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榔彝族布朗族鄉(擺榔鄉)

擺榔彝族布朗族鄉

擺榔鄉一般指本詞條

擺榔彝族布朗族鄉,隸屬於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地處施甸縣南部,東至灣甸河與昌寧縣相望,南接姚關鎮,西與甸陽鎮接壤,北與木老元布朗族彝族鄉為鄰,行政區域面積82.53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擺榔彝族布朗族鄉戶籍人口為7398人。

元代時期,隸老窯寨;1984年,設擺榔區;1988年,設擺榔彝族布朗族鄉。截至2020年6月,擺榔彝族布朗族鄉轄1個社區、3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擺榔村。

2019年,擺榔彝族布朗族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擺榔彝族布朗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
  • 地理位置施甸縣南部
  • 面積:82.53 km
  • 下轄地區:1個社區、3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擺榔村
  • 電話區號:0875
  • 郵政區碼:678201
  • 車牌代碼:雲M
  • 人口:7398人(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水文,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金融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郵政電信,交通運輸,歷史文化,

建置沿革

元代時期,隸老窯寨。
明代時期,隸姚關。
清代時期,隸靖邊鄉。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設關北鄉,隸第六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裁。
1950年,屬普全行政區,隸姚關區。
1958年,設擺榔管理區,隸姚關公社。
1959年,設擺榔大隊,隸姚關公社。
1974年2月1日,從姚關公社析出,成立擺榔公社。
1984年,設擺榔區。
1988年,設擺榔彝族布朗族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擺榔彝族布朗族鄉轄4個行政村:擺榔、大中、雞茨、尖山,下設4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擺榔彝族布朗族鄉轄1個社區、3個行政村:擺榔社區、雞茨村、大中村、尖山村,鄉人民政府駐擺榔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擺榔彝族布朗族鄉地處施甸縣南部,東至灣甸河與昌寧縣相望,南接姚關鎮,西與甸陽鎮接壤,北與木老元布朗族彝族鄉為鄰,行政區域面積82.53平方千米。
擺榔彝族布朗族鄉

氣候

擺榔彝族布朗族鄉極端最高氣溫30℃,極端最低氣溫-5℃。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

水文

擺榔彝族布朗族鄉境內有溝、渠、河道13條,總長79千米。

人口

2011年末,擺榔彝族布朗族鄉總人口7330人。總人口中,男性3755人,占51.23%;女性3575人,占48.77%。總人口中,漢族2206人,占30.1%;有彝、布朗、傣、傈僳族4個少數民族,共5124人,占69.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4人。
截至2019年末,擺榔彝族布朗族鄉戶籍人口為739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擺榔彝族布朗族鄉完成財政總收入279.7萬元,財政總支出342.6萬元。
2019年,擺榔彝族布朗族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農業

擺榔彝族布朗族鄉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以烤菸、甘蔗等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為主。

工業

2011年,擺榔彝族布朗族鄉有個體工商戶35家,從業人員56人。

金融業

2011年末,擺榔彝族布朗族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65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擺榔彝族布朗族鄉有國小5所,在校生682人,專任教師51人;國中1所,在校生301人,專任教師27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擺榔彝族布朗族鄉有文化藝術團體2個,會員56人;文化站1個,各類圖書室6個,藏書25000冊。2011年末,開通有線電視,建有村級接收站4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擺榔彝族布朗族鄉有衛生院1所;病床6張,固定資產總值15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0人。

社會保障

2011的末,擺榔彝族布朗族鄉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0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056人;五保供養127人,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43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有3673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擺榔彝族布朗族鄉有郵政網點1個。電信服務網點1個。

交通運輸

2011年,擺榔彝族布朗族鄉有公路總長136千米,縣道過境24千米,鄉村公路21千米。交通客運車輛有1班。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擺榔彝族布朗族鄉原屬姚關,舊稱土舍(土司屬官,由土司直系親屬擔任,權力與大頭人相當,但地位高於大頭人)為“榔”,姚關設“三姚四擺”(土司名),此為四擺土司屬管轄地,故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