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審美心理學》是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振尼
基本介紹
- 作者:王振尼
- 出版時間:1987年
- 出版社:山東文藝出版社
- 頁數:279 頁
- ISBN:9787532900497
- 定價:2.7 元
- 裝幀:平裝
- 叢書:文化哲學叢書
《攝影審美心理學》是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振尼
《攝影審美心理學》是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振尼內容簡介王振民1937年11月生於河北。1959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曾任記者、編輯、教員。發表過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與理論文章百餘篇。近十幾年來注重於文藝...
隨著經濟文化多元化的發展,美學的研究領域在不斷拓展,相繼出現了電影美學、攝影美學、繪畫美學、書法美學、音樂美學、建築美學、服飾美學、技術美學、體育美學、人體美學、生態美學……等門類。原本思辨的、哲學的研究領域,現在與日常生活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理性的哲學化研究趨於邊緣,而美學與現實生活、文化的關係研究...
《影與調:電影影像的影調美學效應》是2013年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小昆。內容簡介 《影與調:電影影像的影調美學效應》系統論述了影調是畫面的明暗層次和虛實對比以及色彩的明暗關係綜合效果,也說明了光作為一種物質,在空間存在以後,所形成的影調形式。在攝影畫面中,影調的結構體現在它由白到黑的過渡...
美學的分支學科之一.是美學和文藝學交叉結合的邊緣學科。與哲學美學、心理學美學、生活美學、勞動美學、技術美學等並列。下屬學科有文學美學(其下又可分為小說美學、詩歌美學、散文美學等)和藝術美學(其下又可分為音樂美學、繪畫美學、舞蹈美學、雕塑美學、建築美學、戲劇美學、攝影美學、電影美學、曲藝美學、工藝...
《攝影美學六講》是由2021年1月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細草穿沙。作品簡介 攝影的學習,不單單是學習技術,更要學習理念,本書面對攝影初學者及進階學者,從攝影的六大主題——器材、光線、構圖、色彩、意境、美學,分門別類地講解攝影基礎知識和理念,不講解枯燥的攝影概念和老生常談的技術知識,而是用...
《風光的超越》是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沃德 內容簡介 戴維·沃德對成功的風光攝影作品所必需的三要素——簡潔、神秘和美,一一進行了研究,並將已有的探究引向深入。他詳細探討了這些概念與其作品之間的聯繫,並將這些概念放在一個更為廣闊的背景下加以考察。例如,他敘述了藝術家與心理學家對於美的看法,...
因此,藝術攝影往往不是一種表現手法,而更多的是包含多種可能性的指向,讓觀者自己悟會。從接受美學與空白理論的角度出發,這也符合審美的需求。創作思路 面對環境不斷惡化,每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然而大多數有關環境問題的攝影作品都始終遊蕩在紀實與新聞報到之間。紀實攝影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
借鑑格式塔心理學的理論,即“把環境或個人看作是一種整體的存在,任何具體的心理和行為事件都在這個整體的制約下發展和變化。”審美心理場的建立有賴於兩大因素,一是內在的心理狀況,二是外在的環境氛圍。二者的相互聯繫和作用形成人的特定的心理環境,從而制約著人心理活動的走向和特徵。
7.6兒童攝影方面的心理學知識 第8章拍攝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 8.1新生兒 8.1.1挑戰 8.1.2收穫 8.2嬰兒 8.2.13~6個月大的嬰兒 8.2.26~12個月大的嬰兒 8.3蹣跚學步的孩子 8.4學齡前兒童 8.5學齡兒童 8.6青少年兒童 8.6.1十幾歲的男孩 8.6.2十幾歲的女孩 8.7家庭合影 8.7.1父母和...
無疑地,每個攝影者在他生活的任何瞬間,都有可能被某種思想感情所占據或激動,有時候這些思想感情使他難以擺脫。於是就開始在現實生活環境中熱心地尋覓這種思想感情的表現。攝影者在生活的瞬間中創造出攝影藝術作品來,這是一種奇特而高漲的激情形式。因此有些人把這種激情稱作為"靈感"的東西。這種靈感,心理學家認為...
(一)光:攝影造型的靈魂 (二)密度:影像的生命之源 (三)反差:照片的個性呈現 (四)黑白:兩極世界的魅力 (五)色彩:充滿激情的畫筆 (六)線條:情感表達的捷徑 (七)結構:點線面的交響 (八)質感:觸覺你的感知 (九)景深:有形世界無限風姿 (十)空間:擺脫平面的束縛 五、攝影審美的心理感受 (一...
《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攝影專業經典教程》是2012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約翰·海吉科。內容簡介 重塑魅力黑白,凝固經典時光。曾經,攝影技術作為一種技術,被專業攝影師掌握,行業外多數人對其知之甚少。但現在,攝影已經成為一種大眾形式,越來越多的業餘愛好者被攝影藝術深深吸引,對於黑白攝影這種傳統的...
攝影取得的影像具有自然的屬性,它產生於被攝物的本體,它就是這件實物的原型。影像本體論認為,“一切藝術都是以人的參與為基礎的,唯獨在攝影中,我們有了不讓人介入的特權”,因此,電影再現事物原貌的獨特本性是電影美學的基礎。心理學依據 影像本體論的心理學依據是人類用逼真的摹擬物替代外部世界的心理願望:...
在《攝影影像的本體論》一文中,巴贊提出,電影再現事物原貌的本性是電影美學的基礎。因為一切藝術都是以人的參與為基礎的,唯獨在攝影中,我們有了不讓人介入的特權。所以攝影取得的影像具有自然的屬性。影像本體論和巴贊的電影起源心理學以及電影語言進化論都有密切的關係。巴贊認為,電影發明的心理依據是再現完整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