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尖頭鮊

擬尖頭鮊

魚類,屬鯉形目,鯉科,鮊亞科,鮊屬。分布於長江上、中游支流及其附屬水體。是一種中型的經濟魚類,在長江流域分布廣泛,生長較快,最大個體可重達3公斤以上,肉嫩味美,但通常在漁獲物中數量較少。體長而側扁,頭後背部顯著隆起。頭小而尖,頭背面扁平,形似等邊三角形。口半上位,口裂向上傾斜,下頜較上頜為長,後端不達眼前緣垂直線的下方。無須,眼較大,鱗細小,從腹鰭甚至肛門有腹稜。背鰭具硬刺;臀鰭長;尾鰭深叉。體背部灰色,體側和腹部銀白色,背鰭、胸鰭、腹鰭及臀鰭均為灰白色,尾鰭為桔紅色,鑲以黑色邊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擬尖頭鮊
  • 拉丁學名:Culter oxycephaloides
  • 別稱:鴨嘴紅梢,尖頭紅梢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硬骨魚綱
  • :鯉形目
  • :鯉科
  • 亞科:鮊亞科
  • :鮊屬
  • 分布區域:長江上、中游支流及其附屬水體
識別特徵,生活習性,種群分布,分類學,

識別特徵

標準長為體高的3.7--4. 0倍,為頭長的3.8--4. 2倍,為尾柄長的6. 5—7.5倍,為尾柄高的9.0--11. 1倍。頭長為吻長的3.5—4.1倍,為眼徑的4.2—5.5倍,為眼間距的4. 5—5.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0—1. 3倍。體長,側扁,頭後背部明顯隆起,腹部自腹鰭基部至肛門間有腹棱。頭尖長,頭背面較平。吻尖而長。口亞上位,口裂傾斜,後端伸達眼前緣下方。下頜較上頜為長。唇較薄,無觸鬚。眼稍小,位於頭側上部。鼻孔位於眼前緣上方,與眼上緣幾平行。鰓耙較粗且硬,排列稀疏。下咽齒較細,齒呈柱形,末端呈鉤狀。背鰭長,末根不分枝鰭條為粗壯光滑的硬刺,其起點離吻端的距離小於至尾鰭基部的距離。胸鰭較短小,後伸不達肛門。臀鰭較短。外緣稍內凹,基部較長。尾鰭深分叉。上下葉幾乎等長,末端尖削。尾柄較高。肛門緊靠於臀鰭起點前方。鱗片細小,腹鰭基部具腋鱗。側線完全,較平直,僅在體中部稍向下彎曲呈弱弧形。性成熟的雄魚頭部、尾柄和體側上部有珠星。背部灰色,體側和腹部銀白色,各鰭為灰白色或白色。尾鰭桔紅色,下葉較鮮艷,其後緣具黑邊。擬尖頭紅鮊是一種大型經濟魚類,肉嫩味鮮美,數量較少,省內漁業價值不大。生長速度比青梢紅鮊稍快,1齡魚體長約150mm,平均體重約50--70g;3齡魚體長250--350mm,體重150—350g;4齡魚體長400--550mm,體重約400--700g;5齡魚600--800mm,體重約600--900g。一般生活在流水或靜水水體的中上層,屬肉食性魚類,常攝食小魚和蝦類和水生昆蟲幼蟲。生殖季節在5—7月,以6月為盛期。第一次性成熟年齡約3齡,懷卵量較小,體長500mm,體重1500g的個體,懷卵量約15萬粒。
擬尖頭鮊擬尖頭鮊

生活習性

擬尖頭鮊多棲居於流水或較深的靜水水體的中上層,以小魚和蝦為主食,亦吃水生昆蟲。體長60厘米,體重2公斤的5冬齡魚始達初次性成熟,生殖季節為5-6月間。

種群分布

分類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