情緒激化的視覺
5.5.4 對稱之美——被肅穆撼動的視覺
5.5.5 局部之美——被細節感動的視覺
結語——還是“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