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釋》是印順編寫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攝大乘論釋
- 作者:(釋)印順
- 類別:宗教哲學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078558
- 著作權方:公共著作權
《攝大乘論釋》是印順編寫的圖書。
《攝大乘論釋章》佛典註疏。內容簡介 主要從《攝大乘論釋》中選擇一些關鍵名相進行疏義。現存“十種勝相義第一”、“三識義第二”、“四惑義第三”、“薰習義第四”(後殘)。對每一名相均不厭其煩地從各方面進行疏釋。如對“三識”即分如下十一門疏義:釋名相、辨體相、真妄分別、解或(惑)分別、心...
本書是對世親著、真諦譯《攝大乘論釋》的疏釋。《攝大乘論釋》是世親對無著著《攝大乘論》的註疏,故本書是為“復疏”。書中的“《論》本雲”,指的是《攝大乘論》,而“《釋論》雲”指的是《攝大乘論釋》。釋文從《應知依止勝相第一》的《釋引正品第三·出世間淨章第五》起,至《釋差別品第四...
《攝大乘論釋義記》,佛典註疏。內容簡介 釋文從《應知入勝相第三》的《能入人章第二》起,至《二智差別章第十》止。釋文風格、體例與該號背面的《攝大乘論釋疏》卷第五一致,筆跡亦相同。研究者或謂同一部著作的前後卷。收藏情況 本疏未為中國歷代大藏經所收。敦煌出土後,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
攝大乘論釋 《攝大乘論釋》是印順編寫的圖書。圖書簡介 論曰。阿毗達磨大乘經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薩。為顯大乘體大故說。
《攝大乘論釋鈔》,佛典註疏。內容簡介 先以四門總述:第一門殘,似述緣起;第二明藏攝分齊,謂此論於經律論三藏中屬論藏,由對根機之不同,可分別判為聲聞藏、菩薩藏乃至顯教、密教;第三明教下所詮宗旨;第四釋《攝大乘論》題意。然後從《攝大乘論釋》卷一中摘取若干重要的名詞和文句,一一加以解釋。
《攝大乘論無性釋》,《攝大乘論》,又稱《攝論》《廣包大義論》,印度無著菩薩造。該書解釋大乘阿毗達磨經之《攝大乘品》,闡述大乘教義,著重瑜伽行派觀點,共分十章,因其內容賅攝大乘佛教一切聖教法門要義,故稱《攝大乘論》,為攝論宗根本要典。《攝大乘論》註疏極多,印度即有世親、無性二師所作...
【五攝論】 [出法寶標目] 攝論者。即攝大乘論也。謂收攝一切大乘聖教法門要義。集而辨之也。此論乃無著菩薩所造。天親無性二菩薩各作論釋。申通其義。梁真諦。唐玄奘二法師。翻譯不同。故通名五攝論也。一無著攝論謂無著菩薩造大攝論。三捲成文。是為無著攝論。二天親攝論謂天親菩薩。因無著菩薩造...
《攝大乘論世親釋集注》是200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無著,造論。本書被評價為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經典論著之一。內容介紹 《攝大乘論》比照小乘,從十大方面統攝大乘佛法之“殊勝”,後成為中國法相唯識宋的要籍。智敏法師學兼顯密,取玄奘譯《攝大乘論世親釋》,廣徵博引,譯加注釋,使本論...
攝論師依據的是陳真諦譯本。這部論有世親、無性兩家釋論。世親是無著的弟弟,又是他的弟子,所以世親的釋論很有權威性。世親的釋論也有三個漢譯本:一、《攝大乘釋論》十五卷,陳真諦譯於天嘉4年(563年);二、《攝大乘論釋論》十卷,隋達摩笈多譯於大業5年(609年);三、《攝大乘論釋》十卷,唐玄奘...
攝大乘論釋論 《攝大乘論釋論》是一本武俠小說,作者是世親。
中國佛教學派。其學者稱攝論師。攝論學派源自無著的《攝大乘論》, 真諦來華譯出本論並加以弘傳,逐步流傳開來,《攝大乘論》在北魏時便有佛陀扇多初譯,但真正流行則在真諦於廣州譯出本論及世親的論釋之後。學派簡介 形成 他極重世親的《攝論釋》和《俱舍論》,曾與其弟子僧宗、道尼、法準等立誓傳兩論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