摻沙子是1980年代以前農村建簡易住房打土坯壘牆的一種工藝程式:在泥土裡要摻上一定的沙子和少量的麥秸和稻草,增加泥土的附著力,減少土坯裂縫現象。或者栽種農作物、花卉時,在較肥沃的腐殖質土中摻沙子,目的是為了增強土壤的透水性,避免積水,防止植物爛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建築
- 外文名:wilian
概述,相關歷史,革命用途,引申用法,
概述
這種民間建築工藝和農業耕作土壤改良技巧,曾被毛澤東借用來喻指治理黨內、軍內“山頭”割據的政治策略、管理技巧。
相關歷史
1969年從來沒有在林彪領導下工作過的李德生調中央工作,被毛澤東派到林彪把持的軍委辦事組[注]工作。屬於同樣情況、先後派出的人,還有李先念、紀登奎、熊向暉、張才千等。這樣的做法,表明了毛澤東對林彪有疑慮,不信任軍委辦事組,因為林彪嫡系(四野)的人太多,“土太板結了”,就如同當年說北京市委“針插不進水潑不進”一樣。害怕這樣的情況會導致權力的失控狀態。引進不同派系(異質)的外來人,可以產生組織內互相猜忌、牽制的作用,雖然意見分歧降低了效率,卻加強了控制。這樣的謀略被稱為“摻沙子”。
1971年毛澤東南巡時,對各地諸侯談及廬山會議、林彪的嚴重情況,有意公開表達自己的不滿,特地講起了他採取的政治謀略,以期打草驚蛇、敲山震虎。8月27日就提到其中就有“摻沙子”一招。用欲言又止、引而不發(“廬山這件事,還沒有完”,稱“第九次路線鬥爭”)的辦法,為清算林彪進行鋪墊,製造輿論和戰機。
革命用途
這樣的方法以前也有過。毛澤東在井岡山時代,派給王佐、袁文才、李文林、董振堂等部的,是做政治工作的何長工和軍事培訓的陳伯鈞。一、四方面軍會師後,二人還被派向了張國燾部做沙子。1939—1941 年,毛澤東將陳伯達(由馬列學院教師而中央軍委主席辦公室副秘書長)、胡喬木(由政治局秘書而中央宣傳部部長)、艾思奇(邊區文化界協會主席)、何乾之網羅在身邊,將自己的影響力逐步滲入到由留蘇派控制的中共理論宣傳教育部門。將整風“學習運動”引向縱深地帶——為開展黨的歷史問題的討論,直接向王明等控制的意識形態主導權發起挑戰,製造清算留蘇派的炮彈。
引申用法
引申開去,所有通過改變組織機構人員結構,注入不同於原有班子的新因素,達到改變某組織的力量對比、改變其性質、方向之目的的辦法,都可以稱之為“摻沙子”。核心是打破單一政治勢力集聚,從不同派系的制衡中尋求控制權。文革中把派軍宣隊、工宣隊、農宣隊到學校、科研院所、文化部門進行領導,甚至上講台,工農兵上大學的做法,稱作“摻沙子”,以圖改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學校”(毛澤東語)等上層建築的情況。被當時大張旗鼓地宣傳為文革的新生事物。
文革後批判四人幫把他們的人派往中央各要害部門的做法,也叫“摻沙子”的陰謀。楊絳記敘與鄰里林非(原名濮良沛)衝突的文章(《從“摻沙子”到“流亡”》)里說,“讓‘革命民眾’住進‘資產階級權威’的家裡去”的一項“革命措施”,“據我後來得知,這叫‘摻沙子’”。“‘沙子’其實只是需要住房的人,政治面貌和表現各各不同。” 因此加入革委會或學術組織的造反派,文革後有被稱作摻入的沙子的用法,含貶義。
[注]1967年8月17日根據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決定成立的,是在“文革”的特殊情況下負責中央軍委日常工作的辦事機構。1968年3月由黃永勝、吳法憲任正、副組長,成員有葉群、李作鵬、邱會作。當時軍委辦事組實際上取代了中央軍委常委會。