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技術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技術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是2005年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法蘭克學派的邊緣人瓦爾特·本雅明的藝術論述在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處於一種有些奇怪的境地飽受讀解、屢被援引卻依然面目暖昧,意旨難索;他對攝影、電影、戲劇等藝術形式的探討莫不如此。這一情況本身正是作者思想魅力的最強力證明。《攝影小史》談攝影而意在歷史社會,《技術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似樂觀而實冷峻,至今仍值得我們體會深思。也許,丁雅明更應被作為一位激進的批判思想家,而非所謂的“最後一人文人”。

基本介紹

  • 書名:技術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 作者:[德] 瓦爾特·本雅明 
  • 譯者:胡不適 
  • ISBN:753392116X
  • 頁數:173
  • 定價:18.00元
  •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 版次:2005年1月第1版
  • 國別:Germany/德國
目錄,導語,編輯推薦,

目錄

代譯序:機器做主 林賽·沃特斯 003
攝影小史 001
技術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079
本雅明簡明年表 167

導語

本書收進了本雅明論藝術的兩篇文章:《攝影小史》、《技術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以及本雅明的簡明年表。其中分量最重的一篇是《技術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它主要概括了早期攝影與電影藝術發展的特質,前瞻了其發展前景,並深入闡述了“靈光”這一概念。
精彩頁(或試讀片斷)
到底何謂“靈暈”?時間空間的奇異交織。遠方的奇異景象仿佛近在眼前。靜休於夏日午後,日光追逐著地平線上的山巒或一條小小樹枝;它們將觀者籠罩在其投下的陰影中,此刻開始成了影像中的一部分——這就是所謂呼吸那遠山、樹枝的靈暈了。現在,將事物拉得更近,也即更接近大眾,成為現代人的強烈熱情:這熱情一如原來獨一無二之物P049通過複製而為人們征服時的熱情。日復一日,用和對象極其相似的影像和影像的複製品來代替攝影對象已經成了迫切需要。當複製的影像出現在畫報和周刊之上時,它們與原型之間顯然是有區別的:後者的惟一性與持存性密切結合,而前者則代表著短暫性與再現性。對象通過其外殼顯形,靈暈也就破碎支離了——這是感覺的標誌:這種感覺對相似性的敏感已經發展得極其成熟,以至通過複製的方法擊敗了本來獨一無二的原物。P05l

編輯推薦

法蘭克學派的邊緣人瓦爾特·本雅明的藝術論述在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處於一種有些奇怪的境地:飽受讀解、屢被援引卻依然面目暖昧,意旨難索;他對攝影、電影、戲劇等藝術形式的探討莫不如此。這一情況本身正是作者思想魅力的最強力證明。《攝影小史》談攝影而意在歷史社會,《技術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似樂觀而實冷峻,至今仍值得我們體會深思。也許,丁雅明更應被作為一位激進的批判思想家,而非所謂的“最後一人文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