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摘要
1、主要科技內容 對近紅外光譜產生吸收的官能團主要是含氫基團,包括C-H,羥基O-H,巰基S-H,氨基N-H等,它們的合頻和一級倍頻位於1300nm~2500nm波段。礦物晶格中原子間的化學鍵的彎曲和伸縮吸收某些區域的近紅外光譜,根據礦物在近紅外區域的特徵吸收光譜可以區分不同的礦物及同一礦物的不同結晶度。根據上述原理,研製這種用於野外礦物快速分析的近紅外礦物分析儀。 研製的主要內容:光源、微型單色器、積分球、鎖相放大、微電腦控制、礦物庫和數據處理方法等。 2、技術經濟指標 ①測量波長:1300~2500nm;②光譜解析度:優於7nm;③信噪比:>60dB;④量化精度:16位;⑤測量時間:50秒;⑥功耗:20W;⑦工作溫度:-20~50℃;⑧檢測器:帶TE冷卻的PbS檢測器;⑨通訊:RS-232和USB接口;⑩重量:<5kg。 3、促進行業科技進步作用 在地質科研和礦產勘查過程中,礦物分析都是在實驗室中進行,比較經典的方法有薄片顯微觀察和X射線衍射測量,費時且費成本。本項目研製的攜帶型近紅外礦物分析儀可以成功對岩石原樣進行分析,快速區分狀矽酸鹽中單礦物(粘土礦物,綠泥石,蛇紋石等)、含羥基之矽酸鹽礦物(綠簾石,閃石等)、硫酸鹽礦物(明礬石,黃鐵鉀礬,石膏等)和碳酸鹽礦物(方解石,白雲石等)等蝕變礦物,得到大量的以前無法得到的定量化的原始地質數據。該儀器在地質領域的主要套用為:礦物識別,蝕變礦物填圖,鑽孔和隧道(平硐)編錄,成礦作用的指示,成礦潛力評價,採礦中的品位控制和輔助遙感圖片的判別等。因此,該項目為地質科研和找礦提供了一種新方法和新技術,對地質事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4、套用推廣情況 該項目2006年通過驗收和部級鑑定後,迅速進行了成果轉化並投入生產,除銷往國內地質單位外,還銷往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台灣等,在生產和科研中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