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市走古事

撫市走古事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撫市鎮,撫市迎花燈走古事,是指元宵節前後撫溪集市及其周圍“八坊”(懷光、南陽、仁里、中寨、里龍、池坑、寨前、水尾)居民迎花燈和化裝踩街的民俗活動。這種民俗活動從清朝乾隆年間開始一直延續到現在,從不間斷。

撫市迎花燈最顯著的特色是與舞蹈緊密結合。別處迎花燈,除龍燈外,一般是人提著燈行走。撫市則不然,上街迎花燈時,人們擎著形形色色的大小花燈,無不邊走邊舞,而且舞姿優美,隊形變化多端。撫市花燈的種類繁多,有龍燈、花籃燈、竹馬燈、採茶燈、鯉魚燈、孔明燈、花缽燈、花缸燈、大鼓涼傘燈、五穀豐登蝙蝠燈、吉祥如意麒麟獅象燈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撫市走古事
文化傳統,過程,

文化傳統

撫市迎花燈走古事,是指元宵節前後撫溪集市及其周圍“八坊”(懷光、南陽、仁里、中寨、里龍、池坑、寨前、水尾)居民迎花燈和化裝踩街的民俗活動。這種民俗活動從清朝乾隆年間開始一直延續到現.在,從不間斷。
撫市迎花燈最顯著的特色是與舞蹈緊密結合。別處迎花燈,除龍燈外,一般是人提著燈行走。撫市則不然,上街迎花燈時,人們擎著形形色色的大小花燈,無不邊走邊舞,而且舞姿優美,隊形變化多端。撫市花燈的種類繁多,有龍燈、花籃燈、竹馬燈、採茶燈、鯉魚燈、孔明燈、花缽燈、花缸燈、大鼓涼傘燈、五穀豐登蝙蝠燈、吉祥如意麒麟獅象燈等。
所謂走古事,即迎花燈隊伍中的化裝踩街。所表演的故事情節,大都采自歷代著名傳說、戲曲及現實生活,為人們所喜聞樂見。永定城鄉較大規模的迎花燈,大都少不了這樣的“古事”,但陣容之大,節目之多,表演之精彩,當首推撫市。撫市“古事”常見的節目有:魁星點斗,孝友無雙,和合仙,夫妻觀燈,瞎子鬧燈,桃園三結義,五虎將,四進士,六國拜相,梁哥,士農工商四民樂業,漁樵耕讀,帶子轉門,趙顏求壽,七仙女下凡,八仙過海,嫦娥仙子,春秋架等。以上所列的古事走起來,那場面相當壯觀。何況,一個古事節目往往不止一棚,其規模之大可想而知。
客家仙子化身嫦娥仙子客家仙子化身嫦娥仙子
撫市花燈古事之所以吸引人,除了燈和古事本身精彩外,華麗的服飾、道具,“五色鑼鼓”,以及諸多器樂,也是重要的原因。要做到這樣,一需經濟實力,二需廣見博識。這不能不歸功於條絲煙。清乾隆、嘉慶年間,撫市經營條絲煙致富者屢見不鮮,其中不少熱心人士,不僅大力資助本村本姓鬧花燈的一應費用,還為家鄉引進各種款式的花燈、故事節目、伴奏樂器,併購回大量精美的絲綢服裝、熠熠生輝的首飾以及各種化妝品等。
撫市花燈古事迎鬧時間從正月十三到十七連續五天。高潮在十五日下午、晚上和十六日晚上,這是賴、蘇、黃三大姓分別上街迎鬧的時間。

過程

正月十三晚上,各村花燈古事開始出棚。花燈古事隊伍,一村一姓的以村為單位,一村多姓的以姓為單位,村中某座大樓人多財力雄厚的也可獨自組織。十三晚上,所有隊伍都必須先到本姓祖祠去上燈、祭祖,然後在祖祠前坪按各組花燈古事迎行時的隊形變化,盡情表演一番,俗稱“穿鬧”。
十四晚上,各支花燈古事隊伍大串門,恭賀新年。先到本村本姓的各房派代表樓宅及著名大樓,然後到外村本姓各大樓。串門賀年之前,“古事頭”先著人送去一掛鞭炮,表示今晚有花燈古事隊伍前來賀年。收到鞭炮的樓院,便預先準備好糖茶、鞭炮和禮品恭候。屆時,花燈古事隊伍以祀神燈籠、牌聯燈為前導,一路上鼓樂齊鳴,來到樓前,樓主立即燃放鞭炮歡迎,並恭請執事人員入內,捧上糖茶。祀神者先登樓廳敬神拜祖,牌聯燈則置於內大門兩旁,左邊的一盞寫著“恭賀新禧”等賀詞,右邊一盞寫著“某村某姓某房某樓拜賀”等字樣。與此同時,門坪上的花燈古事穿鬧起來。穿鬧完畢,樓主燃放長長的鞭炮表示感謝和歡送,並再次捧上糖茶,獻上一份禮品,多為糕餅之類。隊伍這樣一樓一樓走下去,直到預定要走訪的樓全部走完為止。
正月十五下午,以社前村為首的賴姓全族花燈古事上街,通稱“社前出魁”。正午前,賴姓各支隊伍,除需多人扛抬的重型花燈古事外,其餘均集中在老街頭。參拜萬壽寺後,各路人馬即按規定次序,由老街迎至新街上段,與等候在那裡的重型花燈古事隊伍匯合後便正式迎鬧。社前的領銜古事是“魁星點斗”,一連三頂大轎走過,裡面端坐著“魁星”、“武神”、“財神”,轎後走著“壽星”及一群戴著各色面具的“鬼怪”。整支隊伍必須走遍撫市墟場各條主要街道,最後集中在賴氏家廟前熱鬧火爆地穿鬧一番,直到下午四點多鐘才結束。
入夜,以中寨村為首的蘇姓合族花燈古事登場。八時許,各支花燈古事隊伍集中到蘇氏大宗祠前的大坪上先穿鬧一番,然後恭祭上祖。蘇姓最突出的古事為“六國拜相”。六頂華貴的國君轎導引出一乘由一名英俊男青年裝扮成蘇秦乘坐的宰相轎。“蘇秦”胸前掛著金燦燦的六顆相印。這就把蘇秦當年的顯赫地位渲染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放過焰火後,即整隊上街,沿撫興大道上行,迎遍新街、老街,直達老街上段參拜萬壽寺,然後來到老街頭羊頭堂撫市蘇姓的“老屋下”拜祭祖先。全隊花燈古事在祖祠前盡情穿鬧後才告結束,此時已是深夜十一點多。
正月十六日晚上,撫溪八坊內黃姓各居住點的花燈古事,匯集井頭“黃氏家廟”大祖祠前後大坪整隊出發。黃姓的領銜古事為“孝友無雙,江夏黃童”,花燈古事棚數特別多,節目精彩紛呈,每棚都有五色鑼鼓伴奏。隊伍特別長,前面的麒麟獅象燈行進到撫興大道中路,末尾的雙龍燈還在祖祠前等待起步。這么長的隊伍,迎完了大街小巷,最後到達位於老街街頭的撫市黃姓開基祖仕全公墳前祭祖穿鬧。此時,另一個引人入勝的節目——燒花(放焰火)便正式開始,燒花時間長,花樣多,規模大,觀者眾,形成黃氏迎燈的高潮。
十七日晚上,社前賴姓選出大部分節目,迎到撫市墟排下拜祭上祖,在祖墳坪上穿鬧,依然鼓樂喧天,觀眾不少,但畢竟是尾聲,與十五日下午相比就遜色多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