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513.00畝(其中:田1305.00畝,地208.00畝),人均耕地0.31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主要種植辣椒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246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5年底,全村有1338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1338戶通電,有133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338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33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338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5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817.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817.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3畝。
該村到2015年底,有23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6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5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391.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198.00萬元,畜牧業收入255.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798頭,肉牛85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0.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2579.00萬元, 工資性收入53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117.00元,農民收入以二三產業、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36.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03人,在省內務工389人,到省外務工12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347戶,共鄉村人口4291人,其中男性2103人,女性2188人。其中農業人口2915人,勞動力2107人。 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291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02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鎮衛生院2.00公里。 無人畜混居的農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城北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文山市四中。該村距離國小校1.00公里,距離中學1.0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300人,中學生238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6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241.00畝,其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343.40萬元,有固定資產486.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8個,黨員總數139人,黨員中男黨員106人,女黨員33人。 團員30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是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二是居民家庭經濟來源窄,生活受到很大影響。一直以來,村民的經濟來源主要種植業,土地徵用後,村民失去了固定的收入,生活受到很大影響,給社會穩定帶來一定隱患。三是基礎設施不健全。四是隨著城市建設的需要,攀枝花社區即將被徵用,將會造成更多的失業者。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一是針對村民的村本情況,邀請技能部門對失地農民進行技能培訓,增加就業率。二是以發展種植業為主,大力發展商品蔬菜、反季節蔬菜。三是引導一部分有經濟實力的失地農民到外縣發展三七種植業。四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資金,開發就業用地,增加農民收入。
地圖信息
地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文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