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保鏈危機:形成機制與防範措施研究》是依託西安交通大學,由李鵬翔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擔保鏈危機:形成機制與防範措施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鵬翔
- 依託單位:西安交通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企業互保形成的擔保鏈或擔保怪圈在我國民企發達地區和上市公司集中地區十分普遍。一旦個別企業的資金鍊斷裂,極易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直接威脅區域金融安全與穩定。現有文獻對擔保鏈危機這種因大量擔保代償關係相互交織而形成的系統風險還缺乏透徹的理論剖析。本項目將對擔保鏈危機的形成機制與防範措施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首先從擔保契約的風險分擔機制入手,用擔保代償關係網路(擔保網路)來描述企業互保和專業擔保的基礎模型;然後分析線型、環形和星型網路在個別企業出現還貸危機時的穩定性,總結擔保網路的穩定條件、觸發危機的臨界條件和危機擴散的一般規律,並逐步推廣到一般網路;最後提出事前風險預警指標和阻斷危機的有效措施,並結合案例研究檢驗和修正理論結果。研究結果既可從基礎理論上闡明擔保鏈危機的形成機制,又可為銀行、擔保公司和政府監管機構提供事前風險預警指標和阻斷危機的有效措施。
結題摘要
本項目對擔保鏈危機的形成機制與防範措施進行了研究。形成機制部分包括擔保網路形成的經濟機制、擔保圈的演化機制、危機的觸發機制和擴散機制。防範措施部分從治標與治本兩個層面提出了有關的治理途徑和預警指標。主要結論如下: (1) 擔保鏈危機的實質是大量擔保代償關係相互交織所造成的系統風險。這種危機是我國現行擔保體系和惡劣金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一種特殊產物。只要現行的擔保體系不完善、惡劣的金融生態不改善,這種危機仍將持續發生,並且會不斷重複從醞釀、觸發、擴散到救助的反覆循環過程。 (2) 擔保圈的成因在於企業偏好於相互擔保,其根源在於實現利益輸送或串謀,其背景是惡劣的金融生態和不健全的擔保體系。互保機制是鼓勵“違約”的機制,因而無法持久;而專業擔保是鼓勵“守信”的機制,可持續且更安全。 (3) 擔保圈的演化具有地域特徵,每個核心企業都具有自己的擔保企業群,不斷進行著群內擔保與群間擔保,直至系統出現局部崩潰,危機沿著擔保鏈路進行擴散,最後通過政府救助而平息。 (4) 擔保鏈危機的觸發只有當一級近鄰內企業的淨資產總和為負時才有可能出現。一旦危機爆發,會沿著擔保鏈路不斷向外擴散,直至多級近鄰的淨資產總和為正時停止。代償負債會按照擔保契約所規定的擔保額進行分配。 (5)根治擔保圈問題需要治理現有的金融生態環境,建立並完善現有的專業擔保體系。 (6)預警指標有節點指標和網路指標。通過設計生成人工擔保圈的仿真程式,對預警指標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進行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