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首,仰起頭。
比喻受壓制者得到伸展。
舊時書信、行文的一種格式。
在信件、票據或單據上寫收件人或收款人的地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擡頭
- 拼音:tái tóu
- 注音:ㄊㄞˊ ㄊㄡˊ
- 解釋:同“抬頭”
拼音,注音,解釋,
拼音
tái tóu
注音
ㄊㄞˊ ㄊㄡˊ
解釋
擡頭,同“抬頭”。共有四層含義。
1.舉首,仰起頭。 唐 皮日休 《病孔雀》詩:“煙花雖媚思沉冥,猶自抬頭護翠翎。” 後蜀 顧夐 《荷葉杯》詞:“泥人無語不抬頭,羞摩羞。”《水滸傳》第二回:“ 王進 謝罷罪,起來抬頭看了,認得是 高俅 。” 趙樹理 《地板》:“﹝ 小剛 ﹞笑得合不住口,羞得我不敢抬頭。”
2. 比喻受壓制者得到伸展。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依冰山》:“大丈夫有凌雲蓋世之志,而拘於下位,若立身於矮屋中,使人抬頭不得。” 老舍 《龍鬚溝》第二幕:“解放了,好人抬頭。”
3. 舊時書信、行文的一種格式。即涉及對方時,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另起一行書寫,以表示尊敬。亦指書信、公文等行文抬頭的地方。 明 劉若愚 《酌中志·憂危竑議前紀》:“僅照原刊抬頭,弁之編首。”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跳行》:“作書出格曰抬頭。《金石録》稱 唐 之《中嶽嵩山碑》,書皇帝太后不跳行,不空格。跳行者,抬頭也。”《孽海花》第十九回:“ 小燕 說話時,卻把眼偷瞧,只見榻上枕邊,拖出一幅長箋,滿紙都是些抬頭,那抬頭卻奇怪,不是閣下台端,也非長者左右,一迭連三全是‘妄人’兩字。” 魯迅 《華蓋集續編的續編·關於三藏取經記等》:“我的看書,和藏書家稍不同,是不甚相信缺筆、抬頭,以及 羅氏 題跋的。”
4. 在信件、票據或單據上寫收件人或收款人的地方。 張賢亮 《土牢情話》第八章:“沒有抬頭,沒有落款,而且是用左手寫的字。” 高曉聲 《陳奐生轉業》六:“這五噸材料,將來的發票,自然只能開 奐生 廠里的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