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玉,又叫煤精,古人稱石墨精。是撫順西露天煤礦獨一無二的寶貴特產。它成於距今約3000萬年的新生代第三紀,藏身在幾十米或數百米的煤海之中。上復蓋著矸石、煤炭,下邊才是煤玉。它只生存在西露天煤礦中部的小範圍之內,平常厚度只有一兩尺左右。撫順煤精雕刻已經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撫順煤雕
- 別名:煤精
- 又名:墨精
- 起始時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
簡介,獨立工藝,煤精雕刻的開篇,社會價值,
簡介
煤玉質地堅硬,結構細膩,比煤黑而亮,是稍輕於煤的特殊材料。由於它橫豎紋理明顯,成了雕刻工藝的極佳原料。1973年瀋陽新樂遺址出土的煤玉雕製品“耳塘”飾、圓珠等煤玉,經專家鑑定其原料均產自撫順西露天煤礦,是我國煤雕刻史上最早的實物。這一發現使煤玉的雕刻歷史上溯至7000年前。然而煤玉雕刻藝術真正成為一門工藝,還是近百年的事情。
獨立工藝
19世紀末20世紀初,木雕老藝人趙昆生將綜合的傳統雕刻工藝成功地用於煤玉雕刻,它才成為一門獨立工藝。
趙昆生,河北省深縣趙家村人,其父趙洪西是遠近聞名的木雕匠人。趙昆生與其弟趙景霖從小隨父學藝,後來趙氏父子在北京招徠木雕生意,專做樓台亭閣的的雕刻,生意越做越好,名聲也隨之越來越大。父子三人經常穿梭於貝勒俯,為王爺們修建俯邸豪宅。清末年間,經貝勒府推薦趙氏父子應募修建瀋陽故宮鳳凰樓。瀋陽故宮鳳凰樓修建工程之後,很多人看中他們的手藝,大戶人家和大買賣人家的活計讓趙氏應接不暇。此後,趙氏兄弟便在瀋陽和撫順經營木雕生意。
煤精雕刻的開篇
撫順是我國最早發現和規模開採的煤炭之地。撫順煤炭真是一寶。燒火做飯,生火取暖遠比京城和瀋陽方便得多,在使用大塊煤取暖時趙昆生髮現有一種煤塊與常見的不同。天生好奇的他用鋸拉想破開看看究竟,但拉了半天也只是出了一點粉末,索性用斧子砍,斧子輕鬆砍下,便砍下了撫順煤精雕刻的開篇。他拿起一塊砍下的煤塊,嘗試著雕刻了一對兒手球。憑仗兄弟兩乾木雕,懂造型的技藝,很快將煤塊(煤精)刻成煙盒,菸嘴,筆筒,花瓶等工藝品開始銷售。從此趙氏兄弟放棄木雕,專門從事煤精雕刻,繼而誕生了撫順第一家專門從事煤精雕刻的手工藝作坊。趙氏兄弟招收的學藝弟子們成為了撫順煤雕承上啟下的傳承人。他們中多數後來都成新中國煤雕行業的骨幹力量,使得撫順煤雕延續了一個多世紀。
社會價值
在素有煤都之稱的撫順湧現出以劉東坡、郭義、李玉明等為代表的煤玉雕刻大師,其作品成為雕刻藝苑裡的一株色彩艷麗的奇葩。那年,當北京傳來新建的人民大會堂落成的喜訊,大師們激動不已,為了向人民大會堂獻禮,向世人展示撫順煤玉的獨特魅力,大師們發揮集體的聰明才智,廢寢忘食,用煤玉雕成直徑高達1米的大型地球儀,展示在人民大會堂遼寧廳。人們看到那隻站在地球儀上栩栩如生、展翅欲飛,嘴銜象徵和平的橄欖枝的和平鴿與地球儀渾然天成的驚世之作,無不讚嘆。
產自撫順西露天礦的撫順煤精堪稱世界獨一無二,無論從硬度到亮度都是煤精中的上品。撫順煤精藝人運用獨特的雕刻技藝,用煤精雕刻出的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神話故事及書案文獻等工藝品,美觀大方、古樸素雅、別具風采、堪稱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