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小史

攝影小史

本雅明的《攝影小史》是20世紀早期最著名的攝影文論之一。全文分為三個部分,分別以I、II、III予以區別。之所以要指出如此顯而易見的劃分,是因為本雅明明確使用了三段論的方式,討論了攝影作為一種新興的媒介是如何介入並改變“當代”(本雅明時代)藝術。

《攝影小史》與其後的《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關注於或攝影、或藝術之類。若檢索本雅明一生的著述,其背後更是他對自己猶太人身份、時代、人類以及世界的綜合觀察。但是無論如何,《攝影小史》的確用攝影的材料嚴肅地討論了攝影,並把攝影作為一種革命的工具,用以觀察和瞭望那個時代的未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攝影小史
  • 作者:(德)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等
  • 原作品:A History of Photography 
  •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1月 
  • 頁數:176 頁 
  • 定價:39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59800565 
  • 叢書:理想國 藝術理論 
內容簡介,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第一部分

全文開篇講述了攝影的發明,其中特別指出1850年前後是攝影的黃金期。這個黃金期是“攝影家在掌握工具方面已達到了最高層的境界——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也是長久之間的最後的一次。”為何如此褒揚攝影的初創時期,本雅明認為這一時期的攝影作品裡具有令人在“此時此地”不可抗拒的想望,而這種觀者體會到的吉光片羽是存在影像中“極微小的火光”。這個火光可以認為就是後文中頻繁出現的“靈光”(Aura)。而所謂的“靈光”其實是攝影術出現之前存在於人類藝術作品中的一種藝術特性。按中國人的習慣,不妨稱之為神韻或氣韻。對於第一部分,在攝影出現之前,人類的藝術作品中或多或少都會擁有“靈光”。

第二部分

借照相館攝影展開,述說那個時代大行其道的商業攝影,本雅明說出了心中的憂慮,“靈光”之物正在照片中慢慢消失。消失的原因,單就攝影而言,源自於“最明亮的鏡頭以壓制黑暗的工具,將靈光從相片中去除。”這裡無需人為神秘化,熟悉攝影技術的讀者很容易明白,即大光圈鏡頭的發明使攝影的曝光時間縮短。而前文中,本雅明很明確地指出長時間曝光是獲得1850年前後帶“靈光”照片的最重要技術。本雅明指出了技術。這也是文中阿特熱(尤金·阿傑)可以拍出超現實主義攝影的重要秘笈。你沒有看錯,對,你沒有看錯。拍出超現實主義攝影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去除“靈光”。“把實物對象從靈光中解放出來”,“這些影像把現實中的靈光汲乾,好像把積水汲出半沉的船一樣。”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中說出了此種轉變後的發展方向,即蘇俄的電影藝術。
縱觀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以攝影為楔子,引出本雅明時代“當代”藝術出現了一種內在轉變,“靈光”最後一次存在於藝術作品中;第二部分中,攝影“靈光”的分離預示著攝影的成熟,也標誌著古典藝術的“終結”。同時,藝術因其容納了攝影,也被攝影悄然改變,正如本雅明在文中一筆帶過的論述: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其自身蘊含了共產主義的誕生;第三部分是對新時代“藝術”的展望。

目錄

1 攝影小史 / 001
2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 061
3 繪畫與攝影—第二巴黎書簡,1936年  / 125
4 法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畫展 / 15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