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出構造模型

擠出構造模型(extrusion tectonic model)又稱逃逸構造模型(escape tectonic model)。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擠出構造模型
  • 外文名:extrusion tectonic model
  • 又稱:逃逸構造模型
  • 提出:莫納和達包尼埃
簡介,提出者,

簡介

莫納和達包尼埃(P.Molnar and D.Tapponnier,1975年)提出的青藏高原及其以北廣闊亞洲東部複雜的活動斷裂系形成機制的動力學模型。他們根據塑性力學平面應變滑移場理論(prandtl模型),認為亞洲複雜斷裂系是印度板塊強烈擠入亞洲板塊形成的,相當於一個剛性模組的方形“壓頭”,壓入一個半無限空間或附有簡單邊界約束的塑性介質產生的兩組滑移線,一組對應著阿爾金山、祁連山、崑崙山、鮮水河到橫斷山一系列大型左旋走滑斷層;另一組則對應著哈薩克斯坦、紅河等右旋走滑斷層;同時還解釋了喜馬拉雅山區等大型逆沖斷層,以及貝加爾裂谷系、汾渭地塹系和南中國海等的成因。由於模型過於簡化,達包尼埃等(1982年,1986年)根據一組剛性模組擠入多層粘土材料的模擬實驗,進而提出了亞洲東部古近紀—新近紀的多期擠出模型,把擠出構造的演化分為三個階段:印度板塊的壓入、印支半島的擠出和中國東部的擠出。

提出者

里洛甫(Leloup,1995年)等認為:早新生代(35~17百萬年)印支半島東北以哀牢山大型左行韌性剪下帶為界向東南擠出;晚新生代(4.5~0百萬年)期間,藏東和華南一起以紅河右行脆性剪下帶為界向東擠出。哈奇遜等(Harrison et.al.,1993年、1996年)和里洛甫(Leloup,1993年、1995年)論證了早中新世哀牢山韌性剪下帶為左行剪下,4.5百萬年沿紅河斷層為右行剪下,其位移轉向發生在17~4.5百萬年之間。擠出模型已廣泛被採用;但不少人仍懷疑是否有那么大的擠出量,其最大弱點還在於它未能說明高原隆升和縮短的機制。達包尼埃則認為縮短只是印度板塊影響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陸內變形被走滑斷層所調節;而且縮短增厚為主的時期和以走滑擠出為主的時期是交替或依次進行的。這種機制轉換的觀點得到縮短說首倡人戴維的認同,但他估計向東擠出的量級要小得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