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兵,讀音:chè bīng,漢語詞語,釋義是撤退或撤回軍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撤兵
- 反義詞:出師 出兵 發兵
- 讀音:chè bīng
- 釋義:撤退或撤回軍隊
-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
撤兵,讀音:chè bīng,漢語詞語,釋義是撤退或撤回軍隊。
1931年9月30日 國際聯盟決議日本撤兵 1931年9月30日,國際聯盟議決日本撤兵。當日,國際聯盟理事會通過解決中日滿洲問題決議,要求日本於10月14日以前,將其軍隊從速撤離至鐵路區域以內。“九·一八”事變後,中國駐國聯代表施肇基奉...
撤兵、撤差、撤除、撤防、撤崗、撤換、撤回、撤軍、撤離、撤訴、撤退、撤銷、撤營、撤職、撤走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直列切,音轍。發也。又除去也。《論語》不撤姜食。《唐書·高宗紀》以旱避...
pullback,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名詞,作名詞時譯為“撤兵,撤退;(價格)下降,(需求)減少;障礙;退離航站樓”。短語搭配 pullback weight 配重 pullback capacity 回程壓力 pullback ring 回位彈簧 pullback module 拉回模 pull...
解軍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xie jūn,是指撤兵。解釋 撤兵。出處 《戰國策·齊策四》:“昭陽以為然,解軍而去。”解送人犯的軍士。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兵部·解軍》:“解軍一役,以本圖里長充長解,先為娶妻,備貲裝...
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遵守在雅爾達協定中作出的承諾,向日本宣戰。作戰行動結束後,按照《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及其附屬檔案的規定,蘇聯方面應於1945年12月撤離中國東北。但國民黨政府出於爭奪和控制東北地區需要,要求蘇軍暫緩撤兵,待國民黨軍隊...
鳴金收兵,漢語成語,拼音是míng jīn shōu bīng,意思是用敲鑼等方式發出信號撤兵(或撤軍)回營;比喻戰鬥暫時結束。出自《荀子·議兵》。成語出處 《荀子·議兵》:“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成語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指...
陳軍久攻不下。次年,吳明徹引水城下,以舟艦攻城。周將王軌率師救援,阻塞水路,斷陳歸途。陳軍久阻城下,軍心動搖,遂撤兵南歸。至清口(今淮陰西),水路被阻,王軌率周軍截擊,陳水師大潰,吳明徹等3萬將士被俘。
魏吳江夏之役 魏吳江夏之役,黃初七年(226)魏文帝死,孫權乘機自率軍進攻曹魏江夏郡(治今湖北雲夢南),太守文聘堅守,吳軍未能攻克。曹魏荀禹正好來慰勞邊防各軍,遂發所經縣軍隊來援,孫權撤兵而去。
鑒於逼陽城久攻不下,而雨季將至,荀偃、士匄向晉主帥荀罃請求撤兵,遭拒絕。荀、士二人遂身先士卒,親率聯軍強行攻城。經激戰,逼陽城破,國亡。晉悼公欲將其地贈予親晉的宋大夫向戍,被向戍婉言謝絕。悼公遂將逼陽併入宋國。戰...
但3月2日,因日軍迫使中方後撤到第二防線,日方態度又強硬起來,提出了四項苛刻條件,再次要求中國軍隊先行後撤才停止攻擊,日軍撤兵只先撤至上海及吳淞地區,並不願受中立國監督撤軍。中國政府對此明確表示了拒絕。3日,日軍再次發動進攻。同...
當天上午,談判開始後,周恩來提出中共及紅軍的主張:(一)停戰,撤兵至潼關外。(二)改組南京政府,排逐親日派,加入抗日分子。(三)釋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權利。(四)停止剿共,聯合紅軍抗日,共產黨公開活動(紅軍保存獨立組織領導,...
寧忠為左右副將,發兵30萬(實13萬)討燕。朱棣率軍至涿州,乘建文軍無備,夜渡白溝河圍攻雄縣,不久攻克,燕兵進據莫州。後燕兵乘耿炳文移軍之際,以奇兵破其營,副將李堅、寧忠均被俘。耿炳文退守真定,燕兵圍3日不下而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