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者(梵谷油畫作品)

播種者(梵谷油畫作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播種者》是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創作於1888年 6月的一幅畫布油畫 (Oil on canvas)。尺寸:64x80.5cm;現存:奧特羅,克羅勒-穆勒博物館。

梵谷使用了強烈黃藍對比色來表現夕陽下的麥田景觀。開闊的前景和緊實的背景,呈現出後退延伸的效果。農夫的姿態和位置與地面上的土溝,形成上下動勢的平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播種者
  • 又名:收工的農夫、夕陽
  • 創作時間:1888年 6月
  • 作者:梵谷Vincent van Gogh
  • 類型:畫布油畫 Oil on canvas
  • 尺寸:64x80.5cm
  • 現存奧特羅,克羅勒-穆勒博物館
基本信息,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播種者
又名:收工的農夫、夕陽
英文名稱:The Sower
創作時間:1888年 6月
創作地點:阿爾 Arles
類型:畫布油畫 Oil on canvas
尺寸:64x80.5cm
現存:奧特羅,克羅勒-穆勒博物館

創作背景

梵谷到阿爾不久後,在信中曾說過:“我在巴黎所學的似乎已逐漸消失,相反地不斷想起昔日鄉居時,印象派之前的畫法.。由米勒處得來的,可以說是他的得意作品之一。
畫面的構成是罕見的斜向,樹與人物突出地畫在前面,把太陽畫成檸檬色的大圓盤.這種構圖法應該是得益於日本版畫,一種純平面的寫意。黃綠色的天空飄著粉紅色的雲,地面是淡紫色,而樹與人則使用鮮麗的藍黑色與褐色。這幅畫對色彩的象徵性用法以及大膽的構圖法,對主題渾然一體的表達,使我們不得不深究一下這幅勘稱極品的佳作。
記得斯賓格勒在《西方的沒落》的“色彩的象徵”一節中這么寫到:“藍色與綠色,是天的顏色,是海的顏色,是豐沃的平原南歐午夜的色彩,是黃昏和遠山的色彩。它們本質上,屬於空氣的範圍,而不是實質的顏色.它們是冷冽的,可以消解一切,它們喚起了遼闊、遙遠,與無邊無垠的印象。”
所以在“透視法”油畫的歷史中,代表空氣範圍的藍綠色,是一種創衍或變化空間的要素;它是一種基本的、特別重要的色調,它支持了我們所欲運用的整個色彩效應,一如基調低音支持了管弦樂隊一樣,至於溫暖的黃色與紅色,則是依隨著此等基本的色調,而徐徐配入的。
然而進入印象主義時期後,藍綠色被畫家們不斷嘗試的自然光給淹沒替代了。
等到了梵谷手上,色彩一覺醒來時,猛然發現它已經在空氣中燃燒了起來,火焰萬丈,鋪天蓋地,從天際一直撲向收割中的田野...以往藍綠色的全部詩意,此刻在這個瘋子的金黃色中被燃燒得呼呼作響.誰也沒想到可以用這樣的色彩,這樣的構圖來作畫,來表達這樣的主題...也許,也許連梵谷也沒想到他會以這樣的方式抵達生命的偉大終點...或者我們可以這樣說,上帝借梵谷的刷子,讓我們窺探到天堂里燦爛的萬丈光芒……

作者簡介

文森特·威廉·凡·高(1853—1890年),出生於荷蘭贊德特鎮一個新教牧師之家,24歲之前,曾在海牙、倫敦、巴黎等地的古匹爾畫店當店員。後來成為傳教士,在比利時西南部的博里納日礦區傳教,由於同情和支持窮苦礦工的要求而被解職,在度過了一段極度失望和貧困的生活後,他決定在藝術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脫。1880年以後,他到處求學,向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求教,向荷蘭風景畫家安東·莫夫學畫,但最後還是決定自學,他克服種種困難,努力按自己的認識表現世界。1890年7月,他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年僅37歲。凡·高一生留下了豐富的作品,其中代表作有《向日葵》、《星月夜》、《麥田上的烏鴉》等,但他的作品直到去時後才逐漸被人們所認識。他的藝術作品對20世紀表現主義影響甚深,特別是蘇丁和德國表現派畫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