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國元,男,回族,中共黨員,1987年7月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數學系,中學高級教師,現任蘭煉三中校長,先後獲得“百所示範性、標準化國中建設先進個人”、“蘭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關心和支持蘭州市體育業餘訓練工作優秀校長”、“創建平安校園工作先進個人”、“中國素質教育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擺國元
- 外文名:bai guo yuan
- 國籍:中國
- 民族:回
- 職業:校長
- 畢業院校:陝西師範大學數學系
- 信仰:馬克思主義
- 主要成就:百所示範性標準化國中建設先進個人
教研成果
自2003年2月擔任蘭煉三中校長以來,不斷致力於學校的教育改革和實踐,短期內實現了學校由國小、國中到高中的跨越式發展。2003年國小部分離,開始創辦高中,至今已培養六屆高中畢業生,學校規模從幾排平房,幾十名學生髮展到今天占地面積13458平方米,建築面積13208平方米,教職工近百人,在校學生上千名。同時結合學校實際,提出了:“靠質嫌艱再量求生存、以特色促發展”的辦學理念。幾年來,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高考連創佳績,連續五年在教育局質量綜合考評中名列一般中學首位,五度蟬聯蘭州市“高中教育質量優秀獎”,榮獲蘭州市平安校園,國家級教育資源庫建設研究項目(NERRP)合作研究學校,西北師範大學教育實習基地,蘭州市語言文字示範學校,蘭州市國防教育示範學校,蘭州市柔道、摔跤學校和體育傳統項目(田徑)訓練點學校,西固區文明單位,西固區衛生先進單位。
蘭煉三中舉行了建校30年校慶活動,總結歷史的同時,也促使煉三人考慮和反思未來。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學校每一位教職員工的努力,更離不開一位有思想有魄力的校長。一個校長辦學成功於否,不僅僅是每一位教師個人價值能否體現的問題,而且對於一所學校而言,將影響學校的長遠發展進程,作為這樣一所在教育資源優質、競爭激烈的西固地區的一般高中,該何去何從,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並在發展中不斷強大?擺國元同志以蘭煉三中的教育改革和實踐以及所取得的成績給出了答案:
一、著眼長遠,科學規劃,找準辦學思路和理念,不斷推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質量是學校賴以生存發放去茅展的生命線,是校長管理工作追求的最高目標。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校長“對學校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因為校長的辦學思想代表著一個學校未來發展的方向,決定著一個學校的辦學層次。學校辦學思想、辦學目標的確立是校長對學校前途和命運的把握,必須具有戰略眼光和前瞻的膽略。擺國元同志結合實際,規劃出了蘭煉三中最適合自己的發展藍圖,形成了科學的辦學理念。
1、結合現實,志存高遠,制定學校發展規劃。
為了激勵全校師生不斷進取,同心同德,勵精圖治,共同為實現學校新的發展目標而努力奮鬥,結合學校歷史和發展實際,在廣泛徵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勤謹、創新、誠信、自強”的校訓。經過廣泛調研,制定《蘭煉三中三年發展規劃》,為學校的發展進一步理清思路。
2、把握機遇,找突破口,確立學校辦學思路。
辦學理念:靠質量求生存,以特色促發展
辦學目標:辦家長滿意學校、育德才兼備學生
管理方略:學校靠質量,質量靠教漿頸譽學,教學靠教師,教師靠管理,管理靠制度。
治校方略:以人為本探祝凳,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3、和衷共濟,資源共享,依託“蘭煉總校一體化模式”謀發展。
近年來,蘭煉總校的“一體化管理模式”得到社會各界和教育行政部門的肯定和支持。在“一體化管理模式”下,蘭煉總校統籌協調,形成了“和衷共濟、資源共享、相互競爭、取長補短、統籌兼顧、相得益彰”的發展局面,各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整體上升。在目前的蘭煉教育格局中,蘭煉三中的發展既有需求,也有市場。擺國元同志把握機遇積極爭取總校的政策不斷向煉三傾斜,並努力改善校容校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學校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4、科學規範,與時俱進,加強學校制度建設。
結合學校實際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實行民主管理,完善領導班子議事辦事制度,實行崗位責任制度達記陵察,建設高效的管理體系,注重製度制定和執行的時效性、注重管理制度的系統性、注重製度的科學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實行集體領導、分工負責制,堅持大事討論墊芝、小事通氣的原則,重大問題如學校的人事安排、獎勵辦法、考核制度、結構工資方案、職稱評定、獎勵晉級等重大人、財、物的安排都要經過班子會議集體討論決定,充分發揚民主。並建立和完善教師崗位的責任制,探索激勵教師積極進取的分配製度改革。改革教師評價方式,調整評估指標,改進測評技術,把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學校評、學生評、家長評、年級評相結合,進一步改進完善評價方案。
二、求真務實,艱苦奮鬥,靠質量求生存,不斷取得教育質量新成殃宙料協績。
結合學校地理位置相對偏僻,生源質量相對較次的現狀,確定了“靠質量求生存、以特色促發展”的辦學理念、以“辦家長滿意學校,與德才兼備學生”的辦學目標。在找準學校定位後,敢於規劃和構想未來,並用這些理念指導具體教育管理實踐。
首先,嚴格進行教學常規管理,實行和加強分級管理(加強年級組管理)。加大課堂教學“五查評”,教導處從教案設計、教師備課、課堂授課、課堂監督、課後指導、作業布置、作業批改、學習評價等眾多方面進行了有效而有力的督導。印發《蘭煉三中學生學習手冊》來指導師生開展教學活動。其次,教研和教學相結合,推進教學改革。一方面,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課標為主線的“三主”課堂教學模式。從教材、學生實際出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改革考試形式、試卷結構和計分方法。重視質量分析,多角度、多層次的評價學生學業水平。根據各個學科要求,考試採用開卷和閉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式,並設立“誠信考場”。
人心齊,泰山移,群策群力,上下齊心,嚴抓教學管理,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自創辦高中以來,我校共有六屆高中生畢業,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連續五年教育教學績效排名為普通中學第一名,五度蟬聯蘭州市高中教育質量優秀獎。2009年,高考上線率達到89.87%,創歷史新高。2010年高考上線率達87.98%,位於蘭州市39所一般高中第4名;位於30所市級示範性高中第28名;位於蘭州市80所高中第39名。
三、開拓創新,追求卓越,以特色促發展,不斷提升特長教育水平。
面對學校高中生源較次的實際,為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在“靠質量求生存、以特色促發展”的辦學理念的指導下,長期堅持特色教育,積累了一定的成功經驗。近幾年來,逐步探索出“一年培養興趣,二年打好基礎,三年衝刺本科”,以及“文化和專業並重”的教學模式,正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開創了三流學生考取高等本科學校的獨特道路,實現了“讓更多的後進生也能跨入高等學府門檻”的目標。
學校特色教育已初具規模。從高一到高三均專門設有特長班,音、體、美特長生150多人,組建了40人摔跤隊、40人田徑隊和100多人美術音樂班;制訂了《蘭煉三中藝術教育實施方略》、《蘭煉三中體育高考生訓練實施方案》和《蘭煉三中關於進一步加強體育、藝術教育管理實施辦法》等管理辦法和制度來規範管理,聘請西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鄭培東教授、西北師大美術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張玉泉教授、西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王萬成老師、甘肅省著名畫家、商學院藝術學院副院長劉飛教授及我省著名環藝設計師牛衛軍先生等為特長教育指導教師,使學校的特色教育不斷實現規範化、科學化、規模化。
前五年中,學校共培養高中畢業生1158人,向本科院校輸送畢業生220餘人,其中特長生158人,高考特長生高考升學率2009年達92%,2010年達90%。學校連續三年承辦了“蘭州市少年、兒童柔道、國際摔跤比賽”,並取得團體第一的良好成績;學校獨輪車隊參加第十屆全國獨輪車錦標賽,榮獲團體技巧第五名、男女混合接力賽A組第五名和團體總分第六名。在“蘭州市第六屆城市運動會”上學校柔道、摔跤代表隊均獲得團體第一名,並獲得7金9銀11銅的好成績,在2009年西固區和蘭州市組織的“元旦環城賽”中分別獲得團體第二名和團體第四名,在2009年“甘肅省田徑邀請賽”中,代表隊16名選手分別獲得5000m第四名、110m欄第三名、400m欄第三名的好成績。在“蘭州市第八屆中小學生藝術節”比賽中,報送的小合唱《回聲》和《校園歌手歌曲聯唱》分別榮獲藝術作品類中學組金獎、歌手類高中組銀獎和藝術表演類中學組銅獎。在“2010年西固區中學生籃球賽”上榮獲第三名。2010年3月——5月,學校還承辦了由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辦公室、甘肅省體育局、甘肅省教育廳組織的“四海偉業杯”甘肅省蘭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學校足球代表隊在12場比賽中,以1平11勝得好成績列聯賽排名榜榜首。
四、未雨綢繆,注重教研,加強新課程培訓,不斷提升應對新課改的能力。
對於全省進行的高中新課程改革工作認真統籌規劃,組織學校領導和教研組長赴寧夏銀川學習、取經,學校專門召開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動員大會,並制定了《蘭煉三中高中新課程實驗方案》、《蘭煉三中高中課程設定及排課方案》、《蘭煉三中高中新課程學生考試與學分認定辦法》、《蘭煉三中選課指導手冊》、《蘭煉三中校本課程開發方案》、《蘭煉三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及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方案》等計畫和方案。學校還組織教師對高中新課程理論進行集中學習,並組織了高中新課程理論測試工作,同時組織新高一教師在網上進行培訓,做到每一位教師知新課程、懂新課程,營造良好的新課程實驗氛圍。
教研室把學校實施新課程的教學思想滲透到教研工作中,加大教研組、備課組對新課程教學研究的力度。要求教研組要“組組有課題、人人有項目”,教研組、備課組圍繞新課程、新課標、新教材,確立教研課題,加強對新教材問題的研究討論。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派教師赴寧夏、海南等地,參加各類新課改培訓。兩年來,派出150多人次參加新教師培訓、新課程培訓、班主任崗位培訓、觀摩課、開放課及高考研討會等活動。紮實開展研究性學習,已有50多個課題在總校研究性成果展示中獲獎,有15個市級以上教研課題立項,《教科書中的美國歷史研究》已通過蘭州市教科所的鑑定,正式結題,20多名教師在甘肅省、蘭州市案例評選以及總校的課堂教學比賽中獲獎;10多名教師的論文在省部級刊物上發表,組織教師編寫了多部校本課程。
五、寓教於樂,全面育人,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不斷營造良好校園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的精神和靈魂,他可以讓一個學校充滿朝氣,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就像水泥一樣,將那些原本零散、瑣碎如沙石的學校工作,凝聚成形,不可分割,渾然一體。本著“教育是學會生存”和“以完善的人格塑造人,以淵博的知識培養人;以科學的方法引導人,以優雅的氣質影響人”的教育追求,努力營造“校園內嚴謹規範的秩序、師生們積極向上的情緒”。
首先,逐步整理彙編,形成一套能夠凸現本校優勢,體現校本意識,具有文化特色的叢書。編制《文化手冊》,規範學校理念識別系統、行為識別系統。組織教師利用現有資源編制編制校本教材《禮儀是你最好的名片》《地震來了怎么辦》等,進一步完善學生自主管理制度和公物管理制度、公共衛生制度、校園安全制度等。以30年校慶為契機,編制學校陽光教育系列叢書(《光之譜》、《光之華》、《光之韻》、《光之源》)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文集。其次,逐步完善和構建特色文化藍圖。開展了廣泛的調查研究,形成了《校園文化建設調研報告》,結合實際逐步開展“陽光煉三工程”(陽光煉三大舞台、陽光煉三大講堂、陽光煉三大論壇),積極開展“洋思精神在煉三”系列活動,不斷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另外,興建了校園電視台、不斷充實和更新校園網內容,定期出版校報和校刊。校報《蘭煉三中教育教學動態》和校刊《朝華》參加“第四屆全國中國小優秀校內報刊評選”活動,分獲中學組“最佳校刊一等獎”和“最佳校報二等獎”。
六、以人為本,事業留人,重視青年教師培養,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未來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不是資源,而是教師的素質”。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戰略是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提出“以人為本,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治校方略,採取“以老帶新”的模式,努力使“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的觀念深入人心。
首先,積極開展“再鑄師魂”師德教育活動。開展“我的教師誓詞”徵集活動、師德師風調查和“洋思精神在煉三”的系列活動,舉行教師“師德宣誓”等活動,引導廣大教師正心立德,不斷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準,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努力建設一支富有愛心、敬業愛崗、學生愛戴、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塑造蘭煉三中教師為人師表的良好形象。
其次,重視青年教師培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實施名師效應工程。青年教師達到學校教師人數的一半以上,35歲以下員工54人,占全校教工的59%,平均年齡為33.8歲。通過簽訂師徒契約、組織全校各學科“公開課”和“交流課”、青年教師基本功比武大賽、組織教研組聽課評課、推薦和指派參加各類學習及培訓,等形式積極為青年教師成長搭建平台,促進其專業化成長,在青年教師的培養上狠下功夫。每年在考慮人事安排時,給青年教師委以班主任、年級組長、教研組長等重任,並在平時的工作中壓擔子,搭台子,有力地促進了青年骨幹教師的快速成長。
七、積極協調,多方支持,加大校園硬體建設,不斷改善學校辦學條件。
積極爭取蘭州市教育局、蘭州石化公司、蘭煉總校各項政策的大力支持。2008年前,學校先後完成了教學樓電路改造、暖氣管線改造、教學樓粉刷等多項教學硬體改造工程,新建了塑膠操場、學校大門、微機室、多媒體教學觀摩室、微格教室、校園網建設。2009年,學校籌集資金180多萬元,完成了教室門更換學樓道貼磚及粉刷、19間教室媒體化改造,會議室改造、電子屏安裝7間多媒體教室改造、食堂建設和學生公寓粉刷、電視台建設、文化牆改造等工程。據初步統計,蘭州石化公司近年來對我校硬體建設投資已過500萬。現有物化生準備室、實驗室各一間,計算機教室2間,精品課堂、微格教室各一間,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各三間,設立心理諮詢室,70%的教室建有多媒體教學平台,建有200米跑道的塑膠操場和體育活動室,各類體育活動設施應有盡有,圖書室藏書2萬餘冊。基本實現了校園網路化、教室媒體化,辦公自動化的目標。在蘭州市教育局和蘭煉總校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幾年又將新建教學樓,我校辦學條件將不斷改善。
4、科學規範,與時俱進,加強學校制度建設。
結合學校實際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實行民主管理,完善領導班子議事辦事制度,實行崗位責任制度,建設高效的管理體系,注重製度制定和執行的時效性、注重管理制度的系統性、注重製度的科學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實行集體領導、分工負責制,堅持大事討論、小事通氣的原則,重大問題如學校的人事安排、獎勵辦法、考核制度、結構工資方案、職稱評定、獎勵晉級等重大人、財、物的安排都要經過班子會議集體討論決定,充分發揚民主。並建立和完善教師崗位的責任制,探索激勵教師積極進取的分配製度改革。改革教師評價方式,調整評估指標,改進測評技術,把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學校評、學生評、家長評、年級評相結合,進一步改進完善評價方案。
二、求真務實,艱苦奮鬥,靠質量求生存,不斷取得教育質量新成績。
結合學校地理位置相對偏僻,生源質量相對較次的現狀,確定了“靠質量求生存、以特色促發展”的辦學理念、以“辦家長滿意學校,與德才兼備學生”的辦學目標。在找準學校定位後,敢於規劃和構想未來,並用這些理念指導具體教育管理實踐。
首先,嚴格進行教學常規管理,實行和加強分級管理(加強年級組管理)。加大課堂教學“五查評”,教導處從教案設計、教師備課、課堂授課、課堂監督、課後指導、作業布置、作業批改、學習評價等眾多方面進行了有效而有力的督導。印發《蘭煉三中學生學習手冊》來指導師生開展教學活動。其次,教研和教學相結合,推進教學改革。一方面,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課標為主線的“三主”課堂教學模式。從教材、學生實際出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改革考試形式、試卷結構和計分方法。重視質量分析,多角度、多層次的評價學生學業水平。根據各個學科要求,考試採用開卷和閉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式,並設立“誠信考場”。
人心齊,泰山移,群策群力,上下齊心,嚴抓教學管理,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自創辦高中以來,我校共有六屆高中生畢業,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連續五年教育教學績效排名為普通中學第一名,五度蟬聯蘭州市高中教育質量優秀獎。2009年,高考上線率達到89.87%,創歷史新高。2010年高考上線率達87.98%,位於蘭州市39所一般高中第4名;位於30所市級示範性高中第28名;位於蘭州市80所高中第39名。
三、開拓創新,追求卓越,以特色促發展,不斷提升特長教育水平。
面對學校高中生源較次的實際,為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在“靠質量求生存、以特色促發展”的辦學理念的指導下,長期堅持特色教育,積累了一定的成功經驗。近幾年來,逐步探索出“一年培養興趣,二年打好基礎,三年衝刺本科”,以及“文化和專業並重”的教學模式,正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開創了三流學生考取高等本科學校的獨特道路,實現了“讓更多的後進生也能跨入高等學府門檻”的目標。
學校特色教育已初具規模。從高一到高三均專門設有特長班,音、體、美特長生150多人,組建了40人摔跤隊、40人田徑隊和100多人美術音樂班;制訂了《蘭煉三中藝術教育實施方略》、《蘭煉三中體育高考生訓練實施方案》和《蘭煉三中關於進一步加強體育、藝術教育管理實施辦法》等管理辦法和制度來規範管理,聘請西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鄭培東教授、西北師大美術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張玉泉教授、西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王萬成老師、甘肅省著名畫家、商學院藝術學院副院長劉飛教授及我省著名環藝設計師牛衛軍先生等為特長教育指導教師,使學校的特色教育不斷實現規範化、科學化、規模化。
前五年中,學校共培養高中畢業生1158人,向本科院校輸送畢業生220餘人,其中特長生158人,高考特長生高考升學率2009年達92%,2010年達90%。學校連續三年承辦了“蘭州市少年、兒童柔道、國際摔跤比賽”,並取得團體第一的良好成績;學校獨輪車隊參加第十屆全國獨輪車錦標賽,榮獲團體技巧第五名、男女混合接力賽A組第五名和團體總分第六名。在“蘭州市第六屆城市運動會”上學校柔道、摔跤代表隊均獲得團體第一名,並獲得7金9銀11銅的好成績,在2009年西固區和蘭州市組織的“元旦環城賽”中分別獲得團體第二名和團體第四名,在2009年“甘肅省田徑邀請賽”中,代表隊16名選手分別獲得5000m第四名、110m欄第三名、400m欄第三名的好成績。在“蘭州市第八屆中小學生藝術節”比賽中,報送的小合唱《回聲》和《校園歌手歌曲聯唱》分別榮獲藝術作品類中學組金獎、歌手類高中組銀獎和藝術表演類中學組銅獎。在“2010年西固區中學生籃球賽”上榮獲第三名。2010年3月——5月,學校還承辦了由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辦公室、甘肅省體育局、甘肅省教育廳組織的“四海偉業杯”甘肅省蘭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學校足球代表隊在12場比賽中,以1平11勝得好成績列聯賽排名榜榜首。
四、未雨綢繆,注重教研,加強新課程培訓,不斷提升應對新課改的能力。
對於全省進行的高中新課程改革工作認真統籌規劃,組織學校領導和教研組長赴寧夏銀川學習、取經,學校專門召開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動員大會,並制定了《蘭煉三中高中新課程實驗方案》、《蘭煉三中高中課程設定及排課方案》、《蘭煉三中高中新課程學生考試與學分認定辦法》、《蘭煉三中選課指導手冊》、《蘭煉三中校本課程開發方案》、《蘭煉三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及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方案》等計畫和方案。學校還組織教師對高中新課程理論進行集中學習,並組織了高中新課程理論測試工作,同時組織新高一教師在網上進行培訓,做到每一位教師知新課程、懂新課程,營造良好的新課程實驗氛圍。
教研室把學校實施新課程的教學思想滲透到教研工作中,加大教研組、備課組對新課程教學研究的力度。要求教研組要“組組有課題、人人有項目”,教研組、備課組圍繞新課程、新課標、新教材,確立教研課題,加強對新教材問題的研究討論。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派教師赴寧夏、海南等地,參加各類新課改培訓。兩年來,派出150多人次參加新教師培訓、新課程培訓、班主任崗位培訓、觀摩課、開放課及高考研討會等活動。紮實開展研究性學習,已有50多個課題在總校研究性成果展示中獲獎,有15個市級以上教研課題立項,《教科書中的美國歷史研究》已通過蘭州市教科所的鑑定,正式結題,20多名教師在甘肅省、蘭州市案例評選以及總校的課堂教學比賽中獲獎;10多名教師的論文在省部級刊物上發表,組織教師編寫了多部校本課程。
五、寓教於樂,全面育人,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不斷營造良好校園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的精神和靈魂,他可以讓一個學校充滿朝氣,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就像水泥一樣,將那些原本零散、瑣碎如沙石的學校工作,凝聚成形,不可分割,渾然一體。本著“教育是學會生存”和“以完善的人格塑造人,以淵博的知識培養人;以科學的方法引導人,以優雅的氣質影響人”的教育追求,努力營造“校園內嚴謹規範的秩序、師生們積極向上的情緒”。
首先,逐步整理彙編,形成一套能夠凸現本校優勢,體現校本意識,具有文化特色的叢書。編制《文化手冊》,規範學校理念識別系統、行為識別系統。組織教師利用現有資源編制編制校本教材《禮儀是你最好的名片》《地震來了怎么辦》等,進一步完善學生自主管理制度和公物管理制度、公共衛生制度、校園安全制度等。以30年校慶為契機,編制學校陽光教育系列叢書(《光之譜》、《光之華》、《光之韻》、《光之源》)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文集。其次,逐步完善和構建特色文化藍圖。開展了廣泛的調查研究,形成了《校園文化建設調研報告》,結合實際逐步開展“陽光煉三工程”(陽光煉三大舞台、陽光煉三大講堂、陽光煉三大論壇),積極開展“洋思精神在煉三”系列活動,不斷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另外,興建了校園電視台、不斷充實和更新校園網內容,定期出版校報和校刊。校報《蘭煉三中教育教學動態》和校刊《朝華》參加“第四屆全國中國小優秀校內報刊評選”活動,分獲中學組“最佳校刊一等獎”和“最佳校報二等獎”。
六、以人為本,事業留人,重視青年教師培養,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未來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不是資源,而是教師的素質”。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戰略是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提出“以人為本,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治校方略,採取“以老帶新”的模式,努力使“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的觀念深入人心。
首先,積極開展“再鑄師魂”師德教育活動。開展“我的教師誓詞”徵集活動、師德師風調查和“洋思精神在煉三”的系列活動,舉行教師“師德宣誓”等活動,引導廣大教師正心立德,不斷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準,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努力建設一支富有愛心、敬業愛崗、學生愛戴、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塑造蘭煉三中教師為人師表的良好形象。
其次,重視青年教師培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實施名師效應工程。青年教師達到學校教師人數的一半以上,35歲以下員工54人,占全校教工的59%,平均年齡為33.8歲。通過簽訂師徒契約、組織全校各學科“公開課”和“交流課”、青年教師基本功比武大賽、組織教研組聽課評課、推薦和指派參加各類學習及培訓,等形式積極為青年教師成長搭建平台,促進其專業化成長,在青年教師的培養上狠下功夫。每年在考慮人事安排時,給青年教師委以班主任、年級組長、教研組長等重任,並在平時的工作中壓擔子,搭台子,有力地促進了青年骨幹教師的快速成長。
七、積極協調,多方支持,加大校園硬體建設,不斷改善學校辦學條件。
積極爭取蘭州市教育局、蘭州石化公司、蘭煉總校各項政策的大力支持。2008年前,學校先後完成了教學樓電路改造、暖氣管線改造、教學樓粉刷等多項教學硬體改造工程,新建了塑膠操場、學校大門、微機室、多媒體教學觀摩室、微格教室、校園網建設。2009年,學校籌集資金180多萬元,完成了教室門更換學樓道貼磚及粉刷、19間教室媒體化改造,會議室改造、電子屏安裝7間多媒體教室改造、食堂建設和學生公寓粉刷、電視台建設、文化牆改造等工程。據初步統計,蘭州石化公司近年來對我校硬體建設投資已過500萬。現有物化生準備室、實驗室各一間,計算機教室2間,精品課堂、微格教室各一間,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各三間,設立心理諮詢室,70%的教室建有多媒體教學平台,建有200米跑道的塑膠操場和體育活動室,各類體育活動設施應有盡有,圖書室藏書2萬餘冊。基本實現了校園網路化、教室媒體化,辦公自動化的目標。在蘭州市教育局和蘭煉總校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幾年又將新建教學樓,我校辦學條件將不斷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