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山秋夕作

攝山秋夕一般指本詞條

《攝山秋夕作》是明末清初詩人屈大均創作的一首詩。首聯、頷聯寫在枕上所聞所感,把心理活動描寫得曲折生動;頸聯寫破曉前開門所見,表面寫松陰,寫潭水,其實都是寫月色;尾聯寫披衣而準備重上征途。該詩寄情於景,借景言情,運筆如行雲流水,婉轉自如,活潑疏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攝山秋夕作
  • 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屈大均
  • 作品出處:《道援堂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攝山秋夕作
秋林無靜樹,葉落鳥頻驚。
一夜疑風雨,不知山月生。
松門開積翠,潭水入空明。
漸覺天雞曉,披衣念遠征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攝(shè)山:即棲霞山,在今南京東北四十里。
②松門:用松枝編搭成的柴門。
③積翠:指山光和山上松柏翠色濃郁。一說指用來編搭成柴門的松枝濃密青翠。
④天雞:神話中天上的雞。郭璞玄中記》:“桃都山有大樹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日出照木,天雞即鳴,天下雞皆鳴。”
⑤遠征:遠行。作者正為抗清復明而奔走。

白話譯文

秋天的樹林沒有一棵樹是安靜的,落葉的聲音屢屢把鳥兒驚起。
一整夜風吹葉落,聽著仿佛在颳風下雨,連山中的月亮初升都不知道。
那簡陋的松門開向濃密的綠樹,潭水與天光相接,更覺澄澈而明朗。
天雞已經報曉,天漸漸亮了,披上衣服,心裡又掛念起遠行的事來。

創作背景

順治十六年(1659),為逃避清兵迫害已削髮為僧九年的屈大均在南京稽留時,曾至攝山遊覽,寫下了這首山林五律。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之著眼點在寫攝山秋夕之夜景,但各聯在時間上卻並非是寫同一時間內所見的景物而是隨時逐步推移。
首聯時間為初人夜。這時,山風怒吼,秋林搖曳,黃葉飄零,松濤陣陣,林中之鳥頻頻發出驚恐的叫聲,整個林壑似乎處於一種惶惶不安的氛圍之中,突出了攝山初夜之動態。
頷聯時間為夜半。這聯以主觀的想像同現實存在的矛盾以見山月之美。“一夜疑風雨”,是從首聯的景物中得出的合理推理。由於入夜時風狂樹動,故詩人猜測一整夜都將是秋風蕭瑟,夜空如墨。殊不知事出所料,進入後半夜,風勢趨緩,仰頭一望,一輪山月卻高掛中空,突出了詩人望見明月驚喜之情。
頸聯則寫夜半後,開門所見月光下的景致:“松門開積翠,潭水入空明。”兩句詩當化用蘇軾記承天寺夜遊》中的句子:“庭中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出句“松門開積翠”,為“開門松積翠”之倒裝句。此句寫開門後看見松樹之影,宛若蒼翠欲滴、堆積交橫之藻、荇。對句則寫地下的月光,有如一泓潭水,清澈透明。兩句詩雖受蘇軾文的啟迪,但一為文一為詩,詩自有詩之意趣,可謂自鑄麗語。詩人似乎是毫不著力,隨手便揮灑出一幅朦朧的月夜圖。
頷聯、頸聯同首聯所寫景物大有差異。首聯為動景,頷聯、頸聯為靜景,動景惡,靜景詩人運用以動襯靜,以惡襯美的手法,使二者形成鮮明對照,從而突出月夜之美。與此同時,景象的變化,又使意境更為豐富多彩,使結構富於起伏跌宕而不流於板直。
尾聯進入拂曉,以抒發遊子他鄉之孤苦收束:“漸覺天雞曉,披衣念遠征。”本來美好的月夜令人流連忘返,但由於詩人客居他鄉,面對明月不能不生思歸之念,正所謂“舉頭望明低頭思故鄉。”“披衣”這一動作,表現了詩人對月不寐。“披衣念遠征”一句,顯得情感低沉,無限旅思鄉愁,悲酸悽苦之態盡在不言之中。南宋沈義父在《樂府指迷》中曾說:“結句須要放開,含有餘不盡之意,以景結情最好。”此詩尾聯並非景結,而是情結。但由於詩人之情結,是建立在前兩聯美好月夜描狀的基礎之上,其情來得自然、真摯、深沉,故以情結仍能強烈地震撼讀者的心靈。
此詩做到了自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寫景自然。全詩寫景似乎都是按照自然界的真實景象描摹而成,不露人工痕跡。而於景物描狀中又寓有個人內在之情。使詩情畫意,融為一體。二是層遞自然。詩人以時間順序逐步推移,依次寫入夜、夜半、拂曉時之所見所感,層次井然,意轉而脈不斷,步步相生。

名家點評

清·黃培芳香石詩話》:“寫風林山月之景,令讀者如聞其聲,如親其境,真化工也。”
清·沈德潛清詩別裁集》:“天機自流,豈關人力。”

作者簡介

屈大均(1629-1696),初名紹隆,字介子,廣東番禺人,明代秀才。清兵入廣州時,曾參加抗清隊伍,失敗後削髮為僧,名今種,字一靈。中年還俗,更名大均,字翁山。其詩才氣橫溢,多浪漫色彩,但也不乏慷慨之氣,常反映人民的疾苦。長於山林邊塞內容,尤擅長五言近體詩,為“嶺南三大家”之一。著有《翁山詩外》《道援堂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