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蠟是漢語辭彙,是一種鑄作金屬印章或人像的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撥蠟
- 拼音:bō là
- 注音:ㄅㄛ ㄌㄚˋ
- 解釋:鑄作金屬印章或人像的方法
解釋,出處,
撥蠟是漢語辭彙,是一種鑄作金屬印章或人像的方法。
撥蠟是漢語辭彙,是一種鑄作金屬印章或人像的方法。解釋一般先雕刻蠟模,外面用泥作范,熔金屬注入泥范而成,故稱。1出處明蔣一葵《長安客話·慈慧寺》:“寺中栴檀金像,乃黃太史輝手自撥蠟,精工特甚。”...
化銅匠五名、銅匠十一名、錫匠二十五名、拔絲匠十三名、擰索匠六名、鑄銅匠三名、撥蠟匠三名、上泥匠一名、燒古匠三名、胎鈒匠八名、打銅匠十二名、洗鏡匠四名、琵琶匠四名,召募化銅匠一名、銅匠三名、撥蠟匠一名、上泥匠一名、鑄銅匠一名,承做各項活計。如添造活計,額設匠役不足,仍外雇民匠。凡成...
第三,銅亭的“撥蠟法”澆鑄建造涉及到六個主要工序,根據各工序的工作量不同匠人多少也不一樣,工匠共40人。其中撥蠟匠、木匠和镟匠均是四人,鑄匠六人,鑿匠十人,銼匠最多十二人,看來最終銅亭的精加工工作量最大,所以鑿匠、銼匠用人最多。第四,年款為乾隆“二十年歲次乙亥夏六月刻”,同時也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