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梁子

擋梁子,一種古老的捕魚方法。亦作“擋亮子”。流行於我國許多地區,居今黑龍江省、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地區的赫哲、鄂倫春等族也用此法捕魚。兩族的用料及擋法不僅與其他民族有差異,彼此也不盡相同。鄂倫春族根據春天冰雪融化時魚從大河逆水上游到小河產籽,秋天雨多水大魚順流下游到大河過冬的規律,在春秋兩季進行。一般選擇小河狹窄與水淺處,攔河用柳條編的笆築起一道壩,籬笆固定在打下的一排木樁上,在壩端或兩塊笆接頭處留一小口,置一簸箕形柳條筐。擋好後,早晚去看一次,將進入筐內的魚撈回。皆由烏力楞男女集體進行,魚在“烏力楞”內平均分配。赫哲族在20世紀初前後才採用此法捕魚,一般合夥進行,魚由參加者平均分配。有擋草芽子水亮子和伏水亮子之分,皆用柳條編的箔(即荊笆),然亮子大小和撈魚的方法不一。前者擋在小河中,當水漲到三四尺深時進行,用拉網將魚捕起。後者主要在夏季進行,被攔在亮子裡的魚群不馬上打撈,讓其長兩個多月,至小雪時才捕取。這種亮子的箔,每塊長3丈多,高1丈多;擋時,先在河中隔8尺至1丈立一木樁,將箔沉到水底綁紮其上。擋好後留人看守,或隔三四天去查看一次,如發現魚群“鬧箔”,用木棒擊水將其趕走,不到時候不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