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壓傷症候群

為什麼從廢墟下搶救出來的傷員,肢體“非常完好”,但必須截肢?為什麼許多重傷員在送往後方醫院過程中會不明猝死?
這很可能是“擠壓傷症候群(crushsyndrome)”在作怪,如果不加提防,這種在地震後最容易出現的 “殺手”,就會奪去很多僥倖在地震中脫險傷患的生命。 
這是特別容易出現在大地震發生之後的一種病理現象,症狀會在數小時到兩三天后發生,嚴重時會致命。日本1993 年阪神大地震發生之後,發現許多急救傷員不明原因猝死後,醫學界才開始注意了解這個情況。台灣在1999年的9·21 地震發生後,這種病症同樣也奪去了很多重傷員的生命,台灣醫學界立即加強對這個病症的研究。
據台大急診醫學部柯昭穎醫生髮表在台大醫院《九二一專刊》的論文中介紹,“擠壓傷症候群”,基本病理為骨骼肌組織對於壓擠形成的創傷非常敏感,而容易被破壞,可因重物壓擠導致血流被阻斷,骨骼肌被展延而受創。當一旦壓擠力被移除時,血液一下子灌流回來,會造成“再灌流傷害(reperfusion)”,受傷組織會立刻嚴重水腫。此時很多細胞分泌因子和自由基產生,會造成肌體組織破壞,而且因患者長時間受困,原本已處於脫水狀態,加上再灌流造成局部受壓組織嚴重水腫,會使心臟循環血液急劇減少而流向曾受壓肢體中,造成患者低血容性休克。此外,由於肢體長時間受擠壓,血液循環不暢,會導致肢體肌肉壞死,而壞死的肌肉會釋放大量的鉀離子流入血液引起高血鉀症,同時組成肌肉中高濃度的肌紅朊突然被釋放,高速在體內循環,堵塞腎小管而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等病症。“擠壓傷症候群”發展到最嚴重,就是心臟缺血性休克和急性腎功能衰竭,這正是地震後許多重傷患宣告不治的原因。
搶救被掩埋在廢墟下生還者的有效辦法是:
1、救出之前讓被救援者大量喝水,或者輸液(葡萄糖酸鈣等)以補充體液。大家都看到被救出的傷員,醫生馬上就會給輸液,主要是這個原因。
2、如果肢體長時間被壓迫已經麻痹,在送往醫院前最好將肢體結紮,防止壞死肌肉的分解物突然進入血液循環。但是這種結紮超過1.5小時會引起肌肉壞死,如果長時間不能送到醫院,就不要採取這種辦法。
3、如果肌肉壞死引起肢體壓力增高,可以將肢體肌肉組織切開後再送走。
4、儘快送到能夠進行血液透析的醫院,對於重症患者這是治療的惟一辦法。
人體肌肉組織承受缺血限度:
1.5小時內,可完全恢復;
4小時,肌肉結構及功能損害且無法回復;
7小時後,肌肉壞死,只能被迫截肢。
對於被壓傷或動彈不得4小時以上的傷員,要有高度的警覺,早期發現並積極治療,避免擠壓傷症候群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