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情性意象】用托物、擬物、比興等手法將抽象的情意具象化而產生的意象。其作用是注釋情感、化解情感,使之呈現出有光、有色、有形的畫面與景象。像宋人賀鑄《青玉案》中的一段:“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愁,本是一種複雜微妙的抽象的思維活動。前人以山、水喻愁居多,賀鑄另闢蹊徑,以迷濛如煙的草地、隨風飄忽的柳絮、梅子黃時惱人的霧雨比喻人的迷惘、紛亂的愁思,顯得極為自然貼切和具體形象。由此也可見,擬情性意象的功能是化虛為實、化情為景,使難以捉摸的情感變得有聲有形、具體可感。擬情性意象既可像《青玉案》那樣明白標出,也可以含而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