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單鰭魚

擬單鰭魚

擬單鰭魚,學名:Parapriacanthus ransonneti (Steidachner, 1859),為單鰭魚科擬單鰭魚屬的一種魚類。體長橢圓形或長卵圓形,甚側扁,向尾部漸細,被櫛鱗或小圓鱗,頭中大,吻短鈍,眼大,側上位,頭長為眼徑的1.9-2.7倍。主要棲息於清澈水質的舄湖及向海的珊湖礁盤下方或洞穴中,白天不易見其行蹤,夜間則經常成一大群遊動覓食。夜行性,以動物性浮游生物、小型底棲甲殼類或小魚等為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擬單鰭魚
  • 拉丁學名:Parapriacanthus ransonneti (Steidachner, 1859)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單鰭魚科
  • :擬單鰭魚屬
  • :擬單鰭魚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地區,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或長卵圓形,甚側扁,向尾部漸細,被櫛鱗或小圓鱗,頭中大,吻短鈍,眼大,側上位,頭長為眼徑的1.9-2.7倍。口大,前位,口裂斜。上頜骨後端寬大,不被眶前骨所遮蓋。無輔上頜骨。頜齒細水長流小,1行或多行。犁骨和齶骨具齒。頭部除吻端裸露外,均被鱗。鰓孔大,鰓4,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具假鰓,鰓條骨7,鰓耙長,25-31。側線完全,上側位,與背緣平行。背鰭鰭棘部與鰭條部相連,具4-7鰭棘,7-12鰭條,基底短,臀鰭具3鰭棘,20-45鰭條,基底甚長。胸鰭寬大,低位,腹鰭胸位,1鰭棘5鰭條,具1小腋鱗。尾鰭截形或淺叉形,椎骨10+15。體被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外露,不被他鱗所覆蓋,臀鰭基底無鱗,前蓋骨邊緣無細棘。背鰭Ⅴ-8-10,臀鰭Ⅲ-20-23,臀鰭第1枚鰭棘甚細小,為鱗片所覆蓋。側線鱗63-79。鰓耙6-7+18-19。體長為體高的2.9-3.1,為頭長的2.8-2.9。
擬單鰭魚

生活習性

棲息於清澈水質的舄湖及向海的珊湖礁盤下方或洞穴中,白天不易見其行蹤,夜間則經常成一大群遊動覓食。夜行性,以動物性浮游生物、小型底棲甲殼類或小魚等為食。暖熱帶海水/鹹水生。

分布地區

分布於西太平洋印度洋太平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