攙扶門

2011年10月16日下午4時許,武漢15歲男孩張聰騎著電動車回家,行至漢口民權路銅人像附近時,突然看到前方一輛電動腳踏車把一中年婦女撞到後隨即逃逸。緊跟其後的他迅速把車停下來,來到中年婦女旁邊,發現其捂著腳踝,腳底腫了一個大包。為了防止二次事故,他把婦女攙扶到路邊。婦女對他說了一聲謝謝,並稱腿很疼,要求他陪在身邊。隨後,他借別人的手機幫忙撥打110和12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攙扶門
  • 外文名:Hold the door
  • 時間:2011年10月16日下午4時
  • 地點武漢
發展,結果,評價,

發展

10月16日下午4時許,武漢江漢交通大隊接到報警,稱民權路發生一起交通事故。56歲的傷者宋女士稱,自己橫過馬路時被一台電動車撞倒,坐起身後立即抓住了騎車人(即張聰)的褲腳。被指認為“肇事者”的少年張聰說,他從武漢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校往家趕。肇事的是前面一輛裝貨的電動車,他在後面看到宋女士摔倒後,便停車和一名老人一起將宋女士扶至路邊坐下,之後又借了手機打了110、120,沒想到卻被指認為“肇事者”。宋女士則被送往醫院救治,隨後被診斷為左腿脛骨及腓骨骨折。一聽兒子說自己去扶人卻被冤枉為肇事者,電動車也被警察扣了,還可能要賠幾萬塊錢,張聰的母親童媽媽在家裡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當時她就蒙了,“這哪裡賠得起啊”。童媽媽說,這些年一直和兒子相依為命,2006年到現在一直吃低保,她身體不好,患有高血壓,靠騎電動車送報紙為生,日子過得艱難。記者在張聰家看到,他們租住著上世紀50年代的房子,面積不到30平方米,用著5家人共用的廚房,童媽媽和兒子睡的是高低床上下鋪。打開冰櫃,童媽媽說,為了省錢,冰櫃沒有菜時,她就把冰櫃斷電。平時買菜,也是等到快收攤時去買便宜菜。住的房子本可以從房管所買,因為沒有錢只能租,每個月付21塊錢的租金。她說:“對我們這樣的家庭,幾萬塊錢根本賠不起。”童媽媽也不相信兒子會說謊。她說:“警察說讓我們找2個目擊證人作證。我就帶著兒子一家店鋪一家店鋪地找。”繁華喧囂的出事路段,是武漢有名的商業中心。每天中午,童媽媽和張聰就沿著馬路一家一家地問,10多天問了100多家店鋪300多人,但沒有人願意去交警大隊作證。童媽媽說:“有些人說,我看到了,不是你兒子撞的人,他是做好事,但是一聽說要到交警大隊去做筆錄,按手印,就不願意了。那10多天,我沒睡一個好覺,愁得不行,張聰也沒有上學,煩心。”對於這些天的煎熬,童媽媽希望宋女士及其家人能給她和兒子道個歉,但她沒有得到。她說:“家屬只說對張聰表示敬意。”

結果

張聰介紹,事發後,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助人為樂,也就沒有在意。後來,在尋找目擊證人的過程中,有居民向他透露,傷者骨折的醫療費用可能要7、8萬元,如果警方查不出來結果,他們可能要賠付幾萬元。“我當時聽到後,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了,家裡哪有那么多的錢啊。”張聰無奈地說。此後的10餘天,他和父母每天中午都到事發地點尋找目擊者,但每次都是失望而歸。幸好,10天后,警方的調查結果出來後,他才感到輕鬆了許多。張聰表示,他對傷者家屬劉先生的表態感到不解。“如果同樣的事情第二次發生在你面前,你如何去做?”張聰堅定地說,“我還是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但是,我要學會保護自己,不會再次讓自己及家人受到委屈和傷害了。”

評價

“攙扶門”事件主角張聰用自己純真的行動和率直的談話,濃墨重彩地詮釋了“信任”的彌足珍貴。整個事件的過程仿佛一出跌宕起伏的劇情,最後張聰挽回了清白,結局還算差強人意。但挖掘和還原“攙扶門”事件的原委和張聰本人的內心世界,更突顯事件的標誌性意義和社會價值,更催促我們要加快構建對於“好人”的補償機制,人間自有真情在,讓“好人”們感受到我們的溫暖,讓溫情充滿我們的交往之中,降低“信任”的社會成本,避免“攙扶門”事件的重演才是最終的歸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