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經舞

擔經舞

擔經舞起源於伏羲廟會。據考證和文獻記載:上蔡塔橋伏羲廟有畫卦亭、蓍草圃。傳人祖伏羲曾畫卦於此。漢置廟建亭,時有興衰。唐、宋發展到鼎盛,廟會上香客雲集,商賈10多省、市。明代被列為官廟,並建有接官廳,占地數百畝。擔經舞最初在伏羲廟會上表演,後逐漸發展,清同治年間已在上蔡廣泛流傳,多則數十班。擔經舞產生於人民生活,是以自娛為主的民眾性舞蹈藝術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擔經舞
  • 批准時間:2011年11月
  • 非遺級別:河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擔經舞產生於人民生活,是以自娛為主的民眾性舞蹈藝術形式。
擔經舞的活動範圍主要在古廟會、集鎮、節日慶典期間。
上蔡縣擔經舞歷史悠久,與古蔡文化、伏羲文化相映生輝,是華夏民間舞蹈藝術百花園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擔經舞起源於伏羲廟會。據考證和文獻記載:上蔡塔橋伏羲廟有畫卦亭、蓍草圃。傳人祖伏羲曾畫卦於此。漢置廟建亭,時有興衰。唐、宋發展到鼎盛,廟會上香客雲集,商賈10多省、市。明代被列為官廟,並建有接官廳,占地數百畝。擔經舞最初在伏羲廟會上表演,後逐漸發展,清同治年間已在上蔡廣泛流傳,多則數十班。
擔經舞表演莊重而又熱烈。表演前,首先舉行擔經儀式。擔經儀式分三步:第一步,上香;第二步,參拜神像,行大禮。高昂激越的嗩吶,噼啪炸響的爆竹,畢恭畢敬參拜的人們,吸引了眾多的善男信女和圍觀的百姓。第三步,擔經開始。
擔經舞行當為送經人、擔經人、瓦子隊(伴唱者),道具有經擔子、花藍、瓦子(或木魚、簡板)。表演人數不限,少則3~5人,多則十幾人或數十人,一般為奇數。表演者為中老年婦女,個別廟會有男性參與。演員身穿便衣、便褲,裹頭巾、紮裹腿。塔橋伏羲廟會、洙湖火神廟會演員穿彩衣、彩褲,腰系彩裙。表演時,一部分人擔經挑,一部分人列隊打瓦子伴唱。送經人領唱,帶領擔經挑的眾人邊舞邊唱。
舞步有“十字花”、“剪子過”等。“十子花”又叫“穿架子”,“剪子過”俗稱“蛤蟆出水”或“剪子鼓”。其特點:舞姿優美,步伐輕快,節奏明朗。
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合唱。演唱曲調共二種。一種為固定旋律,固定唱詞;另一種為無固定旋律,有固定唱詞,以送經人的水平即興演唱。唱腔悅耳,唱詞詼諧風趣。主要特點是無樂器伴奏演唱。唱詞主要有《擔經歌》、《十不親》、《十二月打夯歌》、《李愛卿送經》、《三月三》、《觀音老母造花船》、《對花歌》、《端花籃》等數十種,即興演唱的小段更多。唱詞內容多為勸世良言,有宣傳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夫妻和睦、除惡揚善的,也有宣揚善惡有報因果報應的。
為調諧氣氛,吸引觀眾,有些古廟會擔經時穿插有瓦子舞、花傘舞、花籃舞、跑旱船、拉犟驢等。
擔經舞所在區域是以蔡國古城為中心的白雲觀廟會、蔡侯玩河樓、蟾虎寺、謝夫子詞、魁星樓;以洪河、黑河、楊崗河、蔡河流經地區為中心的塔橋伏羲廟會、洙湖火神廟會、龍王廟會、和店東王廟會、華陂人祖廟會、孔子廟會、東岸萬佛塔、蔡溝厄廟、韓寨楊邱廟、楊集太子廟、忠岳廟、東岸、朱里、西洪關公廟等。這些古廟會,地理位置適中,人口密集,文化底蘊豐厚,人文環境優越,適宜擔經舞的生存和發展。
新中國成立前,擔經舞曾傳入項城、商水、淮陽、汝南、周口、開封、漯河、許昌等縣、市和湖北、安徽、山東、山西、陝西等省,並在當地授徒演出。
擔經舞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它融舞蹈、戲曲、音樂為一體,在民間舞蹈中獨具特色。保護開發擔經舞,對傳承優秀民族文化,服務經濟建設,促進行社會和諧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新中國成立後,古廟被廢,廟會和擔經舞隨之被取締。上世紀80年代以來,古廟會活動恢復,擔經舞在個別廟會上重現。
2011年11月,上蔡擔經舞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