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爾塔人

撒爾塔是梵文sarta,意思是指商人,撒爾塔”最早出現在15世紀作家阿里·希爾·納瓦伊1441-1501年的著作中。突厥人最初使用這字形容定居的農民和波斯商人。

撒爾塔人是由突厥化的中亞土著粟特人、古花剌子模人和其他土著居民,以及波斯人為主形成的。他們操突厥語,信奉伊斯蘭教,經營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在人種上屬高加索人種和蒙古人種的混合體。後來突厥人定居和中亞的突厥化,居住在綠洲的突厥人被稱為撒爾塔,花剌子模被稱為撒爾塔兀勒。撒爾塔是指嚴重波斯化的突厥人,以及突厥化的塔吉克人。
東鄉族學者馬志勇先生通過多方考證後認為:東鄉族的形成是多種民族融合的結果。“撒爾塔人是東鄉族形成的主要因素,東鄉族是在這個基礎上融合了回族、漢族、極少量的蒙古族和其他一些民族而形成的一個民族。”據此,馬志勇先生認為,“這樣看來,東鄉族是一個源遠流長、歷史悠久的民族”(《東鄉族源》馬志勇編著 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